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厂商专区
产品/技术
应用分类

电源适配器常见的质量问题

2016-08-30 09:51 来源:电源网综合 编辑:铃铛

电源适配器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器件,太多的电子设备需要依靠电源适配器来进行电流的转换从而实现充电。市场上的电源适配器五花八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就将对常见的电源适配器质量问题进行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一看吧。

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督管理,一些生产规模小、技术条件差、生产设备落后、缺乏技术力量的小企业正逐步被淘汰,大中型企业的比例逐年提高。但在我国现阶段电源适配器的生产企业仍以小型企业为主,甚至还存在一些手工作坊式的地下加工厂,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状况令人担忧,在近几年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和信息产业部组织的监督抽查中,企业合格率均小于80%,主要存在以下一些质量问题:

1.产品的标记不齐全或不规范

标记应包含指导使用者正确安装、使用的重要信息,正确标示产品的标记是确保使用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基本的措施之一。标记要求耐久和醒目,在经过正常使用后标记不应脱落,内容应该清洗可辨。国内销售的产品要求用中文简体标识,至少应包含以下信息:制造厂或经销商的名称、商标或识别标记;机型代号或型号规格;电源性质;额定电源电压范围。如果信息不齐全,不能正确地指导消费者使用,有的甚至可能误用而损坏与其配接的电子设备,常见的问题为无中文标识、无厂名或商标、机型代号或型号规格等。

2.电源插头不规范

我国规定家用单相电源插头有两极无接地和两极带接地两种形式,如图1所示电源插头在使用中应能防止单极插入,即当插头的任何一个插销与插座的带电插套插合时,其它插销不能处于易触及状态。在抽查中,发现存在插销过长的现象,插销过长增加了使用者在插拔过程中触电的危险性。另外,电源插头形状不符合要求也较常见,由于这些插头与我国使用的插座不配套,也极易造成使用者触电。

2-1


3. 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发热不符合要求

电源适配器的作用是变换电压,在电压变换过程中因存在损耗需要消耗一部分电能,电能转化成热能后,一部分热能通过辐射、对流、传导三种散热方式向周围环境散发,另一部分热能则被自身吸收,使电源适配器的温度升高。绝缘材料的耐热性规律表明,设备内部温度升高至某一温度后会导致绝缘材料的迅速老化,缩短产品的试验寿命,造成安全性能降低。因此,正常工作时电源适配器的温度只有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才能保证其安全、正常地工作。

电源适配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温升偏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全球领先的I T供应商康柏电脑公司、苹果电脑公司都曾在全球范围内宣布,部分笔记本电脑的交流适配器可能会由于运转时温度过高,容易引起火灾危险,在全球主动回收及更换电源适配器。

在监督抽查中,发现有的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产品中印制电路板和变压器绕组温升过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作为消费者,在使用中应密切注意产品的温升,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使用中测试产品外壳的温升,电源适配器的外壳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不能超过60℃,即使在炎热的夏季,环境温度达到35℃,外壳的温度也不能超过95℃,如发现产品的温升过高我们应及时停止使用。

4. 短路及过载时产品存在安全性能隐患

在输出短路、电容器或二极管等零部件短路的故障条件下,电源适配器的内部损耗急剧增加,致使各部位的温升升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应该保证在异常工作和故障条件下,产品各部位的温升不能超过规定要求,更加不能使周围的物品有着火危险,在故障条件下电源适配器可以出现损坏,但不能降低设备的安全性能。

异常工作和故障条件下产品达不到要求是抽查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故障条件下有的产品外壳温度超过150℃,外壳出现软化现象,严重降低产品的安全性能(如图2所示)。

2-2


电源变压器是电源适配器中的关键元器件,在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间起安全隔离作用。因此,对变压器的骨架材料和厚度、绝缘胶带层数都有严格的要求,以满足初次级之间加强绝缘的要求。个别产品故障条件下由于变压器的绕组温升过高,造成骨架熔融(如图3所示)。

2-。


标签: 电源适配器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关注
技术专题 更多>>
研发工程师的工具箱
智慧生活 创新未来

头条推荐

电子行业原创技术内容推荐
客服热线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微信关注
获取一手干货分享
免费技术研讨会
editor@netbroad.com
400-00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