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您好, 登录| 注册|

【原创】整流管尖峰吸收电路探讨

  • 2010-08-26 15:45
  • haibin

    LV.0
  • 2.1w

    浏览

  • 88

    回复

  • 0

    获赞

  • 最近在电源网上看到还有朋友在讨论Flyback的次级侧整流二极管的RC尖峰吸收问题,觉得大家在处理此类尖峰问题上仍过于传统,其实此处用RCD吸收会比用RC 吸收效果更好,用RCD吸收,其整流管尖峰电压可以压得更低(合理的参数搭配,可以完全吸收,几乎看不到尖峰电压),而且吸收损耗也更小。

         PK      

    同是电子工程师,请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

    0人已赞

    编辑 举报

    LV.1

    2328358

    597423

    23

    52777

    说说你的看法

  • LV.

    @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取消
    发送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全部回复(88)

  • holyfaith

    LV.1

    2010-09-02 17:19

    @

    用RC的话,在电阻上的能量是消耗了,降低效率,要是用那种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话,能量还可以再回到电网,效率不是可以提起来了嘛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37818

    597423

    23

    362646

    取消
    发送
    42
  • on_the_way_li

    LV.1

    2010-09-02 17:24

    @holyfaith

    用RC的话,在电阻上的能量是消耗了,降低效率,要是用那种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话,能量还可以再回到电网,效率不是可以提起来了嘛
    可这样用的少啊,我没见过呢。。呵呵,您能讲讲吗?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37827

    597423

    23

    384684

    取消
    发送
    43
  • holyfaith

    LV.1

    2010-09-02 18:47

    @on_the_way_li

    可这样用的少啊,我没见过呢。。呵呵,您能讲讲吗?
    刘胜利的书讲的TOP做电源的时候是推荐用P6KE系列的,像P6KE200,来吸收这个。实际用的时候见过市场一个开关电源鸿海科技的,就是单独用一个P6KE来吸收的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37920

    597423

    23

    362646

    取消
    发送
    44
  • songxium

    LV.1

    2010-09-02 20:34

    @

    RC是器缓冲作用,RCD的作用是钳位,这样二极管的电压肯定会下降的,但是功耗是不是会上升呢。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38097

    597423

    23

    362858

    取消
    发送
    45
  • holyfaith

    LV.1

    2010-09-02 21:11

    @songxium

    RC是器缓冲作用,RCD的作用是钳位,这样二极管的电压肯定会下降的,但是功耗是不是会上升呢。

    必须的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38184

    597423

    23

    362646

    取消
    发送
    46
  • qq1044113409

    LV.1

    2010-09-03 07:00

    @haibin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吸收)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D吸收)  

    从这两张仿真图看来,其吸收效果相当,如不考虑二极管开通时高压降,可以认为吸收已经完全。

    这个好像很难啊

    碎纸机价格防伪标签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38590

    597423

    23

    405718

    取消
    发送
    47
  • 9413

    LV.1

    2010-09-03 13:30

    @

    好贴,顶一个。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39279

    597423

    23

    114587

    取消
    发送
    48
  • 小予

    LV.1

    2010-09-04 09:56

    @haibin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吸收)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D吸收)  

    从这两张仿真图看来,其吸收效果相当,如不考虑二极管开通时高压降,可以认为吸收已经完全。

    看不出你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啊。。。。 请问R C的值怎么选取呢?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40579

    597423

    23

    403121

    取消
    发送
    49
  • xzrsh

    LV.1

    2010-09-05 07:13

    @holyfaith

    用RC的话,在电阻上的能量是消耗了,降低效率,要是用那种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话,能量还可以再回到电网,效率不是可以提起来了嘛
    不明白,TVS是用来把尖峰导入到地的,用在这里的话,能量是回去了,但是表现为尖峰能量啊,这个尖峰是有害的,除了对管子有害之外,还会有EMC问题。相反,RCD是避免尖峰出现的,是要把尖峰吃掉的,如果只吃尖峰的话,能量损失不会太多。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41939

    597423

    23

    405909

    取消
    发送
    50
  • haibin

    LV.1

    2010-09-05 14:38

    @小予

    看不出你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啊。。。。 请问R C的值怎么选取呢?

    如果是此处的RC吸收电路参数设计的话,参考帖:http://bbs.dianyuan.com/topic/200377 ,那里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此处的RCD吸收设计,可以这样认为:为了吸收振荡尖峰,C应该有足够的容值,已便在吸收尖峰能量后,电容上的电压不会太高,为了平衡电容上的能量,电阻R需将存储在电容C中的漏感能量消耗掉,所以理想的参数搭配,是电阻消耗的能量刚好等于漏感尖峰中的能量(此时电容C端电压刚好等于Uin/N+Uo),因为漏感尖峰能量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计算法很难凑效,所以下面介绍一种实验方法来设计

    1.选一个大些的电容(如100nF)做电容C,D选取一个够耐压>1.5*(Uin/N+Uo)的超快恢复二极管(如1N4148);

    2.可以选一个较小的电阻10K,1W电阻做吸收的R;

    3.逐渐加大负载,并观察电容C端电压与整流管尖峰电压:

    如C上电压纹波大于平均值的20%,需加大C值;

    如满载时,C端电压高于Uin/N+Uo太多(20%以上,根据整流管耐压而定),说明吸收太弱,需减小电阻R;

    如满载时,C上电压低于或等于Uin/N+Uo,说明吸收太强,需加大电阻R;

    如满载时C上电压略高于Uin/N+Uo(5%~10%,根据整流管耐压而定),可视为设计参数合理;

    在不同输入电压下,再验证参数是否合理,最终选取合适的参数。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42263

    597423

    23

    52777

    取消
    发送
    51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1 2 3 4 5 6 7 8 9  
  •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举报有害信息

  • 已超出发布时间24小时,无法编辑与删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广告服务 会议服务 电子星球APP 网站地图 不良信息举报 热线:400-003-2006
    © 2002-2023 Netbroad(网博互动)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 11006234号-2 联网备案号:1201040200074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津B2-201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