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您好, 登录| 注册|

【原创】反激变换器设计 之 初次级漏感

  • 2010-08-11 03:28
  • 雪铁龙

    LV.0
  • 1.1w

    浏览

  • 47

    回复

  • 0

    获赞

  • 老调重弹,就当是科教普及教育了。

    此贴分以下几个部分来讨论:

    1、漏感什么?

    2、决定漏感大小的因素;

    3、漏感计算公式;

    4、漏感吸收电路结构;

    5、漏感吸收电路损耗计算;

    明天继续~~~

    同是电子工程师,请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

    0人已赞

    编辑 举报

    LV.1

    2303892

    592197

    23

    11

    说说你的看法

  • LV.

    @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取消
    发送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全部回复(47)

  • hualong12

    LV.1

    2012-08-29 15:29

    @雪铁龙

     
    大师,求原文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363571

    592197

    23

    503863

    取消
    发送
    42
  • michael224

    LV.1

    2012-08-31 16:44

    @hugolam

    楼主 ,请教你个问题,我也是在看反激,我遇到了个问题:变压器次级绕组,在开关管开通的时候不是没有电流吗,当开关管关断,二次绕组才开始有电流,单二次绕组也是个电感啊,其电流应该是从零开始增长的吧?但是我看到的图解不是这样的,IL=IO/(1-D)是由大到小变化的,我不知道是我理解错误还是怎样?  

    flyback是由buck-boost演变过来的,IL=Io/(1-D)在buck-boost里讲过,你把书往前翻翻。

    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只有当开关关断的时候,次级才有电流流过,那么流过电流的时间就相当于1-D,所以Io=IL*(1-D)。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366731

    592197

    23

    416632

    取消
    发送
    43
  • duanguozhao

    LV.1

    2013-08-04 20:53

    @michael224

    flyback是由buck-boost演变过来的,IL=Io/(1-D)在buck-boost里讲过,你把书往前翻翻。

    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只有当开关关断的时候,次级才有电流流过,那么流过电流的时间就相当于1-D,所以Io=IL*(1-D)。

    顶,我得加油呀!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026248

    592197

    23

    575371

    取消
    发送
    44
  • chenyankun

    LV.1

    2013-08-05 22:02

    @duanguozhao

    顶,我得加油呀!
    顶一下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027066

    592197

    23

    551945

    取消
    发送
    45
  • 赵隆宇

    LV.1

    2013-12-01 23:50

    @on_the_way_li

    认真学习了。不过我还有请求:既然您对漏感理解这么透彻,你能以一个实际的变压器,多组线圈的变压器为例与我们分享下吗?毕竟实际的变压器与理想的变压器相比,漏感计算还是有好多其他的考虑因素。

    谢了!呵呵

    支持举个实例是最好的。讲理论书上一大把,懂了吗?理解了吗?工程可以实施吗?最后浪费你我他时间。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084579

    592197

    23

    594326

    取消
    发送
    46
  • 庐州小洛

    LV.1

    2013-12-15 12:50

    @超光速

    最后一项错,三明治绕组效率高,不是低
    好像是低吧  我们老师好像讲过一次。。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085446

    592197

    23

    599532

    取消
    发送
    47
  • 庐州小洛

    LV.1

    2013-12-15 12:51

    @sure221

    什么是三明治绕组?

    原边  副边 交替缠绕。。。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085447

    592197

    23

    599532

    取消
    发送
    48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1 2 3 4 5 
  •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举报有害信息

  • 已超出发布时间24小时,无法编辑与删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广告服务 会议服务 电子星球APP 网站地图 不良信息举报 热线:400-003-2006
    © 2002-2023 Netbroad(网博互动)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 11006234号-2 联网备案号:1201040200074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津B2-201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