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您好, 登录| 注册|

【原创】反激变换器设计 之 初次级漏感

  • 2010-08-11 03:28
  • 雪铁龙

    LV.0
  • 1.1w

    浏览

  • 47

    回复

  • 0

    获赞

  • 老调重弹,就当是科教普及教育了。

    此贴分以下几个部分来讨论:

    1、漏感什么?

    2、决定漏感大小的因素;

    3、漏感计算公式;

    4、漏感吸收电路结构;

    5、漏感吸收电路损耗计算;

    明天继续~~~

    同是电子工程师,请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

    0人已赞

    编辑 举报

    LV.1

    2303892

    592197

    23

    11

    说说你的看法

  • LV.

    @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取消
    发送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全部回复(47)

  • yarnn

    LV.1

    2010-08-13 13:45

    @雪铁龙

    2、决定漏感大小的因素

    漏感是指没有耦合到磁心或者其他绕组的可测量的电感量.它就像一个独立的电感串入在电路中.它导致开关管关断的时候DS之间出现尖峰.因为它的磁通无法被二次侧绕组匝链.
    对于固定的已经制作好的变压器,漏感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K:绕组系数,正比于漏感,对于简单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取3,如果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交错绕制,那么,取0.85,这就是为什么推荐三明治绕制方法的原因,漏感下降很多很多,大概到原来的1/3还不到.
    Lmt:整根绕线绕在骨架上平均每匝的长度.所以,变压器设计者喜欢选择磁心中柱长的磁心.绕组越宽,漏感就越减小.把绕组的匝数控制在最少的程度,对减小漏感非常有好处.匝数对漏感的影响是二次方的关系.
    Nx:绕组的匝数
    W:绕组宽度,刚才已经说过了.大家可以拿一个很普通的BOBIN来分析一下.
    Tins:绕线绝缘厚度
    bW:制作好的变压器所有绕组的厚度.
    但是,三明治绕法带来麻烦就是寄生电容增大,效率降低.这些电容是因为统一绕组邻近线圈电位不同引起.开关转换时,这些存储于其中的能量就会用尖峰的形式释放出来的.

    强烈支持。

    现在的人都浮燥了,很少有人谈真正的技术和知识。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08151

    592197

    23

    13498

    取消
    发送
    12
  • moses2002cn

    LV.1

    2010-08-14 15:46

    @

    坐等漏感计算公式!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09742

    592197

    23

    89896

    取消
    发送
    13
  • 雪铁龙

    LV.1

    2010-08-16 02:45

    @雪铁龙

    3、漏感的计算

     

     2-30是分析计算开关变压器线圈之间漏感的原理图。下面我们就用图2-30来简单分析开关变压器线圈之间产生漏感的原理,并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11292

    592197

    23

    11

    取消
    发送
    14
  • 雪铁龙

    LV.1

    2010-08-16 02:47

    @雪铁龙

    3、漏感的计算

     

     2-30是分析计算开关变压器线圈之间漏感的原理图。下面我们就用图2-30来简单分析开关变压器线圈之间产生漏感的原理,并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11295

    592197

    23

    11

    取消
    发送
    15
  • hcx168

    LV.1

    2010-08-16 10:44

    @

    学习中。。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11602

    592197

    23

    358879

    取消
    发送
    16
  • 心中有冰

    LV.1

    2010-08-16 11:29

    @雪铁龙

    2、决定漏感大小的因素

    漏感是指没有耦合到磁心或者其他绕组的可测量的电感量.它就像一个独立的电感串入在电路中.它导致开关管关断的时候DS之间出现尖峰.因为它的磁通无法被二次侧绕组匝链.
    对于固定的已经制作好的变压器,漏感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K:绕组系数,正比于漏感,对于简单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取3,如果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交错绕制,那么,取0.85,这就是为什么推荐三明治绕制方法的原因,漏感下降很多很多,大概到原来的1/3还不到.
    Lmt:整根绕线绕在骨架上平均每匝的长度.所以,变压器设计者喜欢选择磁心中柱长的磁心.绕组越宽,漏感就越减小.把绕组的匝数控制在最少的程度,对减小漏感非常有好处.匝数对漏感的影响是二次方的关系.
    Nx:绕组的匝数
    W:绕组宽度,刚才已经说过了.大家可以拿一个很普通的BOBIN来分析一下.
    Tins:绕线绝缘厚度
    bW:制作好的变压器所有绕组的厚度.
    但是,三明治绕法带来麻烦就是寄生电容增大,效率降低.这些电容是因为统一绕组邻近线圈电位不同引起.开关转换时,这些存储于其中的能量就会用尖峰的形式释放出来的.

    总结得很好

    漏感一直是工程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对应电源RD来说,减少漏感主要手段是在变压器选型,绕线工艺上下功夫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11696

    592197

    23

    123806

    取消
    发送
    17
  • 雪铁龙

    LV.1

    2010-08-18 00:45

    @雪铁龙

    3、漏感的计算

     

     2-30是分析计算开关变压器线圈之间漏感的原理图。下面我们就用图2-30来简单分析开关变压器线圈之间产生漏感的原理,并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14404

    592197

    23

    11

    取消
    发送
    18
  • 雪铁龙

    LV.1

    2010-08-18 00:46

    @雪铁龙

    3、漏感的计算

     

     2-30是分析计算开关变压器线圈之间漏感的原理图。下面我们就用图2-30来简单分析开关变压器线圈之间产生漏感的原理,并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14405

    592197

    23

    11

    取消
    发送
    19
  • 雪铁龙

    LV.1

    2010-08-19 04:01

    @雪铁龙

    3、漏感的计算

     

     2-30是分析计算开关变压器线圈之间漏感的原理图。下面我们就用图2-30来简单分析开关变压器线圈之间产生漏感的原理,并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16163

    592197

    23

    11

    取消
    发送
    20
  • on_the_way_li

    LV.1

    2010-08-19 10:11

    @雪铁龙

     
    等式中间的式子,为什么是S1,而不是Sd1呢?按上面的定义S1不也同时包含了磁性的面积了吗?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2316449

    592197

    23

    384684

    取消
    发送
    21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1 2 3 4 5  
  •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举报有害信息

  • 已超出发布时间24小时,无法编辑与删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广告服务 会议服务 电子星球APP 网站地图 不良信息举报 热线:400-003-2006
    © 2002-2023 Netbroad(网博互动)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 11006234号-2 联网备案号:1201040200074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津B2-201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