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您好, 登录| 注册|

☆☆ Chroma 8020 自动测试系统 ☆☆ 维护讨论专贴<快速充电技术讨论> ❤8020系统的所有问题在这里为你解答❤

  • 2014-08-07 14:23
  • meson_ju

    LV.0
  • 1.2w

    浏览

  • 49

    回复

  • 0

    获赞

  • 21

    主要特色:

    1.  可支持同时一次测多颗待测物,大幅提升生产线产能

    2.  兼具Chroma 6000系统的测试效能,与8000系统灵活的硬件架构

    3.  针对配接器/充电器特性优化的标准测试项目,测试效能佳

    4.  特别针对生产在线使用所需,软件功能操作简单

    5.  弹性架构软件平台          

              - 测试程序编辑功能

              - 测试报告格式编辑功能

              - 测试报告产生器

              - 统计分析报表编辑功能

              - 用户权限设定

              - 发布控制

              - 活动纪录

              - 支持 Bar Code Reader

    6.  因应业界新测试需求,可扩充硬件与增加新测试项目         

             - 符合Energy Star 平均效率测试

    7.  特别设计机柜,更适合使用于生产线

    8.  Windows 98/2000/NT/XP/7等软件平台

    -------------------------------------------------------------------------------------------------------------------------------------------------------------------------------------------------

    系統简介

    Chroma 8020 适配器/充电器自动测试系统是在生产线上测试适配器与充电器的最佳测试系统,8020可支援同时一次测试多颗待测物,大幅提升生产线产能,并且兼具 Chroma 8000系统灵活的硬体架构,可选择多种硬体例如交流电源供应器、电子负载、时序/杂讯分析仪、功率表等。

    8020特别针对适配器与充电器特性,量身订作并优化标准测试项目,测试效能佳,符合大量生产要求,另外,软体功能操作简单,容易使用,符合生产线需求。

    Chroma 8020 测试系统已针对业界的新测试需求,扩充硬体与增加新的测试项目例如符合Energy Star要求的平均效率测试等。另针对业界未来的新测试需求,可弹性加入具有报表制作、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的Chroma 8020测试系统软体,能够产生各种测试报表,进行系统管理,满足现代化品保和生产线的需求。另外,此系统也能与制造资讯系统(Shop- FloorSystem)连线,以控制生产流程。

    Chroma 8020 自动测试系统运行于Windows98/2000/NT/XP/7等  环境下,在简单易学的Windows环境下为测试工程师提供专用的电源测试系统,并且方便使用Windows资源。

    优化的测试项目Chroma 8020自动测试系统配备了针对待测物(适配器/充电器)特性优化后之标准测试项目,使用者只需在标准测试项目上定义测试条件和测试规格即可测试。 优化后的测试项目涵盖了7类电源测试要求:输出特性(OUTPUT PERFORMANCE) 检测待测物的一般性能、输入特性(INPUT CHARACTERISTIC)检测电源的输入参数、稳定度测试(REGULATION TESTS) 检测待测物在输入电源和负载变化时的稳定性、时序和瞬态(TIMING & TRANSIENT)测量开机及关机时的瞬时状态及各事件的时间、保护测试(PROTECTION TESTS) 触发电源的保护电路、特殊测试(SPECIAL TESTS)和特殊功能(SPECIAL FEATURES) 提供了测试电源的特殊功能与方法。

    输出特性测试

    1. 直流输出电压

    2. 直流输出电流

    3. 直流输出功率

    4. 峰对峰值杂讯

    5. 有效值杂讯

    6. 效率

    7. 测试中调整

    8. 过冲电压

    输入端特性测试

    9. 涌浪电流测试

    10. 输入有效值电流

    11. 输入功率

    12. 输入功率因素

    13. 输入断电测试

    14. 输入电压缓升/降测试

    稳定度测试

    15. 电压稳定度

    16. 负载稳定度

    17. 电压/负载整合稳定度

    18. 动态负载稳定度

    19. 同步动态负载稳定度

    时序以及暂态特性测试

    20. 开机时序

    21. 上升时间

    22. 下降时间

    23. 关机时间

    保护特性测试

    24. 短路测试

    25. 过载保护

    26. 过电压保护

    特殊测试

    27. 平均效率测试

    28. ID pin 讯号量测new

    29. Quick Charge 2.0 验证测试 new 

    特殊功能

    30. TTL信号控制

    31. 继电器控制

    8020_all

    1. 直流电子负载:Model 6310A/6330A/63600 series

    2. 时序/杂讯分析仪:Model 6011/80611 + 80611N*4 ; 新产品:Model 80614

    3. 功率分析仪:Model 66200系列数位式功率表 ; 新产品:Model 66204

    4. 交流电源供应器:Model 6500/61500/61600系列

    5. 治具:A802001 4+4 双切测试控制器

    6. 六位半数位多功能电表:Model 12061

    7. 系统控制器①:工业电脑

    ①:可内含DMM卡84904与控制卡84903

    84904:可应用于充电器ID pin 输出电压量测

    84903:可应用于Quick Charge 2.0充电器协定模拟

     

    A802001 是特别设计提供使用者测试Adapter/Charger,需搭配Chroma 8020 ATS软体控制使用。

    A802001 4+4双切测试控制器具备下列功能:

    可做左右双切。单边测试一次最多4个待测物。提供待测物测试短路保护功能。双切模式有三种(手动、自动、自动+预约),由后背板之切换开关设定。左右各四组开关,设定各测试通道是否启用并有LED显示是否启用。提供待测物OVP功能测试。左右各四组万用插座,插座各自独立可供使用者拆卸更换。

    -------------------------------------------------------------------------------------------------------------------------------------------------------------------------------------------------

    动测试系统软体平台

    Chroma 8020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体平台,特别针对生产线上使用所需,整个软体功能操作简单。 Chroma 8020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体运行于Windows 98/2000/NT/XP/7等环境,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周边支援。

    8020_software

    同是电子工程师,请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

    0人已赞

    编辑 举报

    LV.1

    4101312

    1497945

    3

    177090

    说说你的看法

  • LV.

    @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取消
    发送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全部回复(49)

  • datian

    LV.1

    2015-05-11 17:42

    @meson_ju

    Quick Charge 2.0已经到来

    001TCHNPgy6L9TO26CS72&690

    Geoff Gordon

    Qualcomm产品市场高级经理


    去年,我们推出了Qualcomm® Quick Charge™ 2.0技术,这是我们快速充电技术的更新版本,内置于Qualcomm® 骁龙™处理器中,可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许多其他类型的电子消费产品的电池充电时间最多缩短75%(注释1) 。

     

    现今,世界各地的制造商都推出了支持Quick Charge 2.0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墙上适配器。例如,日本无线运营商KDDI和NTT DOCOMO最近推出了其夏季终端系列,其中大部分新品都支持Quick Charge 2.0技术。这些运营商对Quick Charge2.0的支持和推广充分说明充电技术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随着更强大的终端不断涌入市场,更快速的充电成了关键。更大、高清的显示屏、多核CPU和4G/LTE无线电波带来了更好的移动体验,但也带来了耗电更快的问题。为了跟上更大的用电需求,一般的智能手机电池容量增加到了3000mAh,平板电脑电池则高达12000mAh。更大容量的电池支持更长的续航时间,但充电时间也更长。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电池快没电了,但充电时间很有限。Qualcomm Quick Charge旨在缩短终端浪费在壁装电源插座(或其他充电源)上的时间。支持Quick Charge 2.0的终端与Quick Charge 2.0认证的电源适配器搭配使用后,充电时间可大大减少。实验室测试显示,以3300mAh电池为例,支持Quick Charge 2.0的终端在30分钟内电量可从0提升到60%,而非Quick Charge 2.0终端使用普通(5伏,1安培)充电器仅能在30分钟充电12%。

    001TCHNPgy6L9TmviAV81&690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将支持Quick Charge 2.0。消费者可从各种渠道获得经认证的适配器,包括部分电子产品的附赠配件,或者通过运营商和零售商购买。Qualcomm最近选定UL作为Quick Charge 2.0的测试和认证实验室,为终端厂商提供单一来源解决方案,加快其产品上市速度。只有通过了UL认证程序的配件才能获准使用Quick Charge 2.0标志,以确保其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由最新骁龙800系列、600系列和400系列处理器驱动的多款终端都支持Quick Charge 2.0。骁龙处理器用电量非常低,所以一旦你的终端经过快速充电后,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不用担心再次充电的问题了。


    [更新]以下是一些经认证的终端和配件,数据截至2014年7月25日:

    智能手机(注释2)

     Sony Xperia Z2

     HTC One (M8)

     小米 Mi3

     小米 Mi4

     三星 Galaxy S5 (日本)

     夏普 Aquos Zeta

     富士通 Arrows NX

     

    平板电脑2

     索尼 Xperia Z2

     夏普 Aquos Tab

     

    通过认证的配件

     Superior Communications Puregear 墙式充电器

     NTT DOCOMO AC 适配器 05

     KDDI AU AC 适配器 05

     小米 MDY-3-EB

     Dongguan Aohai Power Technology A58-502000

     Power Partners AC 适配器 (PEAW30-12-USB)

     Magnadyne Powermod墙上充电器(TCUSB-QC20PMD)

     Superior Communications Puregear汽车充电器 (05821PG)

     Incipio Single Port USB汽车充电器 (PW-203)

     

    通过认证的芯片(注释3)

     Power Integrations CHY100

     Featur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F75299)

     


    注释:

    1. 基于Qualcomm Technologies内部测试,使用[1] Quick Charge 2.0 USB墙上适配器(9V,2A)和[2] USB墙上适配器(5V,1A)为3300mAh电池充电。 (2013年2月)

    2. 包含实现Quick Charge 2.0充电速度所需的硬件。终端厂商可自行决定是否启用此功能。需要Quick Charge 2.0认证的电源适配器。Quick Charge 2.0因使用情况不同,充电时间会有所不同。

    3. UL已被选定为Quick Charge 2.0解决方案的测试和认证实验室。只有通过了UL认证程序的配件才能获准使用Quick Charge 2.0标志,以确保其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当下最流行的小米手机也通过认证了,华为没有?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110623

    1497945

    3

    590387

    取消
    发送
    32
  • datian

    LV.1

    2015-05-11 17:45

    @meson_ju

    Quick Charge 2.0提升充电速度,致茂提供完整测试方案

    高画质显示萤幕、高速上网、多核心处理器等功能是目前行动装置的基本规格要求,而这些效能也加速了对电池的消耗时间,为了解决电池续航力问题,电池供应商必须提升电池效能设计出容量更大更持久的电池来因应,但过长的充电时间却又成为另一项难题。因此Qualcomm推出Quick Charge 2.0协议,较传统USB功率传输技术,可让行动装置的充电速度提高达75%。致茂电子公司凭借在电源供应器领域二十多年深厚的测试经验,在科技进步一日千里产业变化快速的世代,迅速提出符合Quick Charge 2.0功能测试的充电器自动测试系统。

    Quick Charge 2.0将成为micro-USB AC-DC壁插式充电器标准,当充电器检测到支援Q.C 2.0的装置所发出的指令,充电器可以自动调整输出电压(5V,9V,12V,24V),来达到更大功率的输出及对该装置电池快速充电的目的,致茂电子提出Q.C 2.0装置模拟器,除了模拟Q.C 2.0装置的输出电压指令,测试充电器是否依指令输出相对应电压;或模拟当电压指令不在Q.C 2.0规范范围内时,验证充电器反应是否仍符合预期;也可模拟当Q.C 2.0装置从充电器上被移除时,充电器是否立即自动停止较高电压输出,将输出电压降为5V,以确保充电安全。

    致茂电子公司也与时俱进的在自动测试系统上整合Q.C 2.0充电器装置模拟功能,欢迎对Q.C 2.0充电器测试方案有兴趣的业界先进,点击以下网址进入致茂(中茂)电子公司官网做进一步了解,也请留下您的联络方式,我们将竭诚的为您服务:

    www.chroma.com.tw/product/8020_Adapter_Charger_ATS.htm

    52649b2bf3751-thumb

    功能很强大,Quick Charge 2.0可让行动装置的充电速度提高达75%,正在使用的华为手机4X没有认证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110624

    1497945

    3

    590387

    取消
    发送
    33
  • woniushi

    LV.1

    2015-05-13 11:15

    @meson_ju

    快速充电技术好吗 快速充电会损伤电池吗?

    来源:pc6安卓网整理作者:Keung


    对于便携式移动设备来说,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电池了。为此,各种OEM厂商都想尽办法解决移动设备充电问题,例如采用更加省电的SoC、更节能的代码、Qi无线充电器等,现在甚至还推出了快速充电解决方案,因此,很多人开始提出疑问,快速充电最后到底会不会损伤电池、减少其寿命?

    提出这个质疑并不奇怪,如果用超高电压和电流给一个标准12V的汽车电瓶充电,那基本最后可以跟这个电瓶告别了。充电必须要匹配电池的标准,否则内部的电压过大会导致电池酸液爆炸,随后电池温度过高变形,甚至着火,非常危险。就像你硬往一个口袋里塞东西一样,口袋最后肯定会无法负荷。

    14198127261552304

    现在,像HTC和摩托罗拉等厂商都推出了所谓的“Turbo Chargers”,可以极大减少充电时间,有些甚至承诺可以只充电15分钟就让设备另外获得6小时的电池续航时间,着实让人心动。

    这不是魔法,也不是天方夜谭,这是科学!如上图所示为Nexus 6充电器包装里的宣传画,说明书里还会有不同的额定功率:

    标准输出:5V,1.6A;

    Turbo 1输出:9V,1.6A;

    Turbo 2输出:12V,1.2A。

    除了HTC,还有其他一些非原装充电器甚至标出1.5A和2A的电流,这不会有问题吗?答案是会,如果你的设备无法承受如此高的电流,就会出问题。当然,只要你使用的是原装配套的充电器或者是其认证的配件,就不必担心。或者直接充电脑的USB接口上充电,任何设备几乎都不会有问题。

    14198127388741896

    如果使用第三方充电器,那就得提前做些功课了,如果它没有超过设备的额定功率,至少电流不能超过,电池就不会“受伤”。众所周知,电压、电流和电阻都是相互联系的,电压越高,电流会更高效,不过高电压也会更危险,所以就需要一个智能的电压控制器来监控电压并依此调节送入设备的电压和电流。

    想象电池是一个水球,你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加水,不过如果这样做,很可能把它弄爆炸,水就溅出来了。再想象另一个相同的水球,慢慢填水的话会比快速填水装下更多的水。如果你想耍点小聪明,就开始的时候慢慢填水,随后增加水流加速填水,当接近最大容量时,再减少水流。这种办法在时间和容量上达到平衡,不过填水过程中需要保持警惕,以防水球炸掉。

    把这套思路用在电池和充电器上即可想通,之前所述像HTC等推出的快速充电器就是这个道理,它与设备里的芯片协同工作,以控制进入电池的电流。开始时会慢慢输入电流,随后当它感觉到已经“灌入”了一些电后,中途迅速加快充电速度,最后在快充满时又把速度降下来。如此一来,便达到加快充电速度的效果。

    14198127488005812

    可是,这种方法会缩短电池的寿命吗?答案是不会,这归因于充电电路上所获得的额外“情报”,控制好电流就不会有问题。总结一下,在现实生活中,就算我们的设备用的充电接口都是一样的,在使用充电器前都必须确保设备额定功率可以承受充电器转换的功率,否则必然损伤电池。至于快速充电器的使用,只要保证用的是原装配套的,那就大可不必担心,尽情享受快速充电的便利吧。

    上述內容,大部分使用5V.9V,雖然協議都開發了支持12V,但好像沒有用的,為什麼?因為手機的芯片不能承受12V?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110685

    1497945

    3

    619083

    取消
    发送
    34
  • meson_ju

    LV.1

    2015-05-26 08:59

    @woniushi

    上述內容,大部分使用5V.9V,雖然協議都開發了支持12V,但好像沒有用的,為什麼?因為手機的芯片不能承受12V?
    Quick Charge 2.0 的电压如下:

    e3abec7b5c35386

    就如今我们所接触到的符合该协议的充电器,大部分都是有12V输出的,支持高通Quick Charge 2.0技术的充电器有举例如下:

    一、Motorola Turbo ChargerPower up fast

    型号:SSW-2680US

    售价:34.99美元

    输出:5V 1.6A/9V 1.6A/12V 1.2A,14.4W Max

    二、HTC Rapid Charger 2.0

    售价:35美元

    输出:5V/9V/12V,15W Max

    三、三星NOTE4充电器

    型号:EP-TA20CBC

    售价:115人民币

    输出:5V 2.0A/9.0V 1.67A,15.03W Max

    四、Ktec冠德 VP001

    型号:KSC15B1200150D5

    输出:5V 2A/9V 1.67A/12V 1.5A,18W Max

    五、小米4充电器

    型号:MDY-03-EB

    输出:5V 2A/9V 1.2A/12V 1A,12W Max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111020

    1497945

    3

    177090

    取消
    发送
    35
  • woniushi

    LV.1

    2015-05-28 09:20

    @meson_ju

    Quick Charge 2.0 的电压如下:

    e3abec7b5c35386

    就如今我们所接触到的符合该协议的充电器,大部分都是有12V输出的,支持高通Quick Charge 2.0技术的充电器有举例如下:

    一、Motorola Turbo ChargerPower up fast

    型号:SSW-2680US

    售价:34.99美元

    输出:5V 1.6A/9V 1.6A/12V 1.2A,14.4W Max

    二、HTC Rapid Charger 2.0

    售价:35美元

    输出:5V/9V/12V,15W Max

    三、三星NOTE4充电器

    型号:EP-TA20CBC

    售价:115人民币

    输出:5V 2.0A/9.0V 1.67A,15.03W Max

    四、Ktec冠德 VP001

    型号:KSC15B1200150D5

    输出:5V 2A/9V 1.67A/12V 1.5A,18W Max

    五、小米4充电器

    型号:MDY-03-EB

    输出:5V 2A/9V 1.2A/12V 1A,12W Max

    分享一個經驗,在8020系統中,當電子負載的數目超過測試產品的數目,需要在硬體配置中將未使用的負載設置為False,否則測試過程中會報錯。

    因 為在測試過程中,8020軟件會對全部的電子負載模塊的狀態進行檢測,檔位設置,當設置未使用的負載模塊時會有異常。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111081

    1497945

    3

    619083

    取消
    发送
    36
  • xxbw6868

    LV.1

    2015-06-09 12:57

    @

    快速充电现在很多用高通快速充电2.0技术。充电确实快了很多。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111470

    1497945

    3

    599232

    取消
    发送
    37
  • meson_ju

    LV.1

    2015-07-21 18:33

    @

    高通Quick Charge 2.0是个啥?

    2015-04-21 19:03:51  出处:充电头

    高通Quick Charge 2.0快充技术(下称QC 2.0)是目前整个行业热议的话题。在此之前,快充只能通过提升电流的方式来达成,但是MicroUSB所能承受的5V 2A(10W)已经到达临界点,电流再增加势必造成MicroUSB不良率翻倍。这时在不改变MicroUSB接口的前提下,高电压的QC 2.0快充迅速受到消费者热捧。

    那么,QC 2.0技术是如何实现的?电压如此高会对手机电池有无影响?。

    1、诞生原因

    手机的体验好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点就是能量问题。手机的能量来自于电池,电池性能直接影响手机的使用时间。除了电池性能本身,手机的使用方式也影响手机电池性能对手机体验的影响。

    10年前常见的诺基亚智能机或联发科功能机,1000mAh左右的电池足以保证这些手机一天以上的使用。300-500mA的充电电流足以让这些手机以较为合理的速度充电。采用标准的USB供电或者专用线充已经能够满足这些手机充电的需求。

    5年前, Windows Mobile智能机和早期安卓智能机,电池容量增加到了1500mAh左右。这时出现了USB BC 1.1协议,提供了DCP(专用充电端口模式),利用USB的数据引脚对充电器进行识别和区分,从而将标准USB端口的500mA电流扩展到1.5A,满足了这些设备的充电需求。

    s_5ee43790db7844aebd7b0abf707da9ce

     

    时代在变迁,大屏幕的智能手机的耗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也远远超过了10年前。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与世界沟通(包括但不限于上网、通话),与自己内心沟通(包括游戏等)的工具。手机实际使用的时间比率大大提高了。这对手机电池能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手机设计趋向轻薄,不支持快速更换电池,能量输入完全依赖充电、数据端口来进行。

    然而,手机的充电端口大小非但没有任何增加,反而朝着不断微型化的方向发展。端口电接触面积的减小,随之而来的是接触电阻的增加和散热能力的下降,这使得端口能够通过的电流降低。

    端口的输入功率=输入电压×输入电流。由此可知,端口电流容量降低与端口输入功率的提高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提高端口输入电压来解决,这就是高通QC 2.0 HVDCP(高电压专用充电端口)诞生的初衷。

    值得一提的是,USB 3.1 PD和联发科PumpExpress Plus也运用了同样的解决方法。


    2、硬件实现

    在谈及QC 2.0的硬件实现之前,想提一提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关于QC 2.0的评论。有不少评论,以及博客文章有这么一个说法:QC 2.0所采用的高电压充电电池对于手机电池有害。

    这种说法的存在正是由于对手机内电路如何完成电池充电过程的不了解造成的,因此,下面的这个部分不仅介绍QC 2.0如何由硬件实现,也介绍其他手机如何完成电池充电。

    手机机内的电池充电电路,按功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加以介绍(但不代表这两个部分在物理上是分离的,事实上,两个电路常在同一个集成电路中实现)。

    s_a3cd11671c144a149249abd0da7bba37

     

    (1)、测量、反馈控制部分

    负责监测电池充电的关键参数(例如电池充电电流、电池当前电压、电池温度),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电池充电算法,调节如充电电流等参数,或者关断充电。手机充电电路的测量和反馈控制部分,通常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来调节某些参数,甚至有些手机充电的测量、反馈控制部分大部分功能都是由软件来完成。

    大多数手机对锂电池充电的控制算法都是基于恒流-恒压过程或者其变种。恒流恒压充电的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首先在电池低于其充电限制电压(以往手机是4.2v,现在常见4.35v,偶见4.40v)时,以一个恒定电流对电池充电。

    这个恒定电流的大小与电池容量的比值(称为充电电流倍率)与手机电池充电速度关系密切。要提高手机的充电速度,提高充电电流倍率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但是手机电池对充电电流倍率的接受能力有限,过大的充电电流倍率会导致手机电池的循环衰减增加,甚至有可能导致电池安全问题。

    目前大多数手机电池可以接受0.5-1倍的充电电流倍率。比如对3000mAh的手机电池,0.5-1倍的充电电流倍率就对应着1500mA-3000mA的充电电流。通过优化电池结构和配方,可以让电池接受更大的充电电流倍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电池的充电电流倍率上限通常不是手机充电速度的瓶颈。

    当电池通过恒定电流充电达到电池的充电限制电压后,通过逐渐减小充电电流来维持这个充电限制电压不变。因为锂离子电池电压除了随电池充满度提高而上升外,充电电流越大,电池的电压也越高,因此在充满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减小充电电流可以让电池电压维持恒定,这就是恒压过程。当充电电流减小到预定值后,充电电流会关断,充电即告完成。

    (2)、电压电流变换部分

    这部分电路的功能是将从手机充电端口得到的电能,在测量、反馈控制部分的控制下,转换为电池的充电电流。由于手机充电端口输入的电压通常是5v 9v之类的电压,与电池电压(3.0v-4.35v,随电量和充电电流发生变化)并不匹配,因此需要进行变换。

    正是由于这个变换过程,高电压充电影响电池寿命这个说法才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决定手机电池充电电压、电流的是测量、反馈控制部分预先设定好的充电程序。输入电压高一点或者低一点,只要还在电压电流变换部分允许的范围内,都会由电压电流变换部分变换成程序设定好的值。

    电压电流变换电路的类型,有以下三种:

    线性变换电路

    其实质,是一个由测量、反馈控制部分调控的可变电阻。通过电阻将充电器电压高于电池电压的部分,通过发热的形式消耗掉。

    举例说明,比如当充电端口输入的电压是5v,电池电压是3.7v,需要1000mA的充电电流。那么让可变电阻的阻值刚好为1.3Ω即可满足。这个可变电阻的阻值只要能够不断变化,就能够完成恒流恒压的全过程。

    由基尔霍夫定律可知,这个电路的输入电流等于输出电流。因此,提高输入电压对于这个电路来说,只会使更多的输入功率通过电阻耗散掉,而不会提高电池的充电功率。

    此外,这个电路的发热功率是(输入电压-电池电压)X充电电流。当充电电流很大的时候,发热功率也很大。因此,这种电路不适用于现在需要大电流充电且空间有限的手机充电。

    s_da984263025b4a79a25893959d5e6291

     

    开关变换电路

    这种电路的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利用高速开关的S1(通常由MOSFET来实现)和电感来使输入电压降低到电池电压。并在测量、反馈控制部分调控下控制充电电流。这个电路的输出电流和电压与输入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可以能量守恒定律求得:输入电压*输入电流*效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现在新型手机中,这个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正是利用了这种开关变换电路,QC 2.0能将输入的高电压和较小的电流转换为电池的电压和较大的充电电流。

    举例说明:电池电压为3.7v。需要2A电池充电电流。充电电路效率90%,忽略其他电阻造成的压降。输入端口电压为9.0v,则输入端口通过的电流需要:3.7V*2.0A/90%/9.0v=0.91A,可见QC 2.0通过提高输入电压确实能够有效降低输入端口的电流。

    s_58fae9209f864f4aa396dc6a6911acef

     

    将恒流电路置于专用充电器的设计

    这种电路可见于早期的小灵通、摩托罗拉某些型号智能机中。Oppo的VOOC超快充电也可能采用了这种设计。其原理是将恒流电路置于专用的恒流充电器中而非手机内。手机内仅有控制电路通断的电子开关(MOSFET)。当开关接通后,充电器直接与电池连接,依靠充电器中电路来调节输出电压和控制充电电流。

    当然,充满停充的功能由手机内部电路控制电子开关完成。这么做的优点在于手机内电路较为简单,且不需要在手机内部发热消耗多余的电压。缺点是需要专用充电器。

    当年MOTO采用这种设计的智能机若是改用较大电流的USB充电器,就会烧坏内部电子开关,造成手机故障。


    3、高通QC 2.0握手协议

    QC 2.0快充的充电器与手机通过micro USB接口中间两线(D+D-)上加载电压来进行通讯,调节QC 2.0的输出电压。握手过程如下:当将充电器端通过数据线连到手机上时,充电器默认通过MOS让D+D-短接,手机端探测到充电器类型为DCP(专用充电端口模式)。此时输出电压为5v,手机正常充电。

    若手机支持QC 2.0快速充电协议,则Android用户空间的hvdcp进程将会启动,开始在D+上加载0.325V的电压。

    当这个电压维持1.25s后,充电器将断开D+和D-的短接, D-上的电压将会下降;手机端检测到D-上的电压下降后,hvdcp读取/sys/class/power_supply/usb/voltage_max的值,如果是9000000(mV),设置D+上的电压为3.3V,D-上 的电压为0.6V,充电器输出9v电压。若为5000000(mV)设置D+为0.6V,D-为0V,充电器输出5V电压。


    4、QC 2.0充电实战

    这里我们使用的是YZXstudio充电头定制版红表,直观测试QC 2.0充电器电压识别改变过程。

    s_42e5825b2482440e8ec2673f098c3683

    插入USB接口可以检测到用于侦测QC 2.0信号的D+ D-电压,同时还能显示输入输出的电压、电流。内置库仑计,精度可达万用表级别。

    s_ee878bda032e48118945e8697320589b

    开机通电,插手机之前:DCP模式,只不过有下拉电阻存在所以电压比较低,但两路电压基本相同。

    s_a3128501946d47b68c9a8f0d143ad287

    插入手机后的一瞬间,手机会在D+上加0.6V的检测电压,因为此时D+D-短路的所以D-电压也跟随变高。

    s_bb14e41cb5eb489985d5aa64588f6355

    D+上的申请电压维持超过1.25秒后,充电器会把D+和D-的短路断开,D-变成0,D+还是手机给的识别电压。

    s_d53366944c314416862e392ced358de5

    手机检测到D-变成0,说明充电器支持QC 2.0,发送改变电压的申请。

    s_d9a6c57138b0429882735adce7d17352

     

    至于充电器输出多少电压给手机,参看这个表格。需要留意的是,所有0.6V代表0.325-2.000V ,所有3.3V代表大于2.000V,在此范围内即可正确申请QC 2.0握手协议。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112444

    1497945

    3

    177090

    取消
    发送
    38
  • woniushi

    LV.1

    2015-08-28 11:36

    @meson_ju

    高通Quick Charge 2.0是个啥?

    2015-04-21 19:03:51  出处:充电头

    高通Quick Charge 2.0快充技术(下称QC 2.0)是目前整个行业热议的话题。在此之前,快充只能通过提升电流的方式来达成,但是MicroUSB所能承受的5V 2A(10W)已经到达临界点,电流再增加势必造成MicroUSB不良率翻倍。这时在不改变MicroUSB接口的前提下,高电压的QC 2.0快充迅速受到消费者热捧。

    那么,QC 2.0技术是如何实现的?电压如此高会对手机电池有无影响?。

    1、诞生原因

    手机的体验好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点就是能量问题。手机的能量来自于电池,电池性能直接影响手机的使用时间。除了电池性能本身,手机的使用方式也影响手机电池性能对手机体验的影响。

    10年前常见的诺基亚智能机或联发科功能机,1000mAh左右的电池足以保证这些手机一天以上的使用。300-500mA的充电电流足以让这些手机以较为合理的速度充电。采用标准的USB供电或者专用线充已经能够满足这些手机充电的需求。

    5年前, Windows Mobile智能机和早期安卓智能机,电池容量增加到了1500mAh左右。这时出现了USB BC 1.1协议,提供了DCP(专用充电端口模式),利用USB的数据引脚对充电器进行识别和区分,从而将标准USB端口的500mA电流扩展到1.5A,满足了这些设备的充电需求。

    s_5ee43790db7844aebd7b0abf707da9ce

     

    时代在变迁,大屏幕的智能手机的耗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也远远超过了10年前。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与世界沟通(包括但不限于上网、通话),与自己内心沟通(包括游戏等)的工具。手机实际使用的时间比率大大提高了。这对手机电池能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手机设计趋向轻薄,不支持快速更换电池,能量输入完全依赖充电、数据端口来进行。

    然而,手机的充电端口大小非但没有任何增加,反而朝着不断微型化的方向发展。端口电接触面积的减小,随之而来的是接触电阻的增加和散热能力的下降,这使得端口能够通过的电流降低。

    端口的输入功率=输入电压×输入电流。由此可知,端口电流容量降低与端口输入功率的提高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提高端口输入电压来解决,这就是高通QC 2.0 HVDCP(高电压专用充电端口)诞生的初衷。

    值得一提的是,USB 3.1 PD和联发科PumpExpress Plus也运用了同样的解决方法。


    2、硬件实现

    在谈及QC 2.0的硬件实现之前,想提一提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关于QC 2.0的评论。有不少评论,以及博客文章有这么一个说法:QC 2.0所采用的高电压充电电池对于手机电池有害。

    这种说法的存在正是由于对手机内电路如何完成电池充电过程的不了解造成的,因此,下面的这个部分不仅介绍QC 2.0如何由硬件实现,也介绍其他手机如何完成电池充电。

    手机机内的电池充电电路,按功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加以介绍(但不代表这两个部分在物理上是分离的,事实上,两个电路常在同一个集成电路中实现)。

    s_a3cd11671c144a149249abd0da7bba37

     

    (1)、测量、反馈控制部分

    负责监测电池充电的关键参数(例如电池充电电流、电池当前电压、电池温度),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电池充电算法,调节如充电电流等参数,或者关断充电。手机充电电路的测量和反馈控制部分,通常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来调节某些参数,甚至有些手机充电的测量、反馈控制部分大部分功能都是由软件来完成。

    大多数手机对锂电池充电的控制算法都是基于恒流-恒压过程或者其变种。恒流恒压充电的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首先在电池低于其充电限制电压(以往手机是4.2v,现在常见4.35v,偶见4.40v)时,以一个恒定电流对电池充电。

    这个恒定电流的大小与电池容量的比值(称为充电电流倍率)与手机电池充电速度关系密切。要提高手机的充电速度,提高充电电流倍率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但是手机电池对充电电流倍率的接受能力有限,过大的充电电流倍率会导致手机电池的循环衰减增加,甚至有可能导致电池安全问题。

    目前大多数手机电池可以接受0.5-1倍的充电电流倍率。比如对3000mAh的手机电池,0.5-1倍的充电电流倍率就对应着1500mA-3000mA的充电电流。通过优化电池结构和配方,可以让电池接受更大的充电电流倍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电池的充电电流倍率上限通常不是手机充电速度的瓶颈。

    当电池通过恒定电流充电达到电池的充电限制电压后,通过逐渐减小充电电流来维持这个充电限制电压不变。因为锂离子电池电压除了随电池充满度提高而上升外,充电电流越大,电池的电压也越高,因此在充满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减小充电电流可以让电池电压维持恒定,这就是恒压过程。当充电电流减小到预定值后,充电电流会关断,充电即告完成。

    (2)、电压电流变换部分

    这部分电路的功能是将从手机充电端口得到的电能,在测量、反馈控制部分的控制下,转换为电池的充电电流。由于手机充电端口输入的电压通常是5v 9v之类的电压,与电池电压(3.0v-4.35v,随电量和充电电流发生变化)并不匹配,因此需要进行变换。

    正是由于这个变换过程,高电压充电影响电池寿命这个说法才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决定手机电池充电电压、电流的是测量、反馈控制部分预先设定好的充电程序。输入电压高一点或者低一点,只要还在电压电流变换部分允许的范围内,都会由电压电流变换部分变换成程序设定好的值。

    电压电流变换电路的类型,有以下三种:

    线性变换电路

    其实质,是一个由测量、反馈控制部分调控的可变电阻。通过电阻将充电器电压高于电池电压的部分,通过发热的形式消耗掉。

    举例说明,比如当充电端口输入的电压是5v,电池电压是3.7v,需要1000mA的充电电流。那么让可变电阻的阻值刚好为1.3Ω即可满足。这个可变电阻的阻值只要能够不断变化,就能够完成恒流恒压的全过程。

    由基尔霍夫定律可知,这个电路的输入电流等于输出电流。因此,提高输入电压对于这个电路来说,只会使更多的输入功率通过电阻耗散掉,而不会提高电池的充电功率。

    此外,这个电路的发热功率是(输入电压-电池电压)X充电电流。当充电电流很大的时候,发热功率也很大。因此,这种电路不适用于现在需要大电流充电且空间有限的手机充电。

    s_da984263025b4a79a25893959d5e6291

     

    开关变换电路

    这种电路的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利用高速开关的S1(通常由MOSFET来实现)和电感来使输入电压降低到电池电压。并在测量、反馈控制部分调控下控制充电电流。这个电路的输出电流和电压与输入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可以能量守恒定律求得:输入电压*输入电流*效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现在新型手机中,这个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正是利用了这种开关变换电路,QC 2.0能将输入的高电压和较小的电流转换为电池的电压和较大的充电电流。

    举例说明:电池电压为3.7v。需要2A电池充电电流。充电电路效率90%,忽略其他电阻造成的压降。输入端口电压为9.0v,则输入端口通过的电流需要:3.7V*2.0A/90%/9.0v=0.91A,可见QC 2.0通过提高输入电压确实能够有效降低输入端口的电流。

    s_58fae9209f864f4aa396dc6a6911acef

     

    将恒流电路置于专用充电器的设计

    这种电路可见于早期的小灵通、摩托罗拉某些型号智能机中。Oppo的VOOC超快充电也可能采用了这种设计。其原理是将恒流电路置于专用的恒流充电器中而非手机内。手机内仅有控制电路通断的电子开关(MOSFET)。当开关接通后,充电器直接与电池连接,依靠充电器中电路来调节输出电压和控制充电电流。

    当然,充满停充的功能由手机内部电路控制电子开关完成。这么做的优点在于手机内电路较为简单,且不需要在手机内部发热消耗多余的电压。缺点是需要专用充电器。

    当年MOTO采用这种设计的智能机若是改用较大电流的USB充电器,就会烧坏内部电子开关,造成手机故障。


    3、高通QC 2.0握手协议

    QC 2.0快充的充电器与手机通过micro USB接口中间两线(D+D-)上加载电压来进行通讯,调节QC 2.0的输出电压。握手过程如下:当将充电器端通过数据线连到手机上时,充电器默认通过MOS让D+D-短接,手机端探测到充电器类型为DCP(专用充电端口模式)。此时输出电压为5v,手机正常充电。

    若手机支持QC 2.0快速充电协议,则Android用户空间的hvdcp进程将会启动,开始在D+上加载0.325V的电压。

    当这个电压维持1.25s后,充电器将断开D+和D-的短接, D-上的电压将会下降;手机端检测到D-上的电压下降后,hvdcp读取/sys/class/power_supply/usb/voltage_max的值,如果是9000000(mV),设置D+上的电压为3.3V,D-上 的电压为0.6V,充电器输出9v电压。若为5000000(mV)设置D+为0.6V,D-为0V,充电器输出5V电压。


    4、QC 2.0充电实战

    这里我们使用的是YZXstudio充电头定制版红表,直观测试QC 2.0充电器电压识别改变过程。

    s_42e5825b2482440e8ec2673f098c3683

    插入USB接口可以检测到用于侦测QC 2.0信号的D+ D-电压,同时还能显示输入输出的电压、电流。内置库仑计,精度可达万用表级别。

    s_ee878bda032e48118945e8697320589b

    开机通电,插手机之前:DCP模式,只不过有下拉电阻存在所以电压比较低,但两路电压基本相同。

    s_a3128501946d47b68c9a8f0d143ad287

    插入手机后的一瞬间,手机会在D+上加0.6V的检测电压,因为此时D+D-短路的所以D-电压也跟随变高。

    s_bb14e41cb5eb489985d5aa64588f6355

    D+上的申请电压维持超过1.25秒后,充电器会把D+和D-的短路断开,D-变成0,D+还是手机给的识别电压。

    s_d53366944c314416862e392ced358de5

    手机检测到D-变成0,说明充电器支持QC 2.0,发送改变电压的申请。

    s_d9a6c57138b0429882735adce7d17352

     

    至于充电器输出多少电压给手机,参看这个表格。需要留意的是,所有0.6V代表0.325-2.000V ,所有3.3V代表大于2.000V,在此范围内即可正确申请QC 2.0握手协议。

     

     

    MTK協議是如何做到握手動作 ?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113503

    1497945

    3

    619083

    取消
    发送
    39
  • meson_ju

    LV.1

    2015-08-28 17:45

    @woniushi

    MTK協議是如何做到握手動作 ?

    請參考下圖:

    未命名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113514

    1497945

    3

    177090

    取消
    发送
    40
  • 不努力

    LV.1

    2015-08-31 21:15

    @meson_ju

    叫阵高通和联发科 TI推移动快充协议MaxCharge

    来源:互联网 作者:秩名


      德州仪器(TI)将于明年初发布专利快速充电(Fast Charging)通讯协定。继处理器大厂高通及联发科,分别携手电源管理芯片(PMIC)商推出Quick Charge 2.0和Pump Express快充方案后,德州仪器也计划于2015年首季发表自有快充通讯协定--MaxCharge,期挟更高设计弹性及锂电池控制效能,抢攻快充应用商机。

      德州仪器电池管理解决方案(BMS)中国大陆业务经理文司华表示,行动装置功能日益丰富,导致耗电量加剧,因此高阶手机、平板正分别朝搭载4,000毫安时(mAh)和6,000mAh以上的大容量锂电池设计迈进;此也连带刺激行动装置快充功能研发需求。

      其中,高通、联发科两大处理器业者已与PMIC供应商--戴乐格(Dialog)合作,分别于近期推出Quick Charge 2.0和Pump Express快充方案,占得市场先机。

      不过,文司华分析,这两种快充技术皆须搭配相应处理器和PMIC,将影响系统设计弹性。此外,快充须耐受9伏特(V)/12V电压,以及4.5安培(A)左右的大电流,若手机仅采用内建简易锂电池充电控制功能的PMIC,势将为电池寿命和充放电安全性埋下不少隐忧。

      因此,德州仪器研拟出自有快充通讯协定--MaxCharge,并将导入其锂电池充电芯片,让系统厂能以分离式设计导入手机或平板,提高耐电压、耐电流和动态功率控制能力。

      文司华强调,基于分离式架构及该公司的快充协定,快充充电芯片与充电器之间的交握(Handshaking)将毋须透过处理器,可增进系统配置灵活度;同时,独立的快充充电芯片亦有更多空间增添路径管理(PowerPath)、过电压/过电流/过温度保护与电量监控计等功能区块,并能加入各种演算法建立充电模型,以动态调配输出功率,确保电池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现阶段,国际手机品牌厂和中国大陆一线OEM皆对新型分离式设计感兴趣,期透过该方案降低快充对锂电池造成的影响,并减轻处理器厂对手机和充电器系统零组件的牵制力,因此正陆续与德州仪器洽谈合作,可望于明年采用独立型快充充电芯片和MaxCharge通讯协定,推出搭载快充功能的旗舰级平板手机(Phablet)。

      目前,业界对手机和平板快充的定义分别为功率提升至15瓦(W)、20瓦以上,可在30分钟充满80%电池容量,并于1.5小时内完全充饱;而现行解决方案则须仰赖应用处理器、PMIC,以及充电器端交流对直流(AC-DC)芯片之间的相互沟通才能实现。

      对此,文司华认为,随着德州仪器MaxCharge独立型快充充电芯片于明年问世,行动快充设计将显著提高安全性、弹性,并打破特定处理器限制,进而刺激品牌业者导入意愿,加速渗透至中低价机种。


      快速充电将成为智能手机下一个发展趋势

      更大的屏幕、更高的分辨率以及更加高速处理器让现今的智能手机发展速度显得异常惊人。不过这一切都是以更高的电池消耗速度为代价。

      手机厂商正在努力为手机电池提高容量,但任何一位使用过供电式手机后盖的用户都会知道:要在保持手机苗条外观的同时提供更高电量并不容易。而随着电池体积的增大,无线充电的时间也将会大大延长。

      包括亚马逊内的厂商不仅提供配有大型电池的平板等设备,还在提供具备更多电量的充电器。但由于这些充电器看起来和市场上的其他充电器非常相似,因此对于拥有多个USB设备的用户来说,不易对其进行区分。若用错了充电器,那设备的充电时间将会延长或者充不进电,甚至,用户还会在充电过程中大量使用设备,但只会发现充电进程毫无进展。

      USB 3.0可通过将电力从每小时500毫安的限制提升至800毫安而缓解这一问题。不过高通公司的最新版 Quick Charge 技术可提供比传统技术快75%的充电速度。为了防止低功率设备被过高的电流而影响性能,高通正在与设备厂商以及电池充电器厂商进行合作,以确保每台设备仅能接受其能处理的电量。

      设备厂商目前要做的便是提供对Quick Charge 2.0的支持,现今已有70%的手机支持Quick Charge 1.0标准,很明显,手机公司若要采用兼容Quick Charge 2.0的充电器的话,那他们就得激活这一技术。预计该技术将于今年底在新款手机中普及。

      Quick Charge 2.0并不是唯一一个快速充电解决方案。在CES展上,USB负责团队展示了支持100瓦的USB供电技术,该技术可为市场的任何一款手提电脑、显示器或者其他设备提供足够的电力。不过,该技术需要配备新的USB电缆以传输电力,还需要为高功率设备提供一个大型功率模块。高通公司不但没将其他标准看做是其竞争对手,还对其提供支持。

      真正受益于Quick Charge 2.0的将是移动用户,在咖啡店进行紧急工作处理的流浪一族只需花上15-20分钟便可完成充电。随着电池寿命的改进,快速充电将是保持人们移动生活继续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高通QuickCharge 2.0技术可提高75%充电速度

      QuickCharge2.0第一次官方公布是在2013年2月,不过现在才正式产品化,HTCOneM8上面就整合了这种技术。理论上来说,使用骁龙800以及骁龙801等旗舰处理器的手机以及平板都可以应用这个技术,不过首先你要确定自己的手机上整合的电源管理IC支持QuickCharge2.0,或者有一颗单独的QuickCharge2.0技术。同时,你还要保证自己的充电器也支持这个技术,例如M8附送的充电器只支持QuickCharge1.0,因此并不能发挥QuickCharge2.0的全部实力。

      根据高通的实验室数据,QuickCharge2.0能在96分钟内充满一颗3300mAh的电池,QuickCharge1.0需要144分钟,而不支持QuickCharge2.0技术的充电器则需要270分钟。如果你缺少时间的话,QuickCharge2.0还能在12分钟内将电池冲到25%。当然大家算一算的话,估计就会感觉和第一段高通说的百分比有点对不上头,小编也不知道高通是怎么算出那些百分比的。

    mark 马住慢慢看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4113590

    1497945

    3

    607317

    取消
    发送
    41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1 2 3 4 5  
  •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举报有害信息

  • 已超出发布时间24小时,无法编辑与删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广告服务 会议服务 电子星球APP 网站地图 不良信息举报 热线:400-003-2006
    © 2002-2023 Netbroad(网博互动)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 11006234号-2 联网备案号:1201040200074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津B2-201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