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doqi
你理解很深,但问题不是这样(条件不对).
我理解你的分析,我想网上能有你分析深的不多了,因为没有人回复对你的理解,但问题不是这样,
首先(第一点)不能从单边分析电路,从单边分析电路什么DD1和三极管之类的耐压只要有15V足够了,并且DD1根本不需要,从单边分析不共地完全可以,设想一个电池加一个快速机械开关接在GS间就构成不共地的驱动,而现在的电路如不共地,它实质也就是以上描述的电池电路,这二个地随驱动情况的变化可以相互浮动,而全桥电路由二路桥组成,实际电路假设不共地,在驱动过程中实际二个地总会通过一边的驱动管建立电位关系,(或说通过一个导通的管子共地),所以设计参数时都必须按共地来计算.与只看单边工作二个地可以相互浮动完全是二个概念,所以从全桥看不能没有DD1,DD7的隔离作用,DD1、DD7和三极管的耐压也必须是Vhigh+Vlow+0.7(理论)正因为如此,我才认为必须共地,或说,你不给它共地,电路在实际工作时也把他共地了.
其次(第二点):第一点从表面上看比较牵强的话,我们再回到本电路(楼主的电路,虽没画全,但本电路的实质都已经体现出来了)的本意(实质):是解决上桥的漏极浮动电压的驱动问题,隐含的内容是下桥漏极接地,下桥是驱动是不用考虑的或说不用分析的或说是最简单的,不需要通过变压器等较复杂的驱动电路的,所以电路本质四个桥臂是需要共地驱动的,那么二组电源必须共地我想你也肯定可以接受了.
反过来,我们不考虑电路的实质不实质,不考虑下桥的驱动问题,我们再回到第一点,我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主动接地”和“被动接地”的概念,以前也没有成熟的理论,就是本例中的如果外部不接地,而实际工作的变换过程等界于接地,我称他为:“被动接地”,而把在工作变换过程中等界接地的二个地直接连接,称为:“主动接地”那么“主动接地”的干扰会小于“被动接地”,“主动接地”电路工作稳定于“被动接地”电路,我希望这个概念能上以后的电子教科书或能进入电子理论.这个概念细述很微妙(),其实很多电路会遇到这类问题.这个概念应用于本例(不考虑第二点),不说“必须接地”也可以用“不接地完全没有必要”来形容.
我不认为我输了.
1、从驱动简化的角度(主要针对下官),共地当然是最好的.这是你的出发点.
2、但这是高压,我认为必须首先考虑安全问题.这是我的出发点.下管的驱动,不应该是直接加上去的.低压控制高压,共地是不安全的.
3、你的新理论我看了两遍才明白,但关于此电路“通过一个导通的管子共地”我不明白.
14159
1268
23
636
说说你的看法
登录后可以回复楼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