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您好, 登录| 注册|

UC3842制作的非常规的开关电源(电源界CBD-A109)

  • 2013-02-18 22:28
  • weiwst

    LV.0
  • 3.5w

    浏览

  • 124

    回复

  • 1

    获赞

  •                      UC3842制作的非常规的开关电源(电源界CBD-A109)

    如题目所说,UC3842制作的非常规的开关电源。也许你会说,为什么要用和大众不同的电路,我只能说我只是一个大三的学生,也不是为了工作,工作单位大二就已经签了,不是电子方面的。纯粹是为了学习。不是为了经济利益,也没有考虑制作的成本,完全是个人爱好,为了学习!制作的过程很复杂,也已经制作了很长的时间。在制作的过程中没有实时地记录和总结,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太偏向于制作和调试电路,但另一方面却反映了缺乏经验!

    因为在论坛里看到了CBD】我的电源学习之路这个帖子,看到了帖子里的群友之间的相互帮助的情况,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了这个qq群。果然,良好的讨论氛围给我很大的帮助。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帮助,积极的、热心的相互帮助的精神也是会传的。

    回归正题,在制作的过程中经历了几个过程,电路的结构也改变了几次。总之,一步步地就是这样进步的。先来一个总体的概述吧。然后再较为详细地叙述制作的过程。

    第一个版本:V1.0版本(在最开始的电路中没有三极管的部分,因为把控制逻辑弄反了,在调试的时候就加上了。这个板子的编号是101301200918   UC3842电源板,协会内部的命名方法)

     

    第二个版本:V1.1版本。(这个电路只是画了原理图,没有实际制作PCB。因为电路结构变得复杂多了。)

     

    根据电源BCD群里,深圳-范工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给出了下面的电路结构,然后制作了下面的版本。

    第三个版本:V2.1版本。(编号时也烦了迷糊,没有编号V2.0,直接就变成2.1了。101301242052(UC3842开关电源V2.1)

     

    第四个版本:V2.2版本。(这个也是到目前为止最新的版本了。101302012234 (3842开关电源V2.2)

     

    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吧。马上就要回宿舍睡觉了。再次感谢所有的群友。本来还想着把总结的帖子发在哪里呢?我大多都在21和我所在的协会的论坛发帖子,但是想到群友的热心帮助,心理总是有种应该帮助其他人的心理,以前也答应过群友们,要写总结性的帖子,让大家看看。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我只是新手一个,谢谢批评与指导。

    同是电子工程师,请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

    1人已赞

    编辑 举报

    LV.1

    3542928

    1055468

    23

    549012

    说说你的看法

  • LV.

    @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取消
    发送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全部回复(124)

  • 王志煌0225

    LV.1

    2013-02-23 10:21

    @st.you

    算不上非常规,都是BUCK方式。其实1和2版本的电路都有解决办法的,3版本的存在输出共模严重的问题,不是一个好方案。

    楼上高手呀,一语中的呀。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545583

    1055468

    23

    486837

    取消
    发送
    42
  • lixz

    LV.1

    2013-02-23 10:23

    @weiwst

    几天没有回复了,我看到了,但是没有什么内容好回复。这几天,忙于搜资料,看资料等等。现在基本画了一点。对于这个方案1,我做了一下改动,用的是电流互感器,从理论上分析这个既作为储能电感又作为互感器的原边。当然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就是匝数的问题、电感量等。这里没有实际制作,只画了原理图。还有就是电流互感器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的问题,什么磁芯自复位、强迫复位之类的问题,我也参考了这个资料。电流互感器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还是直接看图吧:

     

    这几天一直各种事情,正在看Cadence.orcad.16.5中的ORCAD Capture CIS的仿真教程。也想着如果先仿真验证一下就更好了。

    这里改动了1.用抗饱和的开关三极管。2.可以使用仪表放大器代替电流互感器,但是这样也许将增加电路,用专用芯片或者用运放自己搭建。这样就用一个地了。复杂程度差不多。

    Q1的選擇是不正確的

    運放要檢測這個電流,得有足夠的共模抑制能力.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545584

    1055468

    23

    172868

    取消
    发送
    43
  • weiwst

    LV.1

    2013-02-23 11:07

    @lixz

    Q1的選擇是不正確的

    運放要檢測這個電流,得有足夠的共模抑制能力.

    哦?请说说呗。。。

    如果用运放构成仪表放大器或者直接用仪表放大器不知可以不?但是成本一定更多。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545610

    1055468

    23

    549012

    取消
    发送
    44
  • lixz

    LV.1

    2013-02-23 11:21

    @weiwst

    哦?请说说呗。。。

    如果用运放构成仪表放大器或者直接用仪表放大器不知可以不?但是成本一定更多。

    不考慮成本當然可以啦

    不過這里高速運放或者電流檢測專用運放或許更合適,因為一般儀表放大器的帶寬都很低,當然,能找到高帶寬的也行....

    13001是高壓小電流開關管,他的增益很低,用在這種低壓高速脈沖是不合適的.不過無論如何,這個驅動方法性能都不太好.因為不能形成快速上升下降的波形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545624

    1055468

    23

    172868

    取消
    发送
    45
  • tyft111

    LV.1

    2013-03-02 12:32

    @

    顶起~~~佩服你的经验总结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549392

    1055468

    23

    171133

    取消
    发送
    46
  • weiwst

    LV.1

    2013-03-03 13:35

    @tyft111

    顶起~~~佩服你的经验总结

    还没有最终搞定,这些天都。。。。没有好好干啊。玩了很多天了。看来没有人逼着就是有些放松啊,自己要努力了。要自己逼自己了。。。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549754

    1055468

    23

    549012

    取消
    发送
    47
  • dxsmail

    LV.1

    2013-03-04 14:17

    @weiwst

    下面就是V2.2版本的测试。

    先看看原理图:


    还有PCB的布局:

     

    腐蚀及焊接调试V2.2版本图片,在协会的论坛已经发过帖子了。帖子名字是:如何更好地手工制作PCB板。自己搜索,O(∩_∩)O~。我也是斑竹的,嘿嘿。

    在学长的公司买的高频低阻抗电容后,输出端的电容换成高频低阻抗的。使用的50V1000uF高频电容(没有买到新的,只能用拆机的了。话说比很多国产的新的还好些。):

     

    输出端的高频电容换成50V1000uF后,输入22V,带2欧负载时为4.89V,输出端波形:

     

    这里的测试方法应该是正确的,用50欧的同轴电缆一头接一个头,另一头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测试时的图片:

     

    最后把原来的UC3842换成了UC3843B,可以工作在更低的工作电压。

    芯片换成UC3843B后,空载4.98V,带4欧负载时输出端波形(AC耦合):

     

    现在的效果就是这个样子。从波形看还是不是太好,带负载能力还算可以。各位前辈看看,现在的效果算是一般的性能吧?当然,上面的电路的反馈环路也许设计的还是不太好!如果进行的话,下一步就要试验黄老师说的那种,用脉冲变压器驱动NMOS管,或者用其他的驱动MOS管的形式。电路结构就是上面的BUCK结构。不过就要仔细考虑,电感的磁芯,脉冲变压器的磁芯等设计问题了!我现在的设计,理论基础欠缺很多!下面学习使用仿真软件,加上实际做实验。期待前辈们的指点!

    写得很详细。。。先做下记号。。。。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550208

    1055468

    23

    328745

    取消
    发送
    48
  • wt.liu

    LV.1

    2013-03-04 14:37

    @

    1.1及以后版本中的输出电压取样电路使用光耦隔离没有意义,应该直接取样。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550233

    1055468

    23

    1496

    取消
    发送
    49
  • xd285070

    LV.1

    2013-03-04 18:32

    @wt.liu

    1.1及以后版本中的输出电压取样电路使用光耦隔离没有意义,应该直接取样。

    同意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550445

    1055468

    23

    455124

    取消
    发送
    50
  • lhc19861202

    LV.1

    2013-03-05 08:24

    @源来是你

    你的第一、二个图像是做BUCK电路  但第三、四个电路是什么电路  我就没有看明白了 
    都是BUCK,就是开关管换了下地方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550579

    1055468

    23

    426675

    取消
    发送
    51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举报有害信息

  • 已超出发布时间24小时,无法编辑与删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广告服务 会议服务 电子星球APP 网站地图 不良信息举报 热线:400-003-2006
    © 2002-2023 Netbroad(网博互动)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 11006234号-2 联网备案号:1201040200074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津B2-201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