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基础知识

DDR基础知识

1.1、DDR发展历程

DDR SDRAM: (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它是SDR SDRAM的升级版,DDR SDRAM在时钟周期的上升沿与下降沿各传输一次信号,使得它的数据传输速度是SDR SDRAM的两倍,而且这样做还不会增加功耗,至于定址与控制信号与SDR SDRAM相同,仅在上升沿传输,这是对当时内存控制器的兼容性与性能做的折中。

DDR SDRAM

DDR2 SDRAM:(Double Data Rate 2)

DDR2 SDRAM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进行开发的新生代内存技术标准,它与上一代DDR内存技术标准最大的不同就是,虽然同是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下降沿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内存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取能力(即:4bit数据读预取)。换句话说,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DDR2 SDRAM

DDR3 SDRAM

DDR3提供了相较于DDR2 SDRAM更高的运行效能与更低的电压,是DDR2SDRAM(同步动态动态随机存取内存)的后继者(增加至八倍)和上一代的DDR2相比,DDR3在许多方面作了新的规范,核心电压降低到1.5V,预取从4-bit变成了8-bit,这也是DDR3提升带宽的关键,同样的核心频率DDR3能够提供两倍于DDR2的带宽,此外DDR3还新增了CWD、Reset、ZQ、STR、RASR等技术。

DDR3 SDRAM

DDR4 SDRAM

从DDR到DDR3,每一代DDR技术的内存预取位数都会翻倍,前三者分别是2bit、4bit及8bit,以此达到内存带宽翻倍的目标,不过DDR4在预取位上保持了DDR3的8bit设计,因为继续翻倍为16bit预取的难度太大,DDR4转而提升Bank数量,它使用的是Bank Group(BG)设计,4个Bank作为一个BG组,可自由使用2-4组BG,每个BG都可以独立操作。使用2组BG的话,每次操作的数据16bit,4组BG则能达到32bit操作,这其实变相提高了预取位宽    DDR4相比DDR3最大的区别有三点:16bit预取机制(DDR3为8bit),同样内核频率下理论速度是DDR3的两倍;更可靠的传输规范,数据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工作电压降为1.2V,更节能。

DDR4 SDRAM

1.2、DDR功能引脚简介及原理框图

功能引脚简介

DDR Functional Block Diagram    

256 Meg x 16 Functional Block Diagram

512 Meg x 8 Functional Block Diagram

1.3、不同规格DDR参数对比    

DDR核心频率、时钟频率和数据传输频率:

核心频率就是DDR的工作频率;DDR1的核心频率和时钟频率是相同的,到了DDR2和DDR3才有时钟频率的概念,就是核心频率通过倍频技术得到的一个频率。数据传输频率就是传输数据的频率,DDR1预读取是2位,DDR2预读取是4位,DDR3预读取是8位。DDR在传输数据的时候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输一次,所以数据传输频率就是核心频率的2倍。DDR2将核心频率倍频2倍,数据传输频率就是核心频率的4倍,DDR3将核心频率倍频4倍,数据传输频率就是核心频率的8倍。

DDR核心频率、时钟频率和数据传输频率对应关系表:

DDR参数差异表

DDR工作原理    

Initialization Sequence

首先,芯片进入上电,在上电最小为200us的平稳电平后,等待CKE使能,这段时间芯片内部开始状态初始化,该过程与外部时钟无关。在时钟使能信号前,必须保持最小10ns或者5个时钟周期,还需要一个NOP命令或者Deselect命令出现在CKE的前面。然后DDR开始ODT的过程,在复位和CKE有效之前,ODT始终为高阻。

在CKE为高后,等待TXPR(最小复位CKE时间),然后开始从MRS中读取模式寄存器,再加载MR2、MR3的寄存器,来配置应用设置,使能DLL,并对DLL复位,完成后启动ZQCL命令,来开始ZQ校准,等校准结束后,DDR进入可以正常操作的状态。

简化状态图    

DDR工作时序要求    

DDR Reset Sequence

DDR Write Burst

1.5、DDR PCB布线拓扑结构    

点对点拓扑结构(Point-to-Point Scheduling)

该拓扑结构简单,这个网络的阻抗特性容易控制,时序关系也容易控制,常见于高速双向传输信号线;常在源端加串联电阻来防止源端二次反射。

Point to Point Scheduling结构PCB Layout

菊花链结构(Daisy Chain Scheduling)

菊花链结构也比较简单,阻抗也比较容易控制。菊花链的特征就是每个接收端最多只接2个接收端/发送端项链,连接每个接收端的Stub线较短。该结构的阻抗匹配常在终端进行,用戴维南端接比较合适。

菊花链拓扑结构    

Fly-By Scheduling结构(特殊菊花链结构)

该结构是特殊的菊花链结构,是Stub线长度为零的菊花链。以更高的速度提供更好的信号完整性,Fly-by信号是命令、地址、控制、时钟信号线。

菊花链结构与Fly-by结构对比

Fly-By Scheduling PCB Layout

Fly-By Scheduling PCB Layout要求:

Fly-By Scheduling匹配电阻要放置在最远端的芯片引脚,采用Fly-By Scheduling的布线方式必须确保芯片支持读写平衡,如果芯片本身不支持读写平衡功能,只能采用T型拓扑结构PCB Layout布线。    

树形拓扑结构(T型拓扑)

树型拓扑结构又叫对称型的远端簇型拓扑结构,我们也习惯叫T型拓扑、等臂分支拓扑等。树型拓扑网点呈树状排列,因此得名。它适用于多负载,单向驱动的总线结构。当布线不对称时,信号质量影响很大。

T型拓扑结构

T型拓扑结构PCB Layout

T型拓扑结构PCB Layout要求:    

T型拓扑对等长有严格要求,即从主芯片到每颗DDR芯片之间的同类信号PCB布线长度要保持等长、图示PCB Layout布线中L1+L2+L6=L1+L2+L7、L1+L3+L4=L1+L3+L5等臂分支等长;同时也满足L1+L2+L6=L1+L3+L4等臂分支等长。

T型+Fly-By Scheduling PCB Layout

DDR PCB Layout基本要求

DDR布局要求:

单颗DDR采用点对点布线方式,两颗DDR采用T型结构布线方式,四颗DDR时根据芯片是否具有读写平衡功能,选择T型结构布线、Fly-By Scheduling布线、T型+Fly-By Scheduling的方式。

DDR布线要求:

  • 同组同层:同组数据线要在同层布线,所有数据线优先以完整地平面为参考平面;时钟信号、DQS信号优先以完整地平面为参考平面;且数据信号、DQS信号、时钟信号优选顶底层布线,减小分布电容对信号延迟的影响。
  • 地址线、控制线优选以完整地平面为参考平面;与数据线、DQS信号、时钟信号的参考平面选择冲突时,可以选择DDR供电电源平面作参考平面,电源平面与地平面之间需要增加电容桥接。
  • 走线间距:数据线之间间距要满足3W原则,控制线、地址线必要时可稍微放宽到2W,其它信号布线与时钟信号布线保持3W原则,不满足3W原则时采用包地隔离,以减小信号传输的串扰问题。 
  • 等长设计:对于DQS差分信号线的线间距要小于2倍的线宽(紧耦合设计) ;差分对内长度误差控制在5mil以内;组内等长以DQS为基准,等长控制在20mil以内;数据线在满足与时钟信号的时序关系外,还需注意最长的长度要求,具体以芯片手册为准。
  • 阻抗设计:单端布线阻抗控制在50Ω,差分信号布线阻抗控制在100;在多个负载时,到第一个DDR芯片的布线阻抗可以比到后面的走线阻抗偏小点,建议 5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子星球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与稿件投诉,请联系:editor@netbroad.com
觉得内容不错的朋友,别忘了一键三连哦!
赞 3
收藏 3
关注 75
成为作者 赚取收益
全部留言
0/200
成为第一个和作者交流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