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介-----
主要内容包括:
一款自带LDO的电荷泵
----- 正文 -----
看到了一款内部自带两个LDO的电荷泵LM27762,有点意思,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输入正电压输出正、负电压。为大家介绍一下内部结构和设计目的。
1. 负压输出电荷泵基础原理
a.充电阶段,开关SI和S3闭合,为飞跨电容C1充电,充满后电容C1上边电压为VIN,下面电压为0V。
b.能量转移阶段,开关S2和S4闭合,C1反向连接在GND和CPOUT之间,将电荷"泵入"输出电容,暂不考虑对外输出,由于此时输出电容Ccopout的上侧为GND,因此Ccoput的下侧电压为-VIN。Ccpout起到对开关纹波初步滤波的作用。
2. 电荷泵的工作频率
为何电荷泵要选择Mhz以上的工作频率呢,这个其实和电路面积有关,首先分析飞跨电容充放电,可以看出,飞跨电容是来回充电和放电来回交替的,放电阶段输出电压会降低,如果输出电流恒定,那么就意味着放电时间越长,输出电压就降低的越多,也就意味着输出纹波会较大。
想要减小纹波应该怎么办呢,一是增大飞跨电容的容值,我们假设开关的占空比是50% ,也就意味着每个开关周期有一半时间在充电,如果飞跨电容足够大,在这段时间中充的能量就更多,那么在放电阶段就能维持更高的输出电压,也就是输出纹波会减小了。 另外一个方法是提高开关频率,这个原理很简单,既然放电时间越长输出电压越低,那么提高开关频率就意味着能减少放电时间,这个输出电压降低的就少,纹波就更小。
3. 电荷泵的缺陷
虽然电荷泵使用方便,但其开关操作会引入明显的输出电压纹波,纹波频率就是电荷泵开关的工作频率fsw。
4. 串联LDO的净化作用
LDO对输入电压纹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参考以前的文章--LDO与DC-DC串联到底能抑制多少纹波?因此将LDO串联在电荷泵后可以减少电荷泵开关引起的输出纹波。
5. 该架构的实际效果
LDO虽然能抑制纹波,但是抑制效果与输入纹波频率有关,LM27762的内部LDO在10kHz下的PSRR为-50dB,但是在100kHz下的PSRR仅为-40dB,更高频率下的PSRR并没有数据,按照一般规律,随着频率升高,PSRR会降低,在Mhz以上的PSRR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那么这个LM27762的工作频率是2Mhz,串联LDO还有意义吗?
LM27762实际是采用了2级滤波架构:
- 电荷泵级滤波:4.7μF低ESR陶瓷电容(CPOUT)构成一阶RC滤波,对2MHz噪声提供约-20dB衰减(ESR=5mΩ时)
- LDO级滤波:内部PNR + 外部2.2μF电容形成二阶滤波,对100kHz以下噪声额外增加30dB抑制
虽然对2MHz基波抑制有限,但LDO能有效改善:
- 100kHz以下的电源纹波(对音频关键频段特别重要)
- 电荷泵的次谐波噪声(如100kHz PWM调制分量)
- 负载瞬态引起的低频波动
实际的输出纹波:
5. PFM模式
在很多场景下,对功耗要求较高,因此很多电源芯片在轻载或者无负载时会降低工作频率,为何降低工作频率能减小损耗?参考文章:低负载高效率的BUCK是如何实现的?
LM27762设置了在空载时工作频率降低到2kHz,随着负载的增大逐步提高工作频率,直到增大到最高的2Mkz。其实结合前文,在进入PFM模式后低频工作时,恰好在LDO的纹波抑制效果比较好的频率区间,这可能也是增加LDO的目的。
6. 应用注意事项
a.飞跨电容的容值与封装选择 ,根据前文分析,飞跨电容与输出负载大小以及工作频率有关,选的太小可能会造成输出纹波过大,因此建议在面积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较大的容值。另外材质一般选择陶瓷电容,陶瓷电容等效容值与实际加在电容两端的电压有关
b.热设计,由于这个芯片内包含两个LDO,且自身封装较小,因此热设计需要慎重考虑,参考文章:IC与器件的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