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作为外出必备“续命神器”,尤其是这块20000mAh的大家伙,陪我征战两年,从出差到旅行,从未掉链子——直到那天,我手贱用了一根短路的USB数据线……
插上去的瞬间,一股淡淡的味道飘出,充电宝屏幕直接黑屏,再怎么按都没反应。完了,短路了!
但作为一个硬核折腾党,我决定死马当活马医——拆了它!不仅要看看能不能修好,还要带大家探秘充电宝内部的精密构造:电路板长啥样?用了哪些芯片?电池有没有鼓包?
下面就开始图片轰炸,备注:我是先拆解后面才补写的文章,所以图片都是后面补充的。
下面进入正题
首先20000mAh的充电宝是真的大,比我的手掌还大。
对外接口有:
1xMicro USB 2.0
1xlightning
1xType-C USB
1xType-A USB3.0
1xType-A USB2.0
可以明显看到外壳连接处有很多明显撬动的痕迹,这个确实有点不太好拆,都是我用平口螺丝刀,一点一点撬开的。
下面对各接口来个特写,支持
1xMicro USB 2.0,支持以前那种旧款手机进行充电。
1xlightning,可以用来对苹果手机进行充电。
1xType-C USB,支持5V/3A,9V/2A,12V/1.5A,适用于现在大多数手机接口。
1xType-A USB3.0,支持5V/3A,9V/2A,12V/1.5A
1xType-A USB2.0,支持5V/2.1A
侧面还有一个按键开关机
后壳终于拆下来了,说真的,这个后壳是真的不太好拆,通过卡扣式设计,而且白色外壳跟锂电池之间也都是通过打胶固定,紧密的粘贴在一起了。
凑近点,先看看电路板。锂电池是直接通过两条比较粗的线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
把电池的两根线用烙铁加热取下来
如下是电路板整体的图片
侧面先来一张特写
背面再来一张特写
电路板背面整体图片。
整体立起来图片再来一张
电路板上Type-C和 lightning接口来个特写,从板内向外看
从接口向内看
充电宝有个数码管,用于显示剩余电量的百分比。
侧面是电源开关机按键
可以看到,电源输出滤波电感周围还打了白胶,有固定电感和散热的作用。
这就是咱们充电宝的主控芯片了,采用智融科技SW6103S,进行升降压实现电池充放电,另外也控制LED数码管显示、温控等。
智融科技SW6103S参数与SW6106参数基本相同,这里使用SW6106的规格书代替。
此外SW6106还支持边充边放,在单口工作时支持快充输入输出,多口工作时支持 5V 输入输出。外围只需少量的器件,即可组成完整的高性能双向快充移动电源解决方案。
前段时间写了篇文章,大多数丝印都可以通过哪几个网站或者APP查到(点击如下标题进入文章链接):
但是很明显,这颗20Pin芯片丝印已经被打磨了,完全看不到芯片的型号了,可能是个关键芯片,厂家不愿意透露芯片的信息。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左边有一个放电齿,这个放电齿主要作用是吸收并引导静电,防止静电积累并释放,从而保护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免受静电损害。
这个还有一个NTC热敏电阻,拆解的时候它是直接紧贴着锂电池的,用于检测电池本身的温度,如果NTC检测到的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温度,使充电宝处于一个异常的工作状态,将停止输出,进行温度保护。
背面是NTC热敏电阻的丝印
电池背面来个特写,电池参数为10000mAh 3.7V
把另一边外壳取下来
侧面是通过绝缘胶布粘住的
把它撕开一看,原来是两个10000mAh的电池并连在了一起,两个电池都没有发现鼓包的现象。
最后来张全家福
这个充电宝,总体来说容量足,但是体积也比较大,主要是电池体积大,电路板已经做的很紧凑了。
拆解完,排完图片后,开始维修。维修的第一步,首先是目检,看看电路板有没有明显烧黑的地方,防止再次通电进行二次破坏,然后万用表测一下各元件元件的阻抗,也是好的。
下一步通电测内部各芯片输出电压,输入接上TYPEC USB接口,未接负载电池时,数码管显示电量100%,万用表测试各芯片电压正常。
再接上电池负载,按下按键,显示电压4.5V。
尝试再次给手机充电,显示正常充电,看来这个充电宝自带短路保护。
看来是虚惊一场,这个充电宝本身没有问题!不过既然拆都拆了,那就带大家看看里面的构造吧,毕竟‘拆机一时爽,一直拆机一直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