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xztx
电极电势,不仅仅是金属,氢、氧、酸根等等都有.形成电池时,电极电势高的一般为正极,电极电势低的为负极.
(二)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中学阶段对氧气和铁、镁、碳生成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反应叫氧化,将碳和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铁和一氧化碳的反应叫还原.在电化学里,范畴大的多,类似的例子还有铜放进硝酸银溶液里,铜溶解,析出银,并无氧参与.一般产生电子的叫氧化反应,消耗电子的叫还原反应,一对这样的反应称作共轭反应.例如修过17Ah电瓶的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充电停止很长时间了,还会生成气体,将密封橡皮帽崩起.其中一格原因,就是阴极的自放电,阴极铅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铅和氢气.这是一对氧化还原共轭反应,一个是两个氢离子消耗两个电子生成氢气;一个是铅和硫酸根结合生成硫酸铅和两个电子.中学阶段化学只能写成铅加硫酸等于硫酸铅加氢气.
(三)关于氧化数,这也是化学家们研究提出的一个概念,对中学生是抽象的东西.类似电极电势一样,不仅含氧的有氧化数,不含氧的也有氧化数.氧化数可以视为分子中的个别原子吸引或放出电子的倾向.通常一个原子具有两个以上的氧化数,并非原子实际上带的电荷数.例如水分子,H为+1,O为-2,H、O并未带电荷.
一般规则:1,元素态物质氧化数为零.例如C、H2、O2、S8、P4、Fe等氧化数为零.2,化合物中各原子数总和等于其所带的电荷数.例如:K2Cr2O7、KMnO4等于零,而SO42-、PO43-依次为-2、-3.3,离子态物质的氧化数等于其所带的电荷数.例如:单原子离子K+、Ca2+、Al3+,氧化数依次为+1、+2、+3.4,碱金属离子的氧化数为+l;碱土金属离子的氧化数为+2.
中国的教材,在变化,早期是受前苏联的影响,例如高中物理关于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中关于γ射线的描述,过去的教材就是“中子流”,后来为“高速振动的中子流”,我在高考时物理因为少“高速振动”四个字,被扣2分,得98分.化学一些大学知识也下放到了中学里,这些我是知道的,修电池主要是面对初中生为主.我在稿件中已经说明:一些提法、讲法是为了读者容易理解的讲法,和朱松然教授书中的有矛盾的,以朱松然教授书为准.例如电池容量Ah这个名词,为了学员容易理解,第一次举例10Ah,就是1A放电,放10小时;5A放电,放2小时;10A放电,放1小时.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将放电率、温度、电解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扩充进去,逐步靠近较为严格的定义.将电动车用电池国标、和启动电池国标、世界其他标准间的区别逐步引入.我经常接触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群,这种滚雪球的方法就是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不仅教学要看对象,设计也是如此:例如无刷电机一般8条接线,其中绕组3条接线和转子位置传感器的3条接线,共有36种接法.60度角的电机只有两种正确,1个正转,1个反转;120度角的电机则有六种正确,3个正转,3个反转.我仅用一个万用表就可以搞定,讲课中学员即使能听懂,一动手就傻眼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设计了“无刷电机检测仪”和“无刷控制器检测仪”,判断60度还是120度,以及好坏,几秒就搞定,我的孙子小学2年级,早就会使用.还有“三段式充电器检测仪”,我3-5秒就告诉两个恒压值和转换电流值,中小学生也能做到8秒之内.上述这类小东西,价廉,寿命长,使用方便,本身安全,对被测对象也非常安全.例如后者三段式充电器检测仪,同时具有三角插头和圆形插头,不分正负极,24V-48V通用.我在书中都献给了读者,当然也有快速检查电池、维修电池的.
再次声明:本人不生产、销售.书中剖析的一些控制器、充电器、维修仪等,都是在义务帮助商家、用户维修时,根据实物剖析的,目的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售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注意知识产权.
本网站帖子中的一些争论,例如几种二氧化铅的生成、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过程,书中都有.再如充、放电电流的大小对生成物的影响,朱教授描述的更精彩.极板添加剂,电解液添加剂,以及其他添加剂(包括配方),各国的研究成果,机理,朱教授都竭尽其能为大家做了讲解.很多,包括美国的专利,都经过她本人验证,并写入书中.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看不下去,而这些非常精彩、宝贵的内容,分散在书中不同位置,而不是仅在一处.
(四)关于离解常数,这也是中学阶段基本不涉及的.参加电池反应的不是负二价的硫酸根离子,主要是负一价的硫酸氢根离子.这是因为:就是硫酸离解为氢离子和负一价的硫酸氢根离子的离解常数大于负一价的硫酸氢根离子进一步离解为负二价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的离解常数.
(五)关于络合物及其反应,中学阶段的那种好理解、好记忆的知识就更不够了.
大多数人喜欢比较实际的,对上述这些准备知识没有兴趣,喜欢你就告诉我怎么修吧,1,2,3
我小结一下简介上述知识的内容的目的:1,维修电池,阳极是关键,它不是简单的二氧化铅,也不是简单的α二氧化铅和β二氧化铅混合物.成分很复杂,充放电过程很复杂,生成物的顺序,与条件有关,电流仅仅是其中之一,电极电势是十分重要的.2,对以后的讲解,包括作者的经验,快速诊断电池是否可修的方法,自制专用工具,便以理解.3,对该板块的一些讨论,甚至一些争论、叫骂,作出正面回应.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吧:
例一, 不开盖判断是否缺水,对12V电池,空载高于13.4V,容量又很小.理由是:电压和硫酸比重有关,缺水,硫酸比重增高,开路电压高于大多数正常电池的13.2V;电解液少了,参加电化学反应的物质少了,容量自然小了.但是,仅凭这些还不行,判断单格正确率较高,而对于电动车的只适合很小一部分.原因很简单,大部分电池是由多格组成的,比如,12V的电池由6个格组成,6V的由3个格组成.其中5个格有失水,但1个格有其他问题,总开路电压不会高于13.2V.前不久,我在回答某维修仪制造商提问时,通过简单询问,立即告诉他靠近阳极那个格有问题了,他很惊讶.为什么,以后会陆续讲解的.
例二, 所谓将电池放电到零伏,并不一定每个格为零伏.道理很简单,有的格很好,有的格坏了,过放电过程中,坏格放到零伏了,好格还没有.外电路就是电池端电压并不为零伏,继续放电,好的格继续输出电能,坏格则接受这些电能进行反充电,电压和原来相反,这在电池行业叫反极.外电路就是电池端电压为零伏时,仅仅是好格的电压总和等于坏格反电压总和而已.断开放电电路一小会儿,再测电池端电压还是正向电压,即使有人说用短路线短路两小时,也不行.
486223
61669
23
62797
说说你的看法
登录后可以回复楼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