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您好, 登录| 注册|

关于单硅、双硅、四硅机的对比讨论

  • 2009-09-16 12:38
  • haibin

    LV.0
  • 3.7w

    浏览

  • 23

    回复

  • 0

    获赞

  • 目前网上讨论得最多机种就属这几种,抛砖引玉,先谈谈自己对这几种机子的看法:
    单硅: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可控硅的耐压需求比较低(可低到等于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峰值最高可以到二倍输入电压,应该是目前的主流,性价比最高;
    双硅:比单硅多了一个可调节输出脉宽的功能,其他电气特性差不多,实践证明,在低输出电压(1KV以下)的情况下,比单硅的效果要好一点,耗电量比单硅大(同等输入电压,同等输出频率),但如在输出高压的情况(1KV以上),与单硅相比,效果方面并无明显优势,但耗电却大增;
    四硅: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有存在共通风险,对控制要求比较高,与单硅相比,在同等驱动频率下,输出电压频率是单硅的两倍,在同等直流输入情况下,输出电压峰值最高可以到两倍输入电压,与单硅相比,输出波形小了一个谐振产生的平台,比较光滑,省一点电,但性价比不高.
    以上是个人对这几种机子的看法,欢迎大家拍砖.

    同是电子工程师,请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

    0人已赞

    编辑 举报

    LV.1

    1912788

    523517

    25

    52777

    说说你的看法

  • LV.

    @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取消
    发送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全部回复(23)

  • jingwei

    LV.1

    2009-09-16 13:30

    @

    做个沙发.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912980

    523517

    25

    230399

    取消
    发送
    2
  • isotop

    LV.1

    2009-09-16 14:01

    @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913008

    523517

    25

    351933

    取消
    发送
    3
  • 一个电子

    LV.1

    2009-09-16 14:05

    @isotop

     

    各有好处.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913017

    523517

    25

    354568

    取消
    发送
    4
  • wang640909

    LV.1

    2009-09-16 14:20

    @一个电子

    各有好处.
    楼主你能否从理论角度计算一下你上面所说的1.5倍或者4倍电压的原因吗??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913038

    523517

    25

    352591

    取消
    发送
    5
  • haibin

    LV.1

    2009-09-16 14:26

    @isotop

     

    共通风险,在这里并不是指你驱动的部分造成的共通问题,而是你长时间、高低温状态下使用,因元器件特性参数产生差异,而导致的全桥上下对管的导通不同步情况,在这个情况下会造成慢一点开通的管子的承受过压而特性变坏,最后击穿,从而造成共通!
    如果是驱动部分的共通,那好解决,只要驱动脉宽占空比在50%以下(不要太靠近)、留有足够的死区时间、驱动的最高频率低于LC的谐振频率就不会有问题,最好是用TL494这样专用的可以调节死区时间的驱动芯片,如果巧妙地利用变压器,也可以串上电容,用555这样的芯片做驱动!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913049

    523517

    25

    52777

    取消
    发送
    6
  • 冰天雪地

    LV.1

    2009-09-16 18:29

    @haibin

    共通风险,在这里并不是指你驱动的部分造成的共通问题,而是你长时间、高低温状态下使用,因元器件特性参数产生差异,而导致的全桥上下对管的导通不同步情况,在这个情况下会造成慢一点开通的管子的承受过压而特性变坏,最后击穿,从而造成共通!
    如果是驱动部分的共通,那好解决,只要驱动脉宽占空比在50%以下(不要太靠近)、留有足够的死区时间、驱动的最高频率低于LC的谐振频率就不会有问题,最好是用TL494这样专用的可以调节死区时间的驱动芯片,如果巧妙地利用变压器,也可以串上电容,用555这样的芯片做驱动!
    ?!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913391

    523517

    25

    12371

    取消
    发送
    7
  • dfxhdq

    LV.1

    2009-09-27 21:38

    @冰天雪地

    ?!
    呵呵,很快就会适合4硅了!!!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927518

    523517

    25

    92098

    取消
    发送
    8
  • tby2008

    LV.1

    2009-09-28 08:55

    @dfxhdq

    呵呵,很快就会适合4硅了!!!
    占位...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927693

    523517

    25

    138024

    取消
    发送
    9
  • 龙王恨

    LV.1

    2009-09-30 19:26

    @

    我就爱高频机,不管几硅我都喜欢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930587

    523517

    25

    360737

    取消
    发送
    10
  • haibin

    LV.1

    2009-10-10 15:37

    @

    顶起!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937411

    523517

    25

    52777

    取消
    发送
    11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1 2 3  
  •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举报有害信息

  • 已超出发布时间24小时,无法编辑与删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广告服务 会议服务 电子星球APP 网站地图 不良信息举报 热线:400-003-2006
    © 2002-2023 Netbroad(网博互动)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 11006234号-2 联网备案号:1201040200074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津B2-201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