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txs
生活当中,跟别人辩论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碰到这么一种情况:当对方几乎找不到词的时候,突然举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例子,往往会使我们顺着这个例子去思维,其结果必然我们是错的,但回过头来想一想才知道,其实这个表面上极其相似的例子跟争论的事情有着本质的不同,风马牛不相及!的确,忽悠了一次两次,俺这次可是睁大眼睛了呢.呵呵,老兄这次举的这个例子乍一看又是多么滴像啊,俺实在是找不出来像这么贴切的例子来反驳你了,就拿你这个“车轮加发电机发电反馈”的例子跟本次讨论的“半导体温差热能发电反馈”做个对比吧.首先车轮加上发电机,是人为的增加了车轮的阻力,发出来的电肯定还不够克服这个阻力呢,没有实际意义,属于“永动机”领域研究范畴,当然不可行滴;而在功率管背面贴上半导体温差发电硅片,是利用功率管本身都已经发出的热量,转换成电能反馈给负载的,注意了利用的这个热量可是功率管本身都已经发出的热量了,而不是刻意为了发电而专门去造的热量,这个能量是不用白不用,而且贴这个硅片不但不会增加功率管的“阻力”,而且还能起到散热,省去散热片(现阶段正是因为热电转换效率不够高才要在硅片背面贴散热片增加温差的,将来达到一定效率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拿掉)的作用,就拿PC电源来说吧,250W的PC电源,半桥的架构一般也就在70%的效率,全功率输出时有整整100瓦的电能被转换成热量,白白吹到大气当中,增加温室效应不说,还浪费了那么多铝材跟电能,你说这个是不是个问题,真真正正的能源浪费!!!
再来说这个关于传统电源的效率问题,提高效率当然是电源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各种新的技术新的元件都在迎合着这个趋势在发展,但效率增加了EMI又来了,虽然这些在增加金钱的基础上都能有一定的解决方案,但一直都还是没有逃脱掉一种主线,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每一个搞电源的人,都认为:“磁电转换”是电能传递的唯一解决方案!所以在所有的电源板上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变压器,电感线圈,EMI滤波器件,昂贵的屏蔽措施,控制器件,保护检测元件;铝材等等,而磁电转换这么多年所带来的弊端:电磁辐射EMI;开关损耗;昂贵的器件成本…..等等难道还不足以唤醒大家去寻找一种更为简单廉价的解决方案么?如果将来温差发电技术效率可观的话,我就认为,“热电转换”未尝不是一种途径!
本人猜想的热电转换可能分三个阶段来走:
1):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转换效率瓶颈克服,技术成熟;
2):在现有开关电源的基础上利用辅助热生电技术,提升整体电源效率;
3):全面淘汰现有开关电源框架,大规模利用“热生电”解决能量传递问题,具体实现是这样一个过程:AC 220V进入板子后,不用EMI滤波器,不用整流器件,不用变压器,不用功率管;直接接一大功率电阻,使其产生热量,在特定的大功率电阻周围严丝合缝的加上结构配套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硅套,热能大部分转换成电能后送往后级控制储能电路,输出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保证发热量并且热量不要流失,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效率.还能起到隔离的要求.
呵呵你的话不是技术争论,而是人与人的争论了,这样不好.我们争论的目的,是找真理,而不是为了驳倒哪个人,你所说的“想不起来什么贴切的例子来反驳你了”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你要做的是分析理论的正确性,而不是为了驳倒哪个人.
好了,回到技术方面上来吧,温差发电的研究与降低损耗的研究比起来,难得多,降低损耗方面,目前用现有的技术还可以用设计电路来解决,但温差发电方面,连材料都是凭空幻想,目前也就采用了半导体温差发电,但这种技术,理论上的效率低得多,何况实际使用中更达不到理论上的值.温差发电,顾名思义要有温差的,温度从高端传到低端,由低端散出去,就是说,低端的温度一定要比环境温度高才行,而且如果与环境温度越大越好,如果仅相差那么1、2度,热传递都是个问题,你哪来的能量发电?你算一下热传递的功,温度相差1度时,你的接触面积需要多大才能使传递功率达到0.1W?算出来的面积吓人吧?更何况,这仅仅是热传递的功率,而其中用来发电的功率仅仅是一点点,大部分的热都被用来散出去了,根据温差发电理论,你算一下即使用最好的方式发电,即使找到了理论上最理想的发电材料,它能达到30%以上吗?从通俗上理解,温度要从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由低温部分散出去才能发电,在这里有一个比喻:把温度比喻成水,温度的传递比喻成水的流动,只有水流动了,才能有动力发电,这就是温差发电.而不是把水流入温差发电,水不流出来,就在里面发电了,水被“使用”掉了,明白吗?你的的理解为:未来技术发展了,温度“流进”了温差发电,另一端没有温度传出,而温度就在温差发电块里全部被“用”光(100%效率)是吧?那就不叫温差发电了,而是另一个研究领域了.作为“有热传递才能发电”的温差发电块,是根本无法做到你设想的状态的,无论未来的科学多么发达,也达不到这种技术,如果是这种技术,那它就是用温度直接输出电流,这种东西根本不存在,因为它没有热传递,只把热量用来发电,消耗了全部的热量,设想一下有没有这样的东西存在:它静置在空气中,没有任何的动力驱动,它就不断的消耗掉热能,使自身“很冷(温度低),周围的空气或者别的接触的物体不断的向它传递热量,而它又不断的输出电能......这种东西能存在吗?这就是你设想的一种“新颖散热方式”,不错,如果它存在了,非常好,一个物体,不动一动,就能不断的使身温度降低,用它来散热,非常理想.呵呵可惜那只是神话.
事实上,温差发电块,必须要从低温端把热量散出去才行,而低温端为了使它传热更快,就需要比原来更大的的散热片(因为与周围空气的温差小了),这样才能达到不加温差块的散热效果,所以,你的装置体积是庞大的,不要幻想“小型化”了.
其二,你的热量仍然是从低温端散出去的,其中一小部分用来发电,而大部分却还是原封不动的散出去了,你的整体发热变化很小(温差发电理论之一).
你这样设想,也许自己没有研究过温差发电,我是做过很多这类的东西,从“野外篝火温差充电器”到“开水冷却发电杯”,也象你一样试做过电脑CPU温差发电块(但在实际中万万少不了风扇,要不然你的CPU就完蛋了),我做了很多这类的东西,我和你不同的是,你只是空想,而我已经做了不少,以我今天的心得,如此仍然这样评价你的设想(也是我曾经的设想),应该是有道理的,何况对这类的数据与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我应该比你积累的更多.
大家争论一个贴子、一个设想,本身是好事,这种争论,无论对方是对是错,都是为了弥补你的设想中的缺陷而提出的讨论,也是贵在参与,你把针对技术的争论,演化为对人的争论,是一种学术误区,向你提出这点,觉得你应该改掉.
记住:即使你的敌人,他有时的话也是对的,甚至他有时能说出真理.
1460215
271793
25
94587
说说你的看法
登录后可以回复楼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