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您好, 登录| 注册|

关于降压驱动还是升压驱动的一点看法

  • 2008-09-23 15:32
  • maint

    LV.0
  • 1.7w

    浏览

  • 74

    回复

  • 0

    获赞

  • 关于降压驱动还是升压驱动的一点看法
    近日闲逛到这个论坛,看到狂人与songlsx的一些争论,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注册进来谈一点看法,还望方家指正.

    先给自己做一下广告,本人从事LED驱动研究也有一段时间,主要致力于AC输入的方案,目前成功的以升压型居多,单个驱动器输出功率可以做到8W到200W以上,可以驱动100个到2000个以上的20mA小功率LED组合,或者100个到300个350mA的1WLED,实测效率可以做到90%到97%.自我认为各项指标都相当理想.

    从论坛讨论的只言片语中也可以推出狂人升压型电路的拓扑结构,其电路特点是将升压储能电感与芯片供电结合,从电感储存的能量中耦合一部分用于PWM开关芯片供电,用光耦采集LED回路电流控制PWM的脉宽,从而实现恒流控制.应该说是比较优化的设计,从争论中也可以看到该产品在应用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是我认为可能是工业设计中的一些不足,而不会是方案本身的问题.不过这个方案中电流反馈部分似乎还可以进一步优化,采用光耦的思路恐怕还是受到原来隔离方案的束缚,但是对于非隔离应用可能还会有副作用.

    应用变压器方式给芯片供电的方案我也用过,优点是能耗小,缺点是允许负载的变化范围较小,这就是狂人产品只能限制在120个上下数量LED串联的缘故.

    个人认为,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升压型的方案驱动LED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升压型方案的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它只能用于串联LED数量超过100个以上的场合,这对于小功率LED驱动是有优势的,但是对于大功率LED应用日益增多的今天,无疑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毕竟100多个大功率LED串在一起使用的情况还是不多的.

    对于升压驱动方案的其它缺点,还要请各位指出,毕竟设计产品必须要认识到自己方案的不足之处,从而去想办法克服它.

    一直在寻找可以用于降压型驱动的芯片,但是遗憾的是至今没有看到理想的产品,包括很多人推荐的9910或与其类似的芯片.

    据说9910这类芯片在中国大陆出货量很大,这恐怕是这类芯片的最主要的应用市场了.虽然我没有用过这个芯片,但是在我看来,这类芯片应用电路的拓扑结构从原理上分析还存在致命的缺陷.

    先引用文子贴出的电路图来分析它的工作原理:
    (好像电路图贴不上来,请各位参考相关芯片的datasheet)

    上电后,9910驱动MOS开关管导通,由于电感L1对电流变化率的限制,使得流过限流电阻Rcs的电流和9910cs端电压呈线性上升,至芯片所设定的门限电压时,9910输出变低,关断MOS管.如此反复,达到控制开关电流的目的.

    且看影响LED回路的平均电流的因素:
    如果忽略MOS管饱和压降和反馈电阻压降对整个回路电压的影响,经过简单的推算可以得出回路的平均电流应为:
    Iled=0.5*(Vcs/Rcs)^2*f*L*Vin/(Vled*(Vin-Vled));
    这里,L为L1的电感量,Vcs 为9910CS端的门限电压,f为开关频率,Vin 为输入电压,Vled 为串联LED回路的额定电压.
    由上可以看出,在电路参数确定的情况下,LED回路平均电流与输入电压和串联LED的额定压降均呈线性关系.所以这种电路是不可能起到恒流的作用的.


    从电路拓扑结构分析,这种电路只能用在恒压+恒流的方案中,而不能直接接入市电交流整流的电路中.

    除了上述理论分析的问题,此类电路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大风险:
    首先,要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电感量必须满足:
    L ≥ (Vin– Vled)* T * Rcs / Vcs
    如此,即使按照额定的工作条件设计好电路参数,实际使用中,电网的浪涌电压,一定数量的死灯,都会随时破坏这种条件而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其次,设计结果的可预期性和电路参数的离散性影响:即使在额定工作环境下,芯片和MOS管的延时以及上升下降时间对最终回路电流都会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设计人员很难获得与原设计相符合的实际结果.

    综上所述,这种芯片及其相应的应用电路是不能用于直接接入市电交流来作为驱动LED的恒流源.
    从songlsx的发言可知,它可以影响芯片厂家的设计改进,事实上只要将该芯片的控制参数改为由控制端的电压反向模拟控制内部振荡器的占空比,而不是直接关断MOS管,那么,只要在Rcs上加一个平滑电容就可以做出一个性能优越的降压型恒流源了.

    同是电子工程师,请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

    0人已赞

    编辑 举报

    LV.1

    1385683

    256455

    5

    292971

    说说你的看法

  • LV.

    @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取消
    发送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全部回复(74)

  • 文子

    LV.1

    2008-09-24 20:10

    @

    和你有很多同感!

    比如,大家都说AC-DC隔离的难设计,实际我倒是觉得简单.大家觉得难设计的原因是,毫无道理的要求隔离方式的体积和效率.成熟的电源技术隔离从来都没有超过90%效率,那现在可以一下子设计出来吗!体积的过分要求在任何领域都有出现,最终的结果是转变思路.

    开关电源IC多年形成隔离变压器结构,大多设计低电压输出,倒是我们想高电压输出非隔离设计,困难很大,基本没有合适的IC.

    我不认为升压和降压会有多大区别,主要是哪个电压最适合全电压输入负载稳定,效率最高.

    稍后的日子会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写的差不多了,只是线路测试还在进行中.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386832

    256455

    5

    6396

    取消
    发送
    2
  • maint

    LV.1

    2008-09-24 21:05

    @文子

    和你有很多同感!

    比如,大家都说AC-DC隔离的难设计,实际我倒是觉得简单.大家觉得难设计的原因是,毫无道理的要求隔离方式的体积和效率.成熟的电源技术隔离从来都没有超过90%效率,那现在可以一下子设计出来吗!体积的过分要求在任何领域都有出现,最终的结果是转变思路.

    开关电源IC多年形成隔离变压器结构,大多设计低电压输出,倒是我们想高电压输出非隔离设计,困难很大,基本没有合适的IC.

    我不认为升压和降压会有多大区别,主要是哪个电压最适合全电压输入负载稳定,效率最高.

    稍后的日子会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写的差不多了,只是线路测试还在进行中.
    我最近查了许多照明方面的标准,从来没有一个标准要求隔离,为什么要自找麻烦?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386885

    256455

    5

    292971

    取消
    发送
    3
  • 文子

    LV.1

    2008-09-25 09:54

    @maint

    我最近查了许多照明方面的标准,从来没有一个标准要求隔离,为什么要自找麻烦?
    我认为是心态问题,传统路灯从来都没有隔离,也没有要求隔离,只不过有些老板想将安全转嫁到别人头上而已,隔离要求一般不会出自工程师口中.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387189

    256455

    5

    6396

    取消
    发送
    4
  • 小猪猪不听话

    LV.1

    2008-09-25 10:19

    @

    好文,顶一下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387226

    256455

    5

    153885

    取消
    发送
    5
  • 半导狂人

    LV.1

    2008-09-25 11:52

    @小猪猪不听话

    好文,顶一下
    "应用变压器方式给芯片供电的方案我也用过,优点是能耗小,缺点是允许负载的变化范围较小,这就是狂人产品只能限制在120个上下数量LED串联的缘故.
         楼主这句话讲的不对,变压器给芯片供电,有两种方式,有一种是反激式的,即反馈电压和输出电压跟随,还有一种是正激式的,即反馈电压和输入电压跟随,用第一种方式,做恒流电源,负载范围就很窄,第二种方式,负载范围就很宽.比如说,我做的降压型LED驱动,输出可以从1颗至50颗一串,电压从几伏到150V变化没问题,用的是正激方式供电.
         升压电路120颗,左右,是因为一般输入是220V,要升压一般要110颗串,而一般现在市面上只有400V的电解卖,输出当然要低于400V,如果是110V输入,那输出60-130颗都可以,但很多都是220V,所以这样写.
          ACLED非隔恒流驱动器最大的问题,在于LED负载特性,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点,即当LED稳定工作时,其电流是稳定的,灯串两端电压也是稳定的,但因为电网中有各种干 扰,尤其是有脉冲电压,即瞬间高压,当同一条线上大功率的电器突然断开,瞬间就会有一个大的脉冲电压,这个电压会有上千伏那么高,但时间很短这种电压耦合到输出,对LED电源,尤其是非隔离电源有制命打击.因为LED特性不同电阻,稳定工作的LED灯串两端,当电压波动一点,电流会剧增,这样会呈现在瞬间大电流,此时就相当于输出短路,高压电源短路必坏,最后的结果是LED和电源一起烧坏(降压型会坏,升压的只坏电源).任何高压AC非隔离驱动器都有这个缺点,因为高压非隔离电源对浪涌电压基本没什么抑制能力.
           如果是隔离电源(反激),就要好很多,因为隔离电源输出是通过变压器耦合过去的,.浪涌电压不能直接加到LED上,而非隔离的,不管升压和降压,有一部分能量是直接输入过去的(在一段时间内,或一部分电网电压是直接加在LED上的)..非隔离电源还有一种升降压模式,这种电源效率做不太高,但因为驱动LED的能量不是市电直接供给,而是先充进电感,然后电感再送到LED两端,对LED的安全性很高,抑制浪涌的能力也较高,但功率做不很大,但我认为可能是LED非隔离高压驱动将来最好的拓朴方式.
          高压非隔离LED驱动器,因为LED负载这种非线性的伏安特性,对浪涌及更处干扰电压考虑,升压电路抑制浪涌和干扰的能力最弱,降压的也不行,现在高压非隔离LED驱动器,升压和降压的都解决不了这个根本问题,目前这是最大的难点.
         本人有做各种LED驱动器,升压,降压,升降压,隔离小功率,隔离1W,欢迎咨询,
    www.tangtianyitc.com.cn,QQ278082826.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387334

    256455

    5

    49759

    取消
    发送
    6
  • maint

    LV.1

    2008-09-25 22:21

    @半导狂人

    "应用变压器方式给芯片供电的方案我也用过,优点是能耗小,缺点是允许负载的变化范围较小,这就是狂人产品只能限制在120个上下数量LED串联的缘故.
         楼主这句话讲的不对,变压器给芯片供电,有两种方式,有一种是反激式的,即反馈电压和输出电压跟随,还有一种是正激式的,即反馈电压和输入电压跟随,用第一种方式,做恒流电源,负载范围就很窄,第二种方式,负载范围就很宽.比如说,我做的降压型LED驱动,输出可以从1颗至50颗一串,电压从几伏到150V变化没问题,用的是正激方式供电.
         升压电路120颗,左右,是因为一般输入是220V,要升压一般要110颗串,而一般现在市面上只有400V的电解卖,输出当然要低于400V,如果是110V输入,那输出60-130颗都可以,但很多都是220V,所以这样写.
          ACLED非隔恒流驱动器最大的问题,在于LED负载特性,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点,即当LED稳定工作时,其电流是稳定的,灯串两端电压也是稳定的,但因为电网中有各种干 扰,尤其是有脉冲电压,即瞬间高压,当同一条线上大功率的电器突然断开,瞬间就会有一个大的脉冲电压,这个电压会有上千伏那么高,但时间很短这种电压耦合到输出,对LED电源,尤其是非隔离电源有制命打击.因为LED特性不同电阻,稳定工作的LED灯串两端,当电压波动一点,电流会剧增,这样会呈现在瞬间大电流,此时就相当于输出短路,高压电源短路必坏,最后的结果是LED和电源一起烧坏(降压型会坏,升压的只坏电源).任何高压AC非隔离驱动器都有这个缺点,因为高压非隔离电源对浪涌电压基本没什么抑制能力.
           如果是隔离电源(反激),就要好很多,因为隔离电源输出是通过变压器耦合过去的,.浪涌电压不能直接加到LED上,而非隔离的,不管升压和降压,有一部分能量是直接输入过去的(在一段时间内,或一部分电网电压是直接加在LED上的)..非隔离电源还有一种升降压模式,这种电源效率做不太高,但因为驱动LED的能量不是市电直接供给,而是先充进电感,然后电感再送到LED两端,对LED的安全性很高,抑制浪涌的能力也较高,但功率做不很大,但我认为可能是LED非隔离高压驱动将来最好的拓朴方式.
          高压非隔离LED驱动器,因为LED负载这种非线性的伏安特性,对浪涌及更处干扰电压考虑,升压电路抑制浪涌和干扰的能力最弱,降压的也不行,现在高压非隔离LED驱动器,升压和降压的都解决不了这个根本问题,目前这是最大的难点.
         本人有做各种LED驱动器,升压,降压,升降压,隔离小功率,隔离1W,欢迎咨询,
    www.tangtianyitc.com.cn,QQ278082826.
    我确实没有做正激式供电,曾经在论证时考虑过正激式,但是考虑到对电感Q值的影响,就没有试,当时是嫌麻烦,主要是有了其它的方式.
    其实,正激也好,反激也好,表现出来都是电压范围不宽.
    我用现在的方法,同样的负载输入电压从90V变到260V,负载电流22mA+-0.5mA,我用变压器供电就没有做到那么宽.也许是参数不对,也没有深入的研究.
    与你的观点不同,我觉得,恰恰是升压式抗浪涌性能更好.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387907

    256455

    5

    292971

    取消
    发送
    7
  • 青苔

    LV.1

    2008-10-09 20:43

    @文子

    我认为是心态问题,传统路灯从来都没有隔离,也没有要求隔离,只不过有些老板想将安全转嫁到别人头上而已,隔离要求一般不会出自工程师口中.
    理论分析升压肯定是对的,但在做小灯时的一个灯死了整个灯具不亮的问题总是会有,做路灯最怕这样的事?/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397317

    256455

    5

    143611

    取消
    发送
    8
  • 青苔

    LV.1

    2008-10-09 20:51

    @maint

    我确实没有做正激式供电,曾经在论证时考虑过正激式,但是考虑到对电感Q值的影响,就没有试,当时是嫌麻烦,主要是有了其它的方式.
    其实,正激也好,反激也好,表现出来都是电压范围不宽.
    我用现在的方法,同样的负载输入电压从90V变到260V,负载电流22mA+-0.5mA,我用变压器供电就没有做到那么宽.也许是参数不对,也没有深入的研究.
    与你的观点不同,我觉得,恰恰是升压式抗浪涌性能更好.
    在大功率LED产品中一定得考虑智能控制,我觉得现在的LED产品除了改变性能参数外,并没有怎么样节能,智能控制才能达到我们要的目标,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397353

    256455

    5

    143611

    取消
    发送
    9
  • liuliang

    LV.1

    2008-10-11 12:45

    @maint

    我确实没有做正激式供电,曾经在论证时考虑过正激式,但是考虑到对电感Q值的影响,就没有试,当时是嫌麻烦,主要是有了其它的方式.
    其实,正激也好,反激也好,表现出来都是电压范围不宽.
    我用现在的方法,同样的负载输入电压从90V变到260V,负载电流22mA+-0.5mA,我用变压器供电就没有做到那么宽.也许是参数不对,也没有深入的研究.
    与你的观点不同,我觉得,恰恰是升压式抗浪涌性能更好.
    可否把你的好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398560

    256455

    5

    92322

    取消
    发送
    10
  • liuliang

    LV.1

    2008-10-11 12:46

    @maint

    我确实没有做正激式供电,曾经在论证时考虑过正激式,但是考虑到对电感Q值的影响,就没有试,当时是嫌麻烦,主要是有了其它的方式.
    其实,正激也好,反激也好,表现出来都是电压范围不宽.
    我用现在的方法,同样的负载输入电压从90V变到260V,负载电流22mA+-0.5mA,我用变压器供电就没有做到那么宽.也许是参数不对,也没有深入的研究.
    与你的观点不同,我觉得,恰恰是升压式抗浪涌性能更好.
    可否把你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1398562

    256455

    5

    92322

    取消
    发送
    11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1 2 3 4 5 6  
  •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举报有害信息

  • 已超出发布时间24小时,无法编辑与删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广告服务 会议服务 电子星球APP 网站地图 不良信息举报 热线:400-003-2006
    © 2002-2021 Netbroad(网博互动)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 11006234号-2 联网备案号:1201040200074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津B2-201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