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INN3673设计的15W电源

INN3673芯片是PI的InnoSwitch3-EP系列的离线转换芯片,芯片内部集成了725V的高压MOSFET、次级检测及同步整流驱动器,芯片采用FluxLink技术反馈,电源设计功率大,电路简单,调试方便。

利用INN3673设计的AC/DC电源,输入电压85~265VAC,输出电压5VDC/1.2A,12V/0.75A,电源总功率可以到15W,输出纹波小,效率在整个负载范围内大于80%,空载功耗小于50mW,同时电路集成过温保护、短路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

全部回复(17)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gxg1122
LV.10
2
2020-12-04 12:28
外围元器件非常少,省去了传统电源中后级电路的恒压电流隔离电路,空载功耗非常低.
0
回复
gxg1122
LV.10
3
2020-12-04 12:29
@gxg1122
外围元器件非常少,省去了传统电源中后级电路的恒压电流隔离电路,空载功耗非常低.
前级采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以输出更高的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高。
0
回复
k6666
LV.9
4
2020-12-04 12:38
Innoswitch芯片的优势,FluxLink技术实现隔离产品,又可以进行通信反馈。
0
回复
k6666
LV.9
5
2020-12-04 12:38
用磁感耦合来进行跨越初级侧和次级侧的通信,增加了电源的可靠性。
0
回复
紫蝶
LV.9
6
2020-12-04 15:14
@gxg1122
前级采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以输出更高的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高。
主控芯片采用PowiGaN技术,输出100W还不用散热片,电源的体积可以做得小。
0
回复
紫蝶
LV.9
7
2020-12-04 15:15
@k6666
Innoswitch芯片的优势,FluxLink技术实现隔离产品,又可以进行通信反馈。
相对于光耦元件,芯片的磁反馈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抗辐照能力强
0
回复
紫蝶
LV.9
8
2020-12-04 15:16
@k6666
用磁感耦合来进行跨越初级侧和次级侧的通信,增加了电源的可靠性。
磁反馈响应速度和温漂特性上比光耦反馈好,同时隔离耐压做的比较高。
0
回复
svs101
LV.8
9
2020-12-05 13:00
@紫蝶
主控芯片采用PowiGaN技术,输出100W还不用散热片,电源的体积可以做得小。
功率大了还是加上散热片比较好,毕竟有的工况复杂,容易烧坏设备。
0
回复
svs101
LV.8
10
2020-12-05 13:00
@紫蝶
主控芯片采用PowiGaN技术,输出100W还不用散热片,电源的体积可以做得小。
有些测试是需要环境条件的,不同的环境可能不适合这个。
0
回复
svs101
LV.8
11
2020-12-05 13:01
@紫蝶
磁反馈响应速度和温漂特性上比光耦反馈好,同时隔离耐压做的比较高。
磁通信技术肯定比光耦的好,反馈性能高精确。适合CV/CC的控制。
0
回复
2020-12-05 13:10
@紫蝶
相对于光耦元件,芯片的磁反馈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抗辐照能力强
消除了光耦随适用寿命增加其性能下降的弱点,极大地改善了电源的可靠性。
0
回复
紫蝶
LV.9
13
2020-12-05 15:57
@svs101
有些测试是需要环境条件的,不同的环境可能不适合这个。
PI的芯片具有出色的交叉调整率,两路输出稳定且精度比较高。
0
回复
紫蝶
LV.9
14
2020-12-05 15:58
@svs101
磁通信技术肯定比光耦的好,反馈性能高精确。适合CV/CC的控制。
反激电源比正激电源更使用于多路输出,但实际上反激电源的多路输出交叉调整率比正激电源更难做。
0
回复
2020-12-06 16:05
@svs101
磁通信技术肯定比光耦的好,反馈性能高精确。适合CV/CC的控制。
这个FluxLink技术是PI的专利,性能很强,集成在小芯片内部,功能强大。
0
回复
2020-12-06 16:06
@尘埃中的一粒沙
消除了光耦随适用寿命增加其性能下降的弱点,极大地改善了电源的可靠性。
对,不用光耦元件反馈控制,避免长时间老化性能降低的风险。
0
回复
k6666
LV.9
17
2020-12-08 14:30
@紫蝶
PI的芯片具有出色的交叉调整率,两路输出稳定且精度比较高。
这个芯片搭配快充协议芯片,电源的功率可以做的比较大,满足不同负载的需求。
0
回复
k6666
LV.9
18
2020-12-08 14:31
@尘埃中的一粒沙
消除了光耦随适用寿命增加其性能下降的弱点,极大地改善了电源的可靠性。
Innoswitch系列的芯片支持的功率比较大,内部集成磁通信功能,设计也简单。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