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RCC频率再分析

 

rrcc频率分析

关于rcc的频率问题,大家曾经讨论过不少,我现在回想起以前的理解发现也有不少错误的地方,现在想重新整理一下思路,希望大家多指正。首先有如下关系:

f=1/T

T=Ton+Toff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Ton和Toff的转折点,影响这个转折点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把电路最简化,有利于分析rcc振荡原理


1.基极二极管和基极电容,以前我发过一个帖子分析基极二极管和基极电容,现在看来也有问题,这两个元件不是影响频率的比要原因,更基本的rcc电路本身可以没有这两个元件,只有一个基极电阻也是可以的,更甚至在小功率里没有这个基极电阻也是可能的。


2.启动电阻也不是rcc电路的必须元件,只是没这个元件可能不容易启动。


3.反馈环路,如果不需要稳压,开环也是可以的,因此开环也可以去掉。


到现在我们最简化的rcc电路只剩下了一个开关管,一个初级线圈,一个次级线圈,一个反馈线圈,一个次级二极管,负载电阻。


如果开关管和变压器是理想元件,这个电路是无法工作的,因为理想元件变压器不会饱和,开关管也不会饱和,这样一直是正反馈,电路根本不会反转,但是如果我们让其中的一些元件现实化,这个电路就可能工作起来。


首先我们假设开关管不是理想的,变压器是理想的,那么开关管就可能饱和,饱和后流过开关管的C极的电流不能继续增加,磁通变化率降低到0,反馈线圈的电压也下降,开关管驱动不足,最终可以反转进入到关闭环节。


其次我们再假设开关管是理想的,变压器不是理想的,那么变压器总有一个时刻是饱和的,饱和后磁通变化率也将下降到0,反馈线圈的电压也下降,开关管驱动不足,最终可以反转进入到关闭环节。


现实情况是开关管和变压器都不是理想的,因此电路将和木桶理论一样,最低的短板决定储水量,开关管和变压器哪个先饱和,哪个就起作用促使电路反转。

其他电路都是在最基本的电路基础上添加各种元件改善基本电路的性能。

因为通过饱和方式来进行反转损耗比较大,因此一般是通过限流的方式来实现磁通量变化率降低为0的,限流的方式有分为多种,B极限流,E极限流。其中B极限流又分为串电阻和串电容限流或者是两者结合。如果通过B极电阻限流,C极最大电流IcMax=Ib*hfe,通过B极电容的方式稍微复杂,因为电容通过的电流和频率相关,但是我很喜欢通过B极电容限流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驱动损耗大大减小了,但是B极电容限流这种方式有个问题就是在频率较低的情况下,电流较小,功率难以做大,因此出现了B极电容并二极管的电路,不加二极管的时候B极电容可以限流,加上二极管后电流可能变的很大,一般为了保护开关管,一般会配合E极限流一起使用。说了这么多方式最本质性的还是一个,使磁通变化率下降到0,反馈线圈电压下降,驱动不足,实现反转。


上面我们分析了Ton到Toff的转变时间点,现在再来分析哪些因素影响Ton和Toff。


反激电路本质上讲就是一个电感,能量转换过程就是对电感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充电时间Ton,放电时间Toff,对于开环电路,这两个过程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不受影响,所以初级条件的变化只影响Ton,次级的变化只影响Toff,T=Ton+Toff一起才影响频率f。


Ton:不论哪种形式,在磁通变化率下降为0时有个最大安匝数,所有影响达到安匝数的因素都会影响Ton的大小,对于给定的变压器,匝数是固定的,那么变化的就是电流,也就是初级最大电流IcMax,Ic=Uin*Ton/Lp,IcMax恒定,那么电压越高,达到IcMax的时间Ton就越短,如果输入电压恒定,那么初级电感越小,达到IcMax的时间Ton也越短。


Toff:影响Toff的只有次级边条件的变化,Toff的过程就是一个电感放电的过程,电感放电有个特点,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对于电阻负载,电阻越大,放电电压越高,功率越大,放电时间越短,极端点儿,电阻为0,就成了超导体储能电感,电流永久持续Toff趋向于无穷大,电阻越大,放电时间Toff越短。对于电容负载,电容上的起始电压越高,电感放电时间越短。对于输入电压恒定,负载越大,一般次级电容上的电压也被拉的越低,放电时间Toff越长,这也是普通的Rcc随负载频率降低的原因,实际上我们可以改进一下电路完全可以实现负载越重频率越高,做成频率正比于输出功率的一个RCC来,关键点在于我们要做出一个电感放电条件不随输出功率变化而变化的一个电路来。


我作为一个电子业余爱好者,对这个RCC电路很是着迷,一直想搞清楚具体原理,但是搜遍网上,众说纷纭,难辨真伪,最后用自己的看法重新分析了一下这个电路的频率关系,希望大家多多指正不足之处,我也知道在IC如此便宜的时代可能这样一个自激电路适用范围已经大大降低,但是正确理解这个电路的动作模式对于其他电路的制作也有利无害。

全部回复(25)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wywa123
LV.1
2
2013-03-16 22:46
顶,学习
0
回复
2013-03-19 11:55
我们假设如下变量:
-----------------------------------
Up输入电压,Us输出电压
Ip初级最大电流,Lp初级电感量,Np初级匝数
Is次级最大电流,Ls次级电感量,Ns次级匝数
Ton导通时间,Toff关断时间,T周期,f频率

已知:
-----------------------------------
Ip=Up*Ton/Lp
Is=Us*Toff/Ls
Ip*Np=Is*Ns
Np^2/Ns^2=Lp/Ls
T=Ton+Toff
f=1/T

推导:
-----------------------------------
Ton=Ip*Lp/Up
Toff=Is*Ls/Us
f=1/(Ip*Lp/Up+Is*Ls/Us)
-----------------------------------

验证:
-----------------------------------
Ip=0.1,Lp=4.5m,Np=200
Is=2.5,Ls=0.18m,Ns=8
Up=300,Us=15
f=1/(Ip*Lp/Up+Is*Ls/Us)
f=1[(0.1*4.5*1e-3)/300+(2.5*0.18*1e-3)/15]
f=31.7k

0
回复
suichan
LV.3
4
2013-04-08 14:02
@MicroSound
我们假设如下变量:-----------------------------------Up输入电压,Us输出电压Ip初级最大电流,Lp初级电感量,Np初级匝数Is次级最大电流,Ls次级电感量,Ns次级匝数Ton导通时间,Toff关断时间,T周期,f频率已知:-----------------------------------Ip=Up*Ton/LpIs=Us*Toff/LsIp*Np=Is*NsNp^2/Ns^2=Lp/LsT=Ton+Tofff=1/T推导:-----------------------------------Ton=Ip*Lp/UpToff=Is*Ls/Usf=1/(Ip*Lp/Up+Is*Ls/Us)-----------------------------------验证:-----------------------------------Ip=0.1,Lp=4.5m,Np=200Is=2.5,Ls=0.18m,Ns=8Up=300,Us=15f=1/(Ip*Lp/Up+Is*Ls/Us)f=1[(0.1*4.5*1e-3)/300+(2.5*0.18*1e-3)/15]f=31.7k
不好意思,此验证我算得的值好像是31.75KHz呀?
麻烦您确认一下
0
回复
2013-05-04 16:29
@suichan
不好意思,此验证我算得的值好像是31.75KHz呀?麻烦您确认一下

不好意思,最近我没有上线,我重新计算了一下你的计算是正确的

这个只是我理论的计算数值,还是希望能有实验验证一下是否正确

0
回复
2013-05-24 23:03
@MicroSound
不好意思,最近我没有上线,我重新计算了一下你的计算是正确的这个只是我理论的计算数值,还是希望能有实验验证一下是否正确

我会跟着大侠好好学习的

0
回复
batteryli
LV.4
7
2013-05-29 23:52
@MicroSound
我们假设如下变量:-----------------------------------Up输入电压,Us输出电压Ip初级最大电流,Lp初级电感量,Np初级匝数Is次级最大电流,Ls次级电感量,Ns次级匝数Ton导通时间,Toff关断时间,T周期,f频率已知:-----------------------------------Ip=Up*Ton/LpIs=Us*Toff/LsIp*Np=Is*NsNp^2/Ns^2=Lp/LsT=Ton+Tofff=1/T推导:-----------------------------------Ton=Ip*Lp/UpToff=Is*Ls/Usf=1/(Ip*Lp/Up+Is*Ls/Us)-----------------------------------验证:-----------------------------------Ip=0.1,Lp=4.5m,Np=200Is=2.5,Ls=0.18m,Ns=8Up=300,Us=15f=1/(Ip*Lp/Up+Is*Ls/Us)f=1[(0.1*4.5*1e-3)/300+(2.5*0.18*1e-3)/15]f=31.7k

小弟对RCC也是非常着迷,看到房主对RCC的理解,想必是花了相当长时间的研究吧,在这把自己对RCC的理解也说说:

1、RCC无启动电阻确实可以启动,原因在于BJT的C-B间的结电容引起,但不是百分百稳定启动。

2、限制Ton的因素有多种,如果没有反馈来管制时,在给定一个Ib值后,那么根据BJT的输出特性曲线,这个Ib所对应的Ic曲线就会在脑海中形成,Ic所对应的Vce也会在脑海中形成,这时,Ton增加Ip上升,直到上升到Ib*hFE这个拐点之时,BJT进入放大区,由此时Ic对应的Vce曲线可以清楚地表示出Vce开始增加了,这导致变压器电压下降,反馈绕组电压下降,Ib下降,Ib对应的Ic曲线下降,Ic在此一瞬间不能上升而转为下降,电压极性反转,Ton结束。

在基极串电阻和电容,使得基极电流为指数下降,这是一个RC时间常数结构,跟Ton同步,当Ib下降到Ib1,Ic上升到Ic1,此时Ton结束,那么必定是Ic1=hFE*Ib1这个时候Ton结束。

3.稳态时RCC工作于BCM状态,频率很容易计算:fs=0.5*(Vi*D)^2/Lp/Po,当然我们很难抓到最低频率,因为这发生在最小输入电压时,而最小输入电压为大电容的谷值电压,我们抓电压波形只能抓到大电容的峰值电压,这个我还没办法。

4.相信房主对RCC还有很多理解,希望可以发表一下,这也挺有思想的。

0
回复
2013-06-06 16:15
@batteryli
小弟对RCC也是非常着迷,看到房主对RCC的理解,想必是花了相当长时间的研究吧,在这把自己对RCC的理解也说说:1、RCC无启动电阻确实可以启动,原因在于BJT的C-B间的结电容引起,但不是百分百稳定启动。2、限制Ton的因素有多种,如果没有反馈来管制时,在给定一个Ib值后,那么根据BJT的输出特性曲线,这个Ib所对应的Ic曲线就会在脑海中形成,Ic所对应的Vce也会在脑海中形成,这时,Ton增加Ip上升,直到上升到Ib*hFE这个拐点之时,BJT进入放大区,由此时Ic对应的Vce曲线可以清楚地表示出Vce开始增加了,这导致变压器电压下降,反馈绕组电压下降,Ib下降,Ib对应的Ic曲线下降,Ic在此一瞬间不能上升而转为下降,电压极性反转,Ton结束。在基极串电阻和电容,使得基极电流为指数下降,这是一个RC时间常数结构,跟Ton同步,当Ib下降到Ib1,Ic上升到Ic1,此时Ton结束,那么必定是Ic1=hFE*Ib1这个时候Ton结束。3.稳态时RCC工作于BCM状态,频率很容易计算:fs=0.5*(Vi*D)^2/Lp/Po,当然我们很难抓到最低频率,因为这发生在最小输入电压时,而最小输入电压为大电容的谷值电压,我们抓电压波形只能抓到大电容的峰值电压,这个我还没办法。4.相信房主对RCC还有很多理解,希望可以发表一下,这也挺有思想的。
对于bjt做开关来讲,一个很大的缺点是驱动损耗,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驱动损耗呢,我的一个思想就是通过电容的容抗来代替驱动电阻,因为电容容抗是没有损耗的(理想状态下,至少相对电阻来讲小了很多),rcc中刚好可以利用这点来减少驱动损耗,如上个例子,我们通过开环条件计算出频率为31.7k,假设通过器件手册查得在0.1A时的hfe=10,根据Ic=Ib*hfe计算出Ib=0.1/10=0.01A,根据匝比一匝300/200=1.5v,取4匝数反馈绕组,反馈电压=1.5*4=6v,然后通过Rb=Ub/Ib=6/0.01=600计算出基极容抗为600欧姆,然后再根据Xc=1/(2*pi*f*c)求得c=0.008uf我们可以取0.01uf大概是103的电容就可以了,这样我们的bjt基极就不用串电阻,直接串个103的电容就可以了,如此一来驱动损耗大大减少了
0
回复
batteryli
LV.4
9
2013-06-15 08:16
@MicroSound
对于bjt做开关来讲,一个很大的缺点是驱动损耗,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驱动损耗呢,我的一个思想就是通过电容的容抗来代替驱动电阻,因为电容容抗是没有损耗的(理想状态下,至少相对电阻来讲小了很多),rcc中刚好可以利用这点来减少驱动损耗,如上个例子,我们通过开环条件计算出频率为31.7k,假设通过器件手册查得在0.1A时的hfe=10,根据Ic=Ib*hfe计算出Ib=0.1/10=0.01A,根据匝比一匝300/200=1.5v,取4匝数反馈绕组,反馈电压=1.5*4=6v,然后通过Rb=Ub/Ib=6/0.01=600计算出基极容抗为600欧姆,然后再根据Xc=1/(2*pi*f*c)求得c=0.008uf我们可以取0.01uf大概是103的电容就可以了,这样我们的bjt基极就不用串电阻,直接串个103的电容就可以了,如此一来驱动损耗大大减少了
我觉得利用容抗是针对电量的有效值在一个周期内的损耗有效的,而且你所引用的还是在正弦波时有效值的计算方式,但我们这个RCC正反馈的RC电路,我觉得还是在Ton时期内的时间常数是重点,它提供了一个按指数下降的基极驱动电流,如你所述,减少电阻值确实能提高效率,但是如果不在电阻,仅用一只电容的话,在Ton的瞬间,正反馈电压会对基极提供一个非常大的驱动电流,对应的Ic值也可以达到最大,但此时的Ic才从0开始上升呢,所以这时是白白损耗掉了。我做过实验,这个电阻取掉对效率不会有大的提升。
0
回复
MicroSound
LV.5
10
2013-06-16 13:50
@batteryli
我觉得利用容抗是针对电量的有效值在一个周期内的损耗有效的,而且你所引用的还是在正弦波时有效值的计算方式,但我们这个RCC正反馈的RC电路,我觉得还是在Ton时期内的时间常数是重点,它提供了一个按指数下降的基极驱动电流,如你所述,减少电阻值确实能提高效率,但是如果不在电阻,仅用一只电容的话,在Ton的瞬间,正反馈电压会对基极提供一个非常大的驱动电流,对应的Ic值也可以达到最大,但此时的Ic才从0开始上升呢,所以这时是白白损耗掉了。我做过实验,这个电阻取掉对效率不会有大的提升。

"在Ton的瞬间,正反馈电压会对基极提供一个非常大的驱动电流"

对于这点我有点疑问,因为反馈线圈和基极限流电容形成一个LC回路,这个电流不会突然增加,反馈线圈本质上还是一个电感,不会让电流突变到一个很大的数值

我做过实验,这个电阻取掉对效率不会有大的提升

对于rcc电路来讲,电阻损耗主要来源于启动电阻的电阻R1的损耗还有基极电阻R2的电阻损耗,此外次级防止空载泄放电阻R3,R1,R2这两方面的损耗也很相当大一部分,特别是Ic很大而hfe不大的情况下Ib需要一个较大的数值才能维持平衡

bjt相对于mosfet在开关电源中处于劣势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功率的增大无法有效的减小驱动损耗

当然我上面的想法都只是我的一个想法,并没有切实的实验数据支撑,如果有实验数据证明以上想法正确或者错误当然更好

0
回复
batteryli
LV.4
11
2013-06-16 20:27
@MicroSound
"在Ton的瞬间,正反馈电压会对基极提供一个非常大的驱动电流"对于这点我有点疑问,因为反馈线圈和基极限流电容形成一个LC回路,这个电流不会突然增加,反馈线圈本质上还是一个电感,不会让电流突变到一个很大的数值“我做过实验,这个电阻取掉对效率不会有大的提升”对于rcc电路来讲,电阻损耗主要来源于启动电阻的电阻R1的损耗还有基极电阻R2的电阻损耗,此外次级防止空载泄放电阻R3,R1,R2这两方面的损耗也很相当大一部分,特别是Ic很大而hfe不大的情况下Ib需要一个较大的数值才能维持平衡bjt相对于mosfet在开关电源中处于劣势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功率的增大无法有效的减小驱动损耗当然我上面的想法都只是我的一个想法,并没有切实的实验数据支撑,如果有实验数据证明以上想法正确或者错误当然更好

正反馈的绕组会产生任意大小,任意变化率的电流,正反馈是一个电压源,其电流仅是由负载决定,这里不再是电感特性来理解了,我们知道一个变压器的模型是激磁电感+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可以用有磁模型和无磁模型来理解,正反馈(正激)时,次边电流会反射到原边去,跟原边的激磁电感并联在一个电压源(输入电压)上合成总电流,电感电流不突变是事实,但这里的反馈绕组正激(这里的正反馈没有像正激开关电源那样在次边串一个储能电感组成Buck电路)没有电感,所以其电流由匝比电压源+RC值+BJT的基-射极三者形成驱动回路,驱动电流是典型的RC指数下降波形,此驱动电流按匝比反射到初级绕组,与BJT的峰值电流相加,即为输入电流波形。

如你所述RCC损耗产生的元件,我也同意,如果取值不是偏差太大,在相当大的一个范围内是合理的,在合理的范围内再调整取值(启动电阻再加大、RC支路中的电阻再改小、假负载再加大)效率不会有明显的提升,但这是一个提高效率的方向。

BJT做的RCC确实效率比MOSFET低,特别是开关频率不能太高,取40K往上就不敢再加了,但有时候变压器不够用,取到80K也用过,BJT发热明显加剧。另外我做实验发现峰值电流越小,效率就越好,这个不知道怎么来解释。目前我调机主要有两个方向:低频率和小的峰值电流设计,这形成了心理依赖性,调一个机子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反复分析那些参数变化导致性能变好,根本原因是什么。

0
回复
batteryli
LV.4
12
2013-06-16 20:49
@MicroSound
"在Ton的瞬间,正反馈电压会对基极提供一个非常大的驱动电流"对于这点我有点疑问,因为反馈线圈和基极限流电容形成一个LC回路,这个电流不会突然增加,反馈线圈本质上还是一个电感,不会让电流突变到一个很大的数值“我做过实验,这个电阻取掉对效率不会有大的提升”对于rcc电路来讲,电阻损耗主要来源于启动电阻的电阻R1的损耗还有基极电阻R2的电阻损耗,此外次级防止空载泄放电阻R3,R1,R2这两方面的损耗也很相当大一部分,特别是Ic很大而hfe不大的情况下Ib需要一个较大的数值才能维持平衡bjt相对于mosfet在开关电源中处于劣势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功率的增大无法有效的减小驱动损耗当然我上面的想法都只是我的一个想法,并没有切实的实验数据支撑,如果有实验数据证明以上想法正确或者错误当然更好

  

0
回复
MicroSound
LV.5
13
2013-06-18 19:59
@batteryli
正反馈的绕组会产生任意大小,任意变化率的电流,正反馈是一个电压源,其电流仅是由负载决定,这里不再是电感特性来理解了,我们知道一个变压器的模型是激磁电感+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可以用有磁模型和无磁模型来理解,正反馈(正激)时,次边电流会反射到原边去,跟原边的激磁电感并联在一个电压源(输入电压)上合成总电流,电感电流不突变是事实,但这里的反馈绕组正激(这里的正反馈没有像正激开关电源那样在次边串一个储能电感组成Buck电路)没有电感,所以其电流由匝比电压源+RC值+BJT的基-射极三者形成驱动回路,驱动电流是典型的RC指数下降波形,此驱动电流按匝比反射到初级绕组,与BJT的峰值电流相加,即为输入电流波形。如你所述RCC损耗产生的元件,我也同意,如果取值不是偏差太大,在相当大的一个范围内是合理的,在合理的范围内再调整取值(启动电阻再加大、RC支路中的电阻再改小、假负载再加大)效率不会有明显的提升,但这是一个提高效率的方向。BJT做的RCC确实效率比MOSFET低,特别是开关频率不能太高,取40K往上就不敢再加了,但有时候变压器不够用,取到80K也用过,BJT发热明显加剧。另外我做实验发现峰值电流越小,效率就越好,这个不知道怎么来解释。目前我调机主要有两个方向:低频率和小的峰值电流设计,这形成了心理依赖性,调一个机子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反复分析那些参数变化导致性能变好,根本原因是什么。

另外我做实验发现峰值电流越小,效率就越好,这个不知道怎么来解释

对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峰值电流越小,hfe越大,同样驱动电流Ib越小,因此效率越高,对于你说的反馈绕组相当于一个电压源的说法我也赞同,如果我那个方案不可行的话,看来还要寻找其他的减少驱动损耗的方案来才行,在我的理解bjt在大功率时不能有效降低驱动损耗,是bjt大功率应用限制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0
回复
MicroSound
LV.5
14
2013-06-18 20:06
@batteryli
[图片][图片]  
我有个方案可以用一个开关管代替基极二极管VD3,同时去掉基极电阻R1,通过这个开关管做成横流驱动来进一步减少驱动损耗
0
回复
batteryli
LV.4
15
2013-06-19 11:14
@MicroSound
我有个方案可以用一个开关管代替基极二极管VD3,同时去掉基极电阻R1,通过这个开关管做成横流驱动来进一步减少驱动损耗

我对你的恒流驱动方式很感兴趣,能不能发个示意图呢?

0
回复
MicroSound
LV.5
16
2013-06-19 22:06
@batteryli
我对你的恒流驱动方式很感兴趣,能不能发个示意图呢?[图片]

 

我用手机拍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大致意思应该是可以表达,就是用一个小bjt的三极管代替二极管

0
回复
2013-06-19 22:39
先做下记号。。
0
回复
batteryli
LV.4
18
2013-06-25 12:29
@MicroSound
[图片] 我用手机拍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大致意思应该是可以表达,就是用一个小bjt的三极管代替二极管
做成恒流驱动,在高压输入时的驱动损耗就低多了吧,如果对效率要求很高的话可以试下吧,我还没有见过这种结构的应用呢。
0
回复
MicroSound
LV.5
19
2013-06-25 19:43
@batteryli
做成恒流驱动,在高压输入时的驱动损耗就低多了吧[图片],如果对效率要求很高的话可以试下吧,我还没有见过这种结构的应用呢。[图片]
如果说驱动损耗低还是mosfET,但是用mosfet做开关管一般会在E极做电阻检测限流
0
回复
batteryli
LV.4
20
2013-06-27 12:35
@MicroSound
如果说驱动损耗低还是mosfET,但是用mosfet做开关管一般会在E极做电阻检测限流
这跟BJT有何不同吗,我觉得就是驱动电压(15V)比BJT(5V)高而已,限制峰电流跟两种开关管有何关系呢。
0
回复
MicroSound
LV.5
21
2013-06-27 20:06
@batteryli
这跟BJT有何不同吗,我觉得就是驱动电压(15V)比BJT(5V)高而已,限制峰电流跟两种开关管有何关系呢。[图片]

因为mosfet的DS电流和GS电流没什么正比关系,因此在大电流的情况下GS的电流可以比bjt的BE电流小很多

因为bjt的CE电流和BE有比例关系,因此只要能限制住BE电流就能控制住CE电流,mosfet的G极电荷在不释放的情况下会一直保存,DS就会一直导通

所以一般mosfet电路的RCC电路都会做S极限流

0
回复
batteryli
LV.4
22
2013-06-28 12:44
@MicroSound
因为mosfet的DS电流和GS电流没什么正比关系,因此在大电流的情况下GS的电流可以比bjt的BE电流小很多因为bjt的CE电流和BE有比例关系,因此只要能限制住BE电流就能控制住CE电流,mosfet的G极电荷在不释放的情况下会一直保存,DS就会一直导通所以一般mosfet电路的RCC电路都会做S极限流
我认为两者是一样呢,MOS的峰值电流增加到驱动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后,如果再增加就会进入放大区(MOS叫恒流区吧),此时Vec增加,变压器电压下降,反馈电压下降,驱动电压下降,峰值电流瞬间停止增加,反馈电压降为0,MOS驱动电压为0V,这时MOS的G极对地为短路状态了啊,所以我学得两者一样呢。
0
回复
MicroSound
LV.5
23
2013-06-28 19:36
@batteryli
我认为两者是一样呢,MOS的峰值电流增加到驱动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后,如果再增加就会进入放大区(MOS叫恒流区吧),此时Vec增加,变压器电压下降,反馈电压下降,驱动电压下降,峰值电流瞬间停止增加,反馈电压降为0,MOS驱动电压为0V,这时MOS的G极对地为短路状态了啊,所以我学得两者一样呢。
建议你仔细研究一下mosfet的驱动原理,和bjt有很大的不同的
0
回复
batteryli
LV.4
24
2013-07-06 07:52
@MicroSound
建议你仔细研究一下mosfet的驱动原理,和bjt有很大的不同的
这段时间确实复习了下MOS,仍只能区分它与BJT的区别是一个为电压控制,一个为电流控制,关于控制这里两者意义相同吧,MOS驱动电压变化,其漏极电流曲线就变化,与BJT的控制电流变化导致IC曲线的变化意义相同,其它的本质上的区别在实想不出来。
0
回复
batteryli
LV.4
25
2013-07-06 07:53
@batteryli
[图片]这段时间确实复习了下MOS,仍只能区分它与BJT的区别是一个为电压控制,一个为电流控制,关于控制这里两者意义相同吧,MOS驱动电压变化,其漏极电流曲线就变化,与BJT的控制电流变化导致IC曲线的变化意义相同,其它的本质上的区别在实想不出来。
,上班还早,发两个图标玩玩。
0
回复
wy87305
LV.1
26
2014-10-31 18:00
@dxsmail
先做下记号。。
mark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