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您好, 登录| 注册|

【调试中的小插曲】+屡烧MOS之谜(有更新)+A013+3536

  • 2012-11-07 07:41
  • tanb006

    LV.2
  • 5523

    浏览

  • 55

    回复

  • 0

    获赞

  • 连烧了6只没找到原因!

    管子正品,电源网样品啊啊啊!

    两天时间没有解决,被老板凌晨四点叫起来加班,坑哥的故障啊…….

     

    一切从N天前说起

    N天前,新做了一个360W双管正激样品,本来设计是用12—20A/400—500VNmos,一时没找到样品,手头只有8N6010N60两种管子,所以就用10N60临时做实验.

     

    坑哥从这里开始.

    实验电源17V3844.   次级431+817简单原型.单测电源性能.

    EE19变压器隔离驱动,波形测试一切OK.频率不高,39K.实测上升时间160NS下降也在120NS.测试的时候一切安好.

    先说句:这电源是60V6A.测试的时候是从1A电流开始,1小时增加0.5A来测试温度和稳定性.前面4A都没问题,于是在老板怂恿下开到了满载6A.顺利工作60分钟,测温度变压器表面没超过58,散热片没超50.于是安心的在电源网买了样品12N50.

     

    本以为10N60能胜任的工作,12N50同样可以.其实,实际测试MOSDS波形, DC300V供电的时候峰值并没有超过330V.理论上完全可以使用400Vmos,可惜木有这么大电流的样品,否则一定要试试.

     

    等待三四天后,样品到了.612N50,于是马上装了一对上机.1A开始测试,刚开始就发现热的不正常,才几分钟温度就到了45,然后稳定在45,把电流加到1.5A的时候居然5分钟就击穿了.于是乎,开始解剖换零件.除了保险丝\MOS和初级的电流检测电阻坏,其他一切完好.于是又换上一对.

     

    这次开始测试波形了.慢慢加.空载的时候波形上升沿基本垂直,没有10N60那么好的上升速度,达到了500NS.这时候郁闷了.管子是英飞凌的,不会有问题,难到是我的电路哪坏了?一阵检查之后,你们都想得到的,电路没问题,那为什么会延迟那么长呢?上升速度满了,MOS的状态就不是开关状态了,于是发热就多了.再多就烧管子了.而且是两个一起烧.看来都热的够厉害的.

    第二对管子装上后,测试波形依然如故,而且还发现,空载波形基本正常,稍微带载后就会出现更号的图形:上到三分之一就突然下降,下降一点点,然后接着上升到顶端.网上一阵度娘后,有了两个答案:

    1这是正常的波形,在正激里边属于正常.(对吗?不对吗?找不到否认答案的理由,因为我才疏学浅,于是,暂且相信吧.后来证明我这个暂且相信是明智的.)

    2这是弥勒效应导致的.(网上又有说弥勒效应是在下降沿出现的,迷惑,我的在上升沿啊)

    对于弥勒效应,网上给的方法都是:可以减轻,但不能消除.

     

    问了群里的朋友,老梁和其他师傅们说是驱动不足.于是又开始瞄准驱动变压器.因为变压器是EE19,比较小.会不会磁芯功率不够,传不过足够的功率?可计算的结果是,这磁芯可以传递5W左右功率,而驱动MOS,最多最多1W的功率就足够了.怀疑变压器损耗过大?于是开始测试变压器两边的波形.结果让我找到了问题.

    测试过程如下:先不装变压器,测试3844的输出,几乎是纯正的方波.上升沿60NS,超级理想.接上变压器的初级,次级断开,测试波形也正常,初级绕组上升时间70NS,稍有迟钝,但依然理想.测变压器次级(没接任何电路)波形如初级一样.在这里,可以排除变压器的问题了.

     

    再连上MOS,单给3844加电测试,结果让我眼睛都要掉了.不管驱动变压器的初级还是次级,上升沿都被拉长了,时间变成500NS.这时候走了弯路,又开始怀疑变压器了.

     

    于是整个下午都在绕变压器,EE19PQ2620,0.3的线到0.67的线都试过.一下午绕了7个不同的驱动变压器,结果都灰常的统一.

    崩溃了.

     

    同是电子工程师,请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

    0人已赞

    编辑 举报

    LV.1

    3467417

    1047921

    23

    429565

    说说你的看法

  • LV.

    @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取消
    发送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全部回复(55)

  • tanb006

    LV.1

    2012-11-07 07:43

    @

    睡一晚继续干,这次在初级加入了80508550的推动相信这样应该足够力量了吧.果断搭好电路后测试.,波形完美了.虽然上升速度由于三极管而延迟了一点,但也在120NS,比之前的500NS好多了.装上最后一对12N50测试.温度很理想,60V2A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感到升温.实测MOS29(环境25).而且没有装风扇的.4A的时候温度超过了39,但手摸基本没感觉热.以为终于OK.已经是晚上10点了.这时候可恶的事情发生了.

     

    老板拔掉220插头,摸了下散热片.,温度很好嘛.于是再插上电源.结果悲剧发生了.瞬间两MOS汽化.顺带爆了俩三极管

    哥悲催的.想到晚上睡觉,才想到是三极管的驱动问题.8050C我是直接接在38447叫上的.在开机瞬间,有可能超过20V.而国产的8050耐压并不高.我经常在25的时候损坏8050.即使三极管熬过了第一次的电压冲击,但也给MOS送去了高达25V的驱动电压.经过11变压器,造成MOS的击穿,然后瞬间的过流也有一部分电流经过G流入驱动变压器,就这一个峰值就足以导致初级的8050彻底OVER.

     

    次日,修改电路,给驱动三极管加了线性稳压,稳定14V供电.没有MOS.于是就换成了拆机的两只不同厂家的20N60.测试波形,OK.上升沿在120NS内完成.实测一天,通过测试.终于OVER了一个机器,也让我领会到MOS的结电容厉害之处.

     

    总结:

     

    1.       不同MOS的结电容对驱动的波形影响很大.当我加了一对三极管驱动之后,上升沿的更号不见了.平滑上升.这推翻了网上的对于更号波形的答案之一.

    2.       对于弥勒效应,没研究清楚.希望知道的朋友跟帖详细说一下,让我们这里充满技术.和学习的氛围.

    3.       在这几天的调试中,认识到了驱动变压器的绕法,对波形的幅度和形状都有不同的影响,最终理想的方案是采用三重绝缘线,双线并绕次级的绕组,然后再用三明治绕法.这样的波形几乎可以完全一样.

    4.       没了,就等着各位大师不吝指教,顶一下,让更多的人看到.学到我的经验.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467419

    1047921

    23

    429565

    取消
    发送
    2
  • zhc7302

    LV.1

    2012-11-07 07:51

    @tanb006

    睡一晚继续干,这次在初级加入了80508550的推动相信这样应该足够力量了吧.果断搭好电路后测试.,波形完美了.虽然上升速度由于三极管而延迟了一点,但也在120NS,比之前的500NS好多了.装上最后一对12N50测试.温度很理想,60V2A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感到升温.实测MOS29(环境25).而且没有装风扇的.4A的时候温度超过了39,但手摸基本没感觉热.以为终于OK.已经是晚上10点了.这时候可恶的事情发生了.

     

    老板拔掉220插头,摸了下散热片.,温度很好嘛.于是再插上电源.结果悲剧发生了.瞬间两MOS汽化.顺带爆了俩三极管

    哥悲催的.想到晚上睡觉,才想到是三极管的驱动问题.8050C我是直接接在38447叫上的.在开机瞬间,有可能超过20V.而国产的8050耐压并不高.我经常在25的时候损坏8050.即使三极管熬过了第一次的电压冲击,但也给MOS送去了高达25V的驱动电压.经过11变压器,造成MOS的击穿,然后瞬间的过流也有一部分电流经过G流入驱动变压器,就这一个峰值就足以导致初级的8050彻底OVER.

     

    次日,修改电路,给驱动三极管加了线性稳压,稳定14V供电.没有MOS.于是就换成了拆机的两只不同厂家的20N60.测试波形,OK.上升沿在120NS内完成.实测一天,通过测试.终于OVER了一个机器,也让我领会到MOS的结电容厉害之处.

     

    总结:

     

    1.       不同MOS的结电容对驱动的波形影响很大.当我加了一对三极管驱动之后,上升沿的更号不见了.平滑上升.这推翻了网上的对于更号波形的答案之一.

    2.       对于弥勒效应,没研究清楚.希望知道的朋友跟帖详细说一下,让我们这里充满技术.和学习的氛围.

    3.       在这几天的调试中,认识到了驱动变压器的绕法,对波形的幅度和形状都有不同的影响,最终理想的方案是采用三重绝缘线,双线并绕次级的绕组,然后再用三明治绕法.这样的波形几乎可以完全一样.

    4.       没了,就等着各位大师不吝指教,顶一下,让更多的人看到.学到我的经验.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467420

    1047921

    23

    441308

    取消
    发送
    3
  • zengtx

    LV.1

    2012-11-07 07:57

    @tanb006

    睡一晚继续干,这次在初级加入了80508550的推动相信这样应该足够力量了吧.果断搭好电路后测试.,波形完美了.虽然上升速度由于三极管而延迟了一点,但也在120NS,比之前的500NS好多了.装上最后一对12N50测试.温度很理想,60V2A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感到升温.实测MOS29(环境25).而且没有装风扇的.4A的时候温度超过了39,但手摸基本没感觉热.以为终于OK.已经是晚上10点了.这时候可恶的事情发生了.

     

    老板拔掉220插头,摸了下散热片.,温度很好嘛.于是再插上电源.结果悲剧发生了.瞬间两MOS汽化.顺带爆了俩三极管

    哥悲催的.想到晚上睡觉,才想到是三极管的驱动问题.8050C我是直接接在38447叫上的.在开机瞬间,有可能超过20V.而国产的8050耐压并不高.我经常在25的时候损坏8050.即使三极管熬过了第一次的电压冲击,但也给MOS送去了高达25V的驱动电压.经过11变压器,造成MOS的击穿,然后瞬间的过流也有一部分电流经过G流入驱动变压器,就这一个峰值就足以导致初级的8050彻底OVER.

     

    次日,修改电路,给驱动三极管加了线性稳压,稳定14V供电.没有MOS.于是就换成了拆机的两只不同厂家的20N60.测试波形,OK.上升沿在120NS内完成.实测一天,通过测试.终于OVER了一个机器,也让我领会到MOS的结电容厉害之处.

     

    总结:

     

    1.       不同MOS的结电容对驱动的波形影响很大.当我加了一对三极管驱动之后,上升沿的更号不见了.平滑上升.这推翻了网上的对于更号波形的答案之一.

    2.       对于弥勒效应,没研究清楚.希望知道的朋友跟帖详细说一下,让我们这里充满技术.和学习的氛围.

    3.       在这几天的调试中,认识到了驱动变压器的绕法,对波形的幅度和形状都有不同的影响,最终理想的方案是采用三重绝缘线,双线并绕次级的绕组,然后再用三明治绕法.这样的波形几乎可以完全一样.

    4.       没了,就等着各位大师不吝指教,顶一下,让更多的人看到.学到我的经验.

     

    帮顶,不过对于总结的第三点有点不明白:先绕了次级绕组后,怎么再用三明治绕法?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467423

    1047921

    23

    241348

    取消
    发送
    4
  • 老梁头

    LV.1

    2012-11-07 07:58

    @zhc7302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467425

    1047921

    23

    509051

    取消
    发送
    5
  • jbin_jb

    LV.1

    2012-11-07 08:11

    @

    留脚印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467433

    1047921

    23

    157792

    取消
    发送
    6
  • gzhenf

    LV.1

    2012-11-07 08:31

    @tanb006

    睡一晚继续干,这次在初级加入了80508550的推动相信这样应该足够力量了吧.果断搭好电路后测试.,波形完美了.虽然上升速度由于三极管而延迟了一点,但也在120NS,比之前的500NS好多了.装上最后一对12N50测试.温度很理想,60V2A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感到升温.实测MOS29(环境25).而且没有装风扇的.4A的时候温度超过了39,但手摸基本没感觉热.以为终于OK.已经是晚上10点了.这时候可恶的事情发生了.

     

    老板拔掉220插头,摸了下散热片.,温度很好嘛.于是再插上电源.结果悲剧发生了.瞬间两MOS汽化.顺带爆了俩三极管

    哥悲催的.想到晚上睡觉,才想到是三极管的驱动问题.8050C我是直接接在38447叫上的.在开机瞬间,有可能超过20V.而国产的8050耐压并不高.我经常在25的时候损坏8050.即使三极管熬过了第一次的电压冲击,但也给MOS送去了高达25V的驱动电压.经过11变压器,造成MOS的击穿,然后瞬间的过流也有一部分电流经过G流入驱动变压器,就这一个峰值就足以导致初级的8050彻底OVER.

     

    次日,修改电路,给驱动三极管加了线性稳压,稳定14V供电.没有MOS.于是就换成了拆机的两只不同厂家的20N60.测试波形,OK.上升沿在120NS内完成.实测一天,通过测试.终于OVER了一个机器,也让我领会到MOS的结电容厉害之处.

     

    总结:

     

    1.       不同MOS的结电容对驱动的波形影响很大.当我加了一对三极管驱动之后,上升沿的更号不见了.平滑上升.这推翻了网上的对于更号波形的答案之一.

    2.       对于弥勒效应,没研究清楚.希望知道的朋友跟帖详细说一下,让我们这里充满技术.和学习的氛围.

    3.       在这几天的调试中,认识到了驱动变压器的绕法,对波形的幅度和形状都有不同的影响,最终理想的方案是采用三重绝缘线,双线并绕次级的绕组,然后再用三明治绕法.这样的波形几乎可以完全一样.

    4.       没了,就等着各位大师不吝指教,顶一下,让更多的人看到.学到我的经验.

     

    顶一个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467450

    1047921

    23

    413732

    取消
    发送
    7
  • tanb006

    LV.1

    2012-11-07 08:34

    @zengtx

    帮顶,不过对于总结的第三点有点不明白:先绕了次级绕组后,怎么再用三明治绕法?
    饿....这个写的有点混乱.意思是说次级俩绕组是用双线并绕的.变压器整体使用三明治绕法.呵呵,谢谢纠正.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467455

    1047921

    23

    429565

    取消
    发送
    8
  • vowping

    LV.1

    2012-11-07 08:49

    @jbin_jb

    留脚印

     

    好棒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467488

    1047921

    23

    450200

    取消
    发送
    9
  • dulai1985

    LV.1

    2012-11-07 08:54

    @vowping

    好棒

    晚上好好看看你的帖~~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467493

    1047921

    23

    421479

    取消
    发送
    10
  • ligol861020

    LV.1

    2012-11-07 08:56

    @vowping

    好棒
    0

    设为最佳答案

    置顶

    编辑

    删除

    举报

    #该内容仅管理员可见#

    #回复内容已被删除#

    #该内容正在审核#

    回复:

    3467494

    1047921

    23

    430600

    取消
    发送
    11
  • 现在还没有回复呢,说说你的想法

    1 2 3 4 5 6  

    举报有害信息

  • 已超出发布时间24小时,无法编辑与删除
    © 2002-2023 Netbroad(网博互动)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 11006234号-2 联网备案号:1201040200074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津B2-201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