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厂商专区
产品/技术
应用分类

畅谈篇:汽车市场未来发展之车联网

2023-04-12 10:18 来源:互联网整理 编辑:Emma

本文主要聊聊关于未来汽车领域之车联网,很多人在自己的脑海里脑补自动驾驶该有的模样,对于车联网没有太多的概念,今天我们就给你定义下车联网的发展情况,废话不多说,开讲!

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发展车载互联网,并向着车际网迈进。马路上,我们已经开始借助各种技术实现智能辅助驾驶。在未来黑科技的支持下,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将变成现实。

那么车联网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大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畅通无阻更便利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路上出点小事故,交通就堵成一片。但在车联网时代,每辆汽车都具备GPS定位和一颗“眼睛”,汽车就可以将路况上传给交通管理部门,由云端控制车流,进行路线规划,避免交通拥堵。

放心驾驶更安全

行车安全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车联网到来后,汽车能够通过自身传感器主动探索周边环境。能连接城市各类红绿灯和其他管制信号,实现自动提示,并规避危险。随着车联网的发展,未来实现零交通事故率不是梦。

低碳出行更环保

在低碳社会的进程中,车联网带来的智能交通将成为节能降耗的重要推手。它可以承担20%的节能减排任务,人、车、路三者构成的流畅交通网络将大幅减少额外的燃油消耗和污染。

其实这也就是车联网的目的:改善出行效率、保障驾驶安全和促进低碳环保,企业、个人都可受惠。

今天我们就给你定义下车联网的发展情况

车联网与智能驾驶

其实,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是密切相关的,大致可以理解为车联网是对自动驾驶高阶版本的增强和补充。通过车对车、车对人、车对交通基础设施、车对网络的相互打通,让对环境已经具备感知能力的自动驾驶汽车,再增加“预知未来”的能力,如果说L4级的无人驾驶是达到了人类驾驶员水准,也可代替人类完成对汽车的控制操纵,那拥有车联网技能的自动驾驶便已经超越了人类驾驶员的水平,可以做到人类无法达成的操作。

打个比方,对有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可以提前规划出每日上班下班回家的最佳路线,可以避免堵车的烦恼,达到高效省时省力的目的。再比如,在无人驾驶期间,突然窜出一辆车,如果是人类来操作对于突发状况,避障问题无法进行解决。但如果是车联网的智能驾驶汽车,可以通过基于对当前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提前提前预知到“车祸”的可能性,对两辆车完成协调,避免潜在事故发生。

在汽车领域中车联网的发展还是蛮不错的,随着5G的升级,更能高效的进行数据传输,保证汽车驾驶中数据实时联网,做到体积最小,采用纳米级芯片技术高效计算,让汽车和网络对数据的计算能力更强,一切都在快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车联网与智能副驾

同样,在车载娱乐系统领域,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数据壁垒”,一辆汽车的车机智能与否,已经不是取决于变成技术或硬件技术,毕竟在这两个领域拉开的差距不会很大,而且收益也不高,远不及数据开放带来的用户体验好。

阿里和腾讯的车载OS比Carplay 更聪明,不是因为阿里和腾讯比苹果的软件硬件更强,而是获取的数据开放权限更大,Carplay智能让Siri打电话,放首歌,或者导航。但车载OS不仅可以实现这些,还可以控制车窗、空调、座椅加热,甚至阿里通过与宝马的合作,将天猫精灵植入宝马的“智能副驾”,不仅可以开放汽车交通的数据,还可开放家庭生活的数据,可以在车里控制家里的电器,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开放消费数据,汽车可以给到你合适的购物建议,开放办公数据,汽车可以安排你明天的行程。

现阶段的在“数据壁垒”的边缘试探只是一个开始,车联网的发展必然会一层一层的打开各家公司手里攥紧的数据资源,从分布式变成集中式,那时就不仅仅是车联网,而是万物互联,“万能的网”,汇集生活方方面面各个领域的数据,给每个人提供最智能最懂他的贯穿式服务,手机、车、智能家居等设备里的AI都将是同一个,它不仅拥有车的控制权限,还拥有家居的控制权限,比你自己更懂你自己,也比你更懂得自己下一步是要做什么。

车联网与共享化

按照数据从分布式到集中式变化的趋势而言,共享无疑会是未来汽车的存在形式。现阶段共享汽车的溃不成军,只是因为进入的时机不对,仅仅是汽车产能过剩的产物而已,并不具备发展壮大的客观环境。随着未来汽车的智能驾驶、车联网技术成熟,人类会失去拥有一辆汽车的欲望,每个人只需要有一个专属的“智能副驾”即可,它进入任意一辆车内,智能副驾便会接管这辆共享汽车,来满足人交通出行的需求。

最后

一场无比激烈的战争刚刚开始,所有的用户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而谁能真正做到让用户满意,谁就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关注
技术专题 更多>>
研发工程师的工具箱
智慧生活 创新未来

头条推荐

电子行业原创技术内容推荐
客服热线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微信关注
获取一手干货分享
免费技术研讨会
editor@netbroad.com
400-00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