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厂商专区
产品/技术
应用分类

“工业5.0”未来发展,靠什么来支撑?

2023-02-16 14:56 来源:互联网整理 编辑:Emma

近几年来,受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所迫,各国企业不得不承认制造业在调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在这种压力下欧洲提出了全新的“工业5.0”发展概念,试图重振制造业并再次引领全球工业发展潮流。本文介绍了“工业5.0”发展背景及三大核心要素,供大家学习交流。

为了使工业继续为欧洲带来繁荣,它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以应对这些不断变化的挑战。这种持续的适应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有可能。通过创新,欧洲工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在价值链各环节的效率,增加其生产系统的灵活性,以迎合全球消费者迅速变化的需求,并继续成为全球质量的参考。在很大程度上,创新将来自于应用越来越先进的数字技术。越来越多传感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不断地向工业渗透,实现工业流程的自动化、网络化,这类先进技术的应用还将继续增加。

数字化、数据驱动和互联工业的高度变革性影响在“工业4.0”的概念中得到加强,将这一变化比喻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代表了在不久的将来欧洲工业创新和进一步技术发展的坚实的雄心和健全的指导原则。虽然工业4.0有其优点,但它主要是一种技术经济愿景,通常起源于非工业背景下的更普遍的技术进步将如何对工业价值链产生影响,以及它们将如何改变工业的经济地位。它描述了工业将如何利用技术来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和经济,我们相信它做得很好。

“工业5.0”

其实我们听到的更多还是“工业4.0”,“工业4.0”至今已经发展十多年了,为了迎合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未来“工业5.0”的来临,又将工业推向另一个阶段。

所以,“工业5.0”的关键问题在于未来技术如何与社会和环境更紧密地相融合起来。目前,“工业4.0”的现阶段发展已经越来越偏离社会平等和可持续性的原始理念,更多地转向数字化和人工智能(AI),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灵活性。未来“工业5.0”又该如何转型?

跟“工业4.0”不一样,“工业5.0”不局限于此,它更加关注以人为本的需要。它包含了三层含义:以人为本。促进人才、多元化和授权等。持续性。针对持续性发展要求,行动起来。弹性。采用柔性和可调整的技术,实现弹性的工作。

“工业5.0”的三大核心要素

第一要素:以人为本;第二要素可持续性;第三要素工业弹性。

“工业5.0”支持欧盟成员国的工业化改革、绿色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和社会责任的投资。行业本身也有许多工具来应对甚至预测颠覆。通过大数据和复杂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实时评估潜在风险。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工业5.0的核心可以定义如下:

工业5.0通过使生产尊重地球的生态并将工业工人的福利置于生产过程的中心位置,体现工业在实现就业和增长以外的社会目标方面的力量,是稳定的繁荣的基石。

工业5.0 甚至可能会带来新的社会契约的发展和工厂车间更好的沟通。除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通信之外,还将有更多机会以更实质性的方式,进行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激活信息从而推动弹性、问责制并确保合规性。例如,以人为主导的行动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利事件,或帮助减轻诸如疫情等重大灾害的风险。

工业5.0 甚至可能会带来新的社会契约的发展和工厂车间更好的沟通。除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通信之外,还将有更多机会以更实质性的方式,进行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激活信息从而推动弹性、问责制并确保合规性。例如,以人为主导的行动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利事件,或帮助减轻诸如疫情等重大灾害的风险。

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制造商,将是那些利用技术来为人赋能,使其能够利用其天赋和能力来提高生产力的企业。人们期望工业5.0能提供一个人与机器成功互连的环境。这将有助于应对未来制造业的复杂性所带来的挑战,包括通过优化的机器人制造工艺增加定制化,这将需要高度的合作。这将确保所有工厂职能部门的透明度、可靠性和可视性更高,以帮助团队更好地沟通并实现最佳结果。以人为本的技术将使制造商能够提高质量、生产率、经济性和安全性。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关注
技术专题 更多>>
研发工程师的工具箱
智慧生活 创新未来

头条推荐

电子行业原创技术内容推荐
客服热线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微信关注
获取一手干货分享
免费技术研讨会
editor@netbroad.com
400-00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