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为了降低能源成本,设备设计人员正在不断寻找优化功率密度的新方法。通常情况下,电源设计人员通过增大开关频率来降低功耗和缩小系统尺寸。由于具有诸多优势如宽输出调节范围、窄开关频率范围以及甚至在空载情况下都能保证零电压开关,LLC谐振转换器(图1)应用越来越普遍。
但是,功率MOSFET出现故障一直是LLC谐振转换器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初级MOSFET的不良体二极管性能可能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系统或器件故障,如在各种异常条件下发生严重的直通电流、体二极管dv/dt、击穿dv/dt,以及栅极氧化层击穿,异常条件诸如启动、负载瞬变,和输出短路。在本博文中,我们将阐述如何避免这些情况下出现MOSFET故障。
图1:LLC谐振转换器
LLC谐振转换器中的运行区域和模式
不同负载条件下LLC谐振转换器的直流增益特性如图2所示。根据不同的运行频率和负载条件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谐振频率fr1右侧(蓝色部分)为零电压开关区域,空载情况下最小次级谐振频率fr2的左侧(红色部分)是零电流开关区域。fr1与fr2之间的区域既可以是零电压开关区域,也可以是零电流开关区域,视负载条件而定。紫色区域标识感性负载区域,粉色区域标识容性负载区域。对于开关频率fs
图2:LLC谐振转换器的直流增益特性
在导通MOSFET之前,电流流过其他MOSFET的体二极管。当MOSFET开关导通时,其他MOSFET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应力非常严重。高反向恢复电流尖峰流过其他MOSFET开关 ,原因是它无法流过谐振电路。它形成高体二极管dv/dt并且其电流和电压尖峰可能在体二极管反向恢复期间造成器件故障。因此,转换器应该避免在容性区域运行。对于fs>fr1,谐振回路的输入阻抗是感性负载。如图3(b) 所示,MOSFET在零电压开关 (ZVS) 处导通。导通开关损耗被最小化,原因是存在米勒效应并且MOSFET输入电容不会因为米勒效应而增大。此外,体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是一小部分正弦波,并在开关电流为正时变为开关电流的一部分。因此,零电压开关通常优先于零电流开关,原因是因反向恢复电流及其结电容的放电,零电压开关能够避免较大的开关损耗和应力 。
图3:LLC谐振转换器中的工作模式
LLC谐振转换器中的故障模式
1)启动
在启动期间,由于反向恢复dv/dt,零电压开关运行可能会丢失并且MOSFET可能发生故障。
在启动之前谐振电容和输出电容完全放电。这些空电容导致Q2体二极管进一步导通并且在Q1导通前不会完全恢复。反向恢复电流非常高并且在启动期间足以造成直通问题,如图 4 所示。
图4:启动期间LLC谐振转换器中的波形
启动期间,推荐用于故障模式的解决方案是:
a. 采用快速恢复MOSFET
b. 减少谐振电容器
c. 控制高侧和低侧MOSFET的驱动信号,从而形成完整的体二极管恢复
2)输出短路
在输出短路期间,MOSFET通过极高的电流。当发生输出短路时,Lm在谐振中被分流。LLC谐振转换器可由Cr和Lr简化为串联谐振回路,因为Cr仅与Lr共振。这种状况通常会导致零电流开关运行(电容模式)。零电流开关运行最严重的缺陷是导通时的硬式整流,可能导致二极管反向恢复应力(dv/dt)和巨大的电流和电压应力,如图5所示。另外,由于体二极管反向恢复期间的高di/dt和dv/dt, 该器件还可能被栅极过压应力破坏。
图5:输出短路期间LLC谐振转换器中的波形
启动期间,推荐用于故障模式的解决方案是:
● 采用快速恢复MOSFET
● 增大导通电阻以减小反向恢复di/dt和dv/dt、体二极管反向电流(Irm)和峰值电压Vgs,如图6所示
● 增加最小开关频率以防止电容模式
● 在发生输出短路后尽快减少Vgs关断延迟
● 减小过流保护电流
图6:反向恢复期间的导通栅极电阻效应
图7:FRFET (FCH072N60F)和 一般MOSFET (FCH072N60)之间的反向恢复特性比较
将一般MOSFET替换为快速恢复MOSFET (FRFET® MOSFET)非常简单有效,原因是不需要额外电路或器件。图7显示与一般MOSFET相比, FRFET MOSFET在反向恢复特性方面的改进。与一般MOSFET (FCH072N60) 相比,FRFET MOSFET (FCH072N60F)的反向恢复电荷减少了90% 。FRFET MOSFET体二极管的耐用性比一般MOSFET好得多。此外,在反向恢复期间若高侧MOSFET从FRFET变为一般MOSFET,低侧MOSFET的峰值栅源极电压从54V降为26V。由于改进了这么多特性 ,FRFET MOSFET在 LLC谐振半桥转换器中提供更高的可靠性 。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
罗姆的SiC MOSFET应用于丰田全新纯电车型“bZ5” | 25-06-24 15:55 |
---|---|
SiC MOSFET 并联的关键技术 | 25-06-20 15:41 |
Vishay 新款具有领先导通电阻性能的80 V MOSFET可极大改善工业应用的热性能和可焊性 | 25-05-30 16:47 |
Vishay 新款具有领先导通电阻性能的80 V MOSFET可极大改善工业应用的热性能和可焊性 | 25-05-29 17:11 |
东芝推出采用DFN8×8封装的新型650V第3代SiC MOSFET | 25-05-20 1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