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厂商专区
产品/技术
应用分类

氢能源要排挤的竟然不是燃油车,却是它?

2019-07-05 11:43 来源:电源网综合 编辑:Angelina

时代的变革,远远超乎你的想象!曾经锂电大热,现如今氢能源又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无论是垃圾分类的热点还是G20峰会,都离不开一个词:“能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向自然中索取的物质也在日益增多。其中,汽车所消耗的资源占据很大一部分。因此,政府很早开始倡导新能源汽车发展。如今,新能源时代刚进入汽车市场主车道,氢能源锋芒毕露,要来抢占纯电动车的风头了。而新能源汽车大战中,纯电动和氢能源谁更占据优势呢?

一、得益于政策支持,氢能源渐渐进入大众视野

一直以来,政府对氢燃料电池汽车都给予了高度的支持。去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新能源的补贴政策通知,其中对氢燃料汽车的补贴相当给力,乘用车每辆高达20万。目前,广东、湖北、上海、青海、海南的补贴政策也都在逐步实施。工信部曾在2016年10月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规划到2030年中国加氢站数量将超过1000座。去年,中石化和中石油先后发力,分别建了自己的油氢合建站。

当然,氢能源汽车不能只靠喊口号,有的地方已经开始着手实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建成接近30个加氢站,不过还未完全向社会公开。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模式将会成为未来加氢站的主流 。

二、 “C位”之争,“受宠者”必然安全又环保

日本早年开始发展氢能源产业,对于氢能源汽车,丰田、本田也很早便开始进行布局研发,不少氢能源汽车已经上路。如丰田旗下的氢能源汽车Miral,加氢燃料只需要3分钟,续航里程达到650公里;本田旗下的Clarity,同样是加氢3分钟,能实现750公里的续航。

反观国内,由于还没有广泛普及氢燃料知识,因此,很多人氢燃料汽车不太了解。即便有人了解,也不过只是皮毛,可能还不太看好这种燃料车型。说实话,氢燃料并不是100%安全,如果氢燃料汽车发生燃料泄露,会出现遇火爆炸的危险。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是使用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也不能保证100%安全。

相比较纯电动汽车来说,氢能汽车有以下几个优势:

其一,氢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更具备大面积应用。目前有许多自主车企们都在新能源领域中下足了功夫,其中发展纯电动车的同时,氢能源也在同步进行。此前与奇瑞汽车的沟通中得知,奇瑞汽车方面在氢能源汽车方面早有“建设”,目前已然有实车产生。氢能源车仅仅只需要4kg的氢气,能够让车辆续航700km,这样的续航还是在很轻松的情况下能达到的。由此可见,氢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更具有可持续性。

其二,氢能源车环保且“安全”。目前市面上的消费者,对于氢能源车的认知普遍有误差,会认为它或许在行驶在路上发生爆炸。其实不然,氢气在空气中极易挥发的缘故,氢能源若正式应用在市场中,若泄露与外界接触会很容易稀释,从而消散,具备不低于纯电汽车的安全性能。

与此同时,氢能源车的排放,在经过反应后自然生成水,可以说做到了自然排放,无任何污染。目前打着环保旗号的新能源车,甚至都还有一个不可避免的“电池”污染难题;这样看来,氢能源车或许才是真正的环保。

三、未来可期,环保问题不可“欺”

如今的氢能源汽车或许像新能源当初那样,从不被认同到慢慢接受。不过,纯电动汽车之所以能够快速被人们接受,在于成熟的电池技术以及简单的配套设施建设。而氢燃料电池汽车不同,其一,目前在工业领域中需要的氢气价格不菲。对于车企们做做试验或许还能应对,一旦量产或大规模使用,成了难题。目前解决氢气的成本问题,是“量产”之路是相当重要的。其二,自然是氢能源基建的问题。目前纯电汽车的基础建设尚开始起步,仅仅在部分地区的充电桩部署上有动作,范围内仍是初步状态。如此看来,更不用说氢能源车的基建方面,如今在市面上并未开启“民用”。

总之,新能源大战目的是环保,而氢能源的目的也是如此,只不过是在氢能源的提取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据行业内专家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未来3-5年仍会保持财政高额补贴支持。若真到了它应用之时,纯电动车综合技术层面已然成熟,成为大众新能源的主流。到了那时,再增长一种氢能源汽车,也算是一种锦上添花之举。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关注
技术专题 更多>>
研发工程师的工具箱
智慧生活 创新未来

头条推荐

电子行业原创技术内容推荐
客服热线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微信关注
获取一手干货分享
免费技术研讨会
editor@netbroad.com
400-00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