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每次讲话都能引发媒体的高度关注,最近她又宣称要做芯片了,甚至表示即使花500亿也要把芯片做出来,不过现实是做芯片并非如她所想的那么容易。
比200亿元既定目标翻一倍
一年再增500亿元如何实现?
2013年,董明珠许下两个心愿:一个是众所周知的“10亿元豪赌”——如果5年后小米营收超不过格力,雷军要赔董明珠10亿元;另一个是格力每年增长200亿元,5年后实现营收2000亿元。
如今,董明珠正在试图将这些心愿一一兑现。
对于与雷军的10亿元赌约,董明珠称,自己不可能输,“我预备了50个亿投进去。”
而在营收上,董明珠更是高调宣布,今年格力将冲击2000亿元。在抛出这一目标的同时,董明珠也对格力员工进行了激励,并放话,“只要是格力人,我保证,我也承诺,一人一套房。”
铁娘子,从来不食言。
然而,2000亿元,对于去年营收为1483亿元的格力来说,压力并不小。517亿元的增长如何来,这让外界对格力打了一个问号。
目前格力的业绩发展态势较为理想,其刚刚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近400亿元,较去年增长33%。而一般来说,二季度空调销售会进入旺季。
不过,从去年年报可见,格力空调业务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为83%。虽然格力方面表示,智能装备已经成为格力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从其产品收入构成来看,生活电器和智能装备分别占总营收的1.55%和1.43%,对业绩贡献仍然有限。
家电业专家刘步尘认为:“由于去年市场透支、房地产调控等多方因素影响,今年空调市场很难延续去年高增长的势头,如果不发生极端炎热天气的情况下,2018下半年空调市场可能会出现负增长。”如若真是如此,那么对于格力而言,其要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就要依赖于空调之外的产业。
在汽车、芯片领域广泛牵手
格力进入高速扩张
为了在空调以外的领域扩展营收规模,格力在多元化上进行了多次尝试。
目前,格力的多元化正沿着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发展。从横向上看,格力从家用空调延伸至冰箱、厨房电器等白色家电和小家电,涵盖格力、晶弘、大松三个品牌;同时从家用空调,延伸到商用和中央空调,包括光伏空调、能源互联网;并提供智慧家庭的服务方案和技术方案,格力手机也是其中的一环。
从纵向上看,格力向制造业上游的智能装备、工业制品和模具领域拓展。其中,仅智能装备就涵盖了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等;模具包括了汽车模具、家电模具、高冲模具。
董明珠曾表示,智能装备将成长为格力的第二大支柱产业,而模具是格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
据了解,目前格力旗下的精密模具等公司已与一汽大众、比亚迪、富士康等企业达成合作,格力可为他们提供定制加工等业务。同时,格力的模具和智能装备已经进入了汽车、食品、医疗等众多领域。而目前格力在汽车、手机等领域的合作伙伴还在拓展之中。
今年,格力也宣布了2017年不分红,把资金投在产能扩充及多元化拓展上。
很快,董明珠就向外界透露了格力新瞄准的产业——芯片。其甚至对外放话,即使花500亿元,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做芯片不容易
以国产手机企业实力最强的华为为例,其研发移动芯片长达十多年,早在2005年的时候研发出自己的基带,2009年推出手机芯片K9,K9最终因种种原因失败,随后的K3V2出现兼容问题和发热问题,直到2014年推出的麒麟920芯片才成为第一颗完美的芯片。
但按照董明珠的规划,格力是要自己做芯片的,实现自主制造。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芯片需要企业打好专利牌,但不是一家企业闭门就能造出来的,如果真正进入这一领域,格力势必会与其它企业建立合作,甚至展开一轮收购。”对于格力来说,其研发芯片更不容易,毕竟它在这个行业的积累较为有限,要研发出一款完美的芯片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而且如果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话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或许通过收购创业公司开发芯片会是一个较好的办法,苹果正是如此做的。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