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厂商专区
产品/技术
应用分类

ARM“雪中送炭”能否撑起“中国芯”

2018-05-03 10:47 来源:互联网 编辑:Angelina

前段时间的“芯片危机”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国产芯片自给率”问题甚至成为了大街小巷邻里间茶前饭后的热议话题。就在国产芯片遭遇“至暗时刻”之际,著名芯片设计公司ARM向我们伸出了“橄榄枝”。

5月1日晚,据路透社等外媒消息,ARM中国合资公司已于4月底正式运营,新公司名为ARM mini China,注册在深圳,中方投资者占股51%,ARM占股49%,这家新公司将接管ARM在国内的所有业务。除此之外,ARM执行副总裁雷恩·哈斯(Rene Haas)表示,中国合资公司业务将涉及技术转让且公司将考虑在A股上市。这对于处在“芯片危机”中的我们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人?

但对于此次合资,不少网友抱着忧虑的心态。原因在于这家诞生于英国的芯片设计公司已被软银收购,目前属于一家“日本企业”,并且国外企业不按协议分享技术的现象早有先例,导致很多人对ARM的合作诚意产生质疑。所以,与ARM合作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是好是坏?这还要从ARM公司本身开始说起。

ARM是一家什么公司

提起芯片厂商,许多人第一反应是英特尔、三星、高通等这些公司而非ARM,但这并不影响它在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地位。

ARM是移动终端芯片领域的“霸主”。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目前,包括高通、三星、联发科等在内的全球1300余家移动芯片制造商都采用的是ARM芯片架构。全球有超过8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以及超过70%的智能电视的芯片均采用的是ARM架构处理器。

在设备移动化大背景下,这家创办于1990年的英国半导体公司不断发展,直至目前在移动端设备芯片市场近乎垄断的地位。

ARM强大的技术竞争力自然受到了资本的青睐。2016年7月,日本软银集团宣布以240亿英镑(约3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M。虽然此次收购是在当时日元升值、英镑贬值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但软银依然为此付出了43%的溢价,可见其对ARM公司的看重。

ARM“雪中送炭”能否撑起“中国芯”

收购后的ARM成为了日本软银旗下公司,而这也成为在此次ARM与国内资本合作中最令国人担心的问题:双方合作会不会受到软银集团甚至日本官方的限制,会不会有“安全问题”?

其实,这种质疑并非第一次。因为除了身为ARM的母公司,软银还是阿里巴巴的股东。软银集团更倾向于被收购公司的独立发展,在其入股阿里后,从未干预阿里经营这一点也可以看出。

并且在宣布收购ARM后,软银便表示,不会改变ARM的运营现状且ARM运营将独立于软银,另外软银还将保持ARM现有的管理及技术团队。从ARM被收购的两年来看,软银也的确履行了当初的承诺。

合作对于我们的利与弊

网络信息安全已上升到国家层面,这是目前国内上下的一个共识。所以此前在与外国网络信息公司合作时,我们经常处于谨慎状态。但此次“芯片危机”让我们意识到另外一个“麻烦”。正如此前有业内人士所称“落后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对此我们目前的态度是在发展核心技术领域,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关起门来搞创新”,另一条是“开放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另一方面,我们则需要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先进技术。

在此背景下,与ARM进行合资便成了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本次合作将由ARM提供集成电路设计核心知识产权、技术支持和培训。这对国内芯片制造商而言无疑是巨大利好。

目前,国内获取ARM的授权开发芯片的制造商数量已超过100多家,其中不乏有华为、展讯等芯片名企。在拥有ARM的技术支持后,这些国内芯片制造商能在芯片设计研发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且在商业授权方面,ARM中国能够全权代理ARM的所有IP授权,这不仅简化了国内芯片厂商的获权过程,也进一步将利润留在国内。

不过与ARM合作依然存在风险。

首先,在接受ARM芯片设计后,我们或在芯片发展权方面受限。IC设计作为整个IC产业链顶端,其发展受到控制芯片计算的指令集开发技术影响。为了保持公司竞争力,ARM极有可能不会对国内公司开放自主扩展指令集的权力,以至于国内公司只能局限在ARM所构建的生态以及游戏规则里生存。

其次,来自国际政策影响也会为合作带来风险。由于此次合作,中资将更加深入介入ARM的技术领域,这或将引起相关国家的“不安”,从而引发不必要的政策风险。

确认过眼神,ARM是否是对的人,还要看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希望ARM“雪中送炭”助力“中国芯”的发展!

标签: ARM 芯片 软银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

相关阅读

微信关注
技术专题 更多>>
研发工程师的工具箱
智慧生活 创新未来

头条推荐

电子行业原创技术内容推荐
客服热线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微信关注
获取一手干货分享
免费技术研讨会
editor@netbroad.com
400-00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