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FC这一新型技术目前主要被应用在电源研发以及电力系统中,能够通过对功率因数的校正,实现电力利用率的提升。在应用过程中,有源PFC和无源PFC是两种最常见的校正方式,那么这两种方法又有哪些差别?如何在电源设计中对二者进行区分呢?本文将会就这两种PFC方式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
在电源设计和电力系统的调试过程中,常见的PFC应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无源PFC,这种功率因数校正方式也称被动式PFC,而另一种是有源PFC,也被称为主动式PFC。在工作原理方面,二者的差别在于,无源PFC技术一般采用电感补偿方法使交流输入的基波电流与电压之间相位差减小来提高功率因数,但无源PFC的功率因数并不是很高,只能达到0.7—0.8左右。有源PFC由电感电容及电子元器件组成,体积小,可以达到很高的功率因数,但成本要高出无源PFC一些。
除了在工作原理方面存在差别之外,有源和无源的PFC电路还有一些别的特点可以进行区分,最典型的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往往采用高集成度的IC,而采用有源PFC电路的PC电源,输入电压可以从90V到270V,且该电路拥有高于0.99的线路功率因数,并具有低损耗和高可靠等优点。而由于采用的是高级程度的IC,因此该种PFC电路还可用作辅助电源,因此在使用有源PFC电路中,输出不随输入电压波动变化,输出电压高度稳定,输出DC电压纹波很小且呈100Hz/120Hz的正弦波,往往是不需要待机变压器的。
以上就是本文对两种PFC的差异所进行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各位工程师和电子技术爱好者的研发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