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厂商专区
产品/技术
应用分类

CSIP:新能源汽车起步,警惕专利绊脚

2012-08-07 11:49 来源:电源网 编辑:兔子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讨论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进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的关键是动力电池的技术突破,而锂离子电池以其性能优势被公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新一代动力电池。

中国是世界上三大锂离子电池生产国之一,也是国外企业进行专利布局的重点区域,中国企业也成为国际竞争对手设置技术壁垒的主要对象。当前全球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专利纠纷日趋激烈,围绕锂离子电池的专利纠纷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隐患。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由于国内新能源整车企业及关键部件供应商对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积累相对薄弱,极有可能成为国外竞争对手的诉讼对象。

一起专利纠纷折射出的专利隐患

在锂离子电池行业,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专利权问题最为突出。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环境污染小、价格低、原料来源广等优点,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理想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由于磷酸铁锂电池涉及巨大的潜在商业利益,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多个企业之间的专利权争夺,他们之间关于磷酸铁锂专利许可与诉讼关系如图1所示,围绕磷酸铁锂的专利纠纷错综复杂。

 

图1 磷酸铁锂专利许可与诉讼关系图

 


 

国外企业已在中国预先进行了严密的专利布局,例如磷酸铁锂包覆碳技术专利、磷酸铁锂碳热还原专利、纳米化磷酸铁锂专利等,国内磷酸铁锂生产厂家很难绕开这这些核心专利。2010年,Phostech(加拿大佛斯泰克)公司利用磷酸铁锂包覆碳技术核心专利,向国内相关企业提出先收取1000万美元“入门费”、每生产1吨磷酸铁锂再交纳2500美元专利许可费的苛刻要求。2011年,Phostech公司的主要股东加拿大魁北克水力公司(H-Q)和德国南方化学(SUD- CHEMIE),以及蒙特利尔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 又联合起来,将磷酸铁锂材料基础专利与包覆碳技术专利打包,向台湾立凯电能、台湾尚志精密化学等四家公司收取许可费。目前,国内大型电池企业如力神、比克、东莞新能源等也不得不高价采购Phostech公司或获得专利许可的其他公司生产的材料,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在竞争中受制于人。

为打破这一专利壁垒,两年前,国内多家电池企业委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对磷酸铁锂核心专利中的中国专利CN01816319.X提出了无效请求。2011年5月8日,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了专利无效的决定,国外专利权人(H-Q、蒙特利尔大学、CNRS)很快回应,向北京市一中院请求撤销无效决定书,目前此案尚未最终结案。

磷酸铁锂核心专利问题只是新能源汽车专利问题的一个缩影。近几年跨国企业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加强研发投入,进行专利布局, “跑马圈地”。如不积极应对,一旦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增长阶段,本土企业极可能陷入专利围剿,轻则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重则整个产业都将沦为跨国企业的组装车间,自主发展无从谈起。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之困

为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竞争态势和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的挑战,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调研了国内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并对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的专利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相关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专利信息利用能力、专利整体布局等方面处于劣势,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

 


 

1. 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国内外竞争态势分析

全球范围内,日本锂电巨头索尼、三洋、松下在专利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而韩国的三星SDI、LG化学近年来在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异军突起,其在专利申请上也表现出强劲的实力,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比例很低。我们以在华申请专利数量排名前十位的专利权人为对象,开展统计分析工作,结果表明,在锂离子电池的各个领域,国内外专利权人的专利申请数量相差悬殊(如图2所示)。

 

图2 国内外在华申请专利数量对比图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企业申请专利政策的出台,国内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呈现了较快增长,但是真正体现技术实力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仍然较少。由于大部分国家以及国际组织所指专利通常仅为发明专利,因此发明专利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专利的“含金量”。而在被调研企业的专利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比例超过了80%,但发明专利的比例不到20%。

2. 国内企业专利信息利用能力有待提高

除了专利数量和质量方面有差距外,国内企业的专利保护能力也捉襟见肘。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相关负责人认为:“我国整车企业目前还处于向丰田学习的阶段。日本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大量的专利分布,如何绕过其专利壁垒,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系统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即便是北汽福田这样很早就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企业,在专利信息利用与分析过程中也遇到很大困难,其法律事务部知识产权相关人员指出:“我们希望有关机构能定期提供新能源领域专利数据信息资源,使国内企业更快地了解到国外优势企业的技术发展趋势,缩短研发水平距离。”

 


 

国内企业专利保护能力薄弱反映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从汽车工程学会的统计数据得知,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所有研发资金投入仅为50多亿元,这个数字还不抵一家国外大型汽车企业的年研发资金投入。

3.国内企业专利缺乏整体布局

国外重点企业技术集成度逐渐提高,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从对电池单一组成部件的改进或者对某一关键技术的改进,逐步扩大到对整个电池系统的保护。我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比较零散,在共性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上缺乏整体布局,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此外,我国企业还缺乏对海外目标市场的布局,在国外申请专利的比例不到专利申请总数的10%,这为产品日后进入海外市场埋下了隐患。

通过专利分析找到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口

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亟需对相关技术领域专利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制定应对预案;同时找到专利申请空白点,从而分析出技术突破口。为找到技术突破口,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选取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中的重点公司的专利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以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松下公司为例,我们对其在中国申请的56篇锂离子动力电池相关专利进行技术分类和技术功能归类,绘制了技术功效矩阵表(表1)。

 

表1 松下公司锂离子电池技术功效矩阵

 


 

表中深蓝色为专利布局密集区域,浅蓝色为有专利布局的区域,从表中可以看出松下公司申请专利的热点,我国企业既要跟进这些热点技术,借鉴其先进经验,又要在自主研发中避免侵犯相关专利。表中白色区域即为松下公司的技术空白点,例如为提高容量在电池设计上的改进、为提高循环性能对隔膜的改进等、为提高充放电速率在正极材料上的改进等。我们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对整个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进行分析,找出整个行业的专利申请空白点,国内企业可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攻关,寻求实现技术突破。

我国应对新能源汽车专利隐患的对策建议

为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提升企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实力,鼓励行业公共服务机构建立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池,建立相应的许可规则,举全行业之力,争取打破国外专利壁垒。具体建议如下:

1、建立大型专题专利数据库,通过专利分析找准技术突破口。

由于专利数据库建设的工作量大,专利分析对技术、法律、产业分析等综合能力要求高,仅凭单个企业之力很难实现。建议尽快建立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整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池材料、电池管理系统相应的大型专题专利数据库,开展深入的专利分析工作,以便找到各关键技术的空白点,为产业发展提供情报支持和决策依据,促进自主创新。建议遴选研发能力强的示范性企业重点扶持,支持示范企业在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电机及电控等关键技术上进行重点攻关,形成行业内的核心专利,系统地布局。

 


 

2、建立专利预警机制,为本土企业提供动态专利分析。

建议高度重视并加强专利预警,建立专利预警机制。一方面对突发的专利争端进行快速反应和应对;另一方面对将要发生的专利争端给予预告和预警。

建议相关机构跟踪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最新专利动态,尤其针对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主要竞争对手,定期为本土企业提供动态专利分析。针对出口型企业,帮助企业在产品出口之前,了解出口国的专利分布情况,以及产品使用专利技术的情况,发布专利预警信息,防止出口产品被扣押等情况发生。

3、构建行业专利池,通过共享机制促进企业“抱团作战”。

目前,国外新能源汽车企业巨头在关键技术上遥遥领先,部分专利壁垒已经形成。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分工极为细化,各类本土企业纵向整合少,在专利问题上孤军奋战、少有合作。建议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构建行业专利池,制定合理的专利共享机制和防御机制,促进企业“抱团作战”,从而降低交叉许可成本,为企业面临的专利纠纷提供谈判筹码或应诉武器,达到共同防御国外大企业专利侵扰的目的。

标签: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

相关阅读

微信关注
技术专题 更多>>
研发工程师的工具箱
智慧生活 创新未来

头条推荐

电子行业原创技术内容推荐
客服热线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微信关注
获取一手干货分享
免费技术研讨会
editor@netbroad.com
400-00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