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厂商专区
产品/技术
应用分类

PC电源厂商及品牌详细介绍之内地部分篇

2009-09-24 00:00 来源:电源网 编辑:电源网左然

长城(Greatwall)

如果说内地厂商一定要挑出两个“有质又有量”的,民企航嘉之外就是国企长城。长城电源国内的渠道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是华旗,和爱国者的机箱一个渠道。价格上在深圳卖的挺便宜,在北京就很高调。

长城的电源的型号的命名看着也挺令人晕眩的。定位于“服务器应用”的巨龙系列,单路12V输出的“ATX”系列和多路12V的“BTX”系列。目前ATX系列定位于300W以下的家用电源市场,而BTX系列则定位于300W及300W以上的产品(有过250W的倒是)。在ATX系列和BTX系列这两个大的分类之上,还有一些规律不明显的零售代号。比如“静音大师”目前指三个型号以“SD”为结尾的低端电源:250W,号称超长寿命的ATX-300SD;新出的ATX-350SD以及BTX-400SD。长寿将军目前指250W的ATX-3008-SP。“双卡王”目前指的是家用最高端的400W和500W的两款以“SE”为结尾的BTX-500SE和BTX-600SE。“四核王”专指BTX-500S,就是把双卡王BTX-500SE黑壳换了个普通壳。“双动力”最初和BTX系列等价,但分出去的型号越来越多,没有专门名字的BTX系列都叫“双动力”。长城的零售产品整个看起来就很航嘉的BS系列一样乱。而造成这个混乱的一方面是长城数量多而且经常变动的零售中文名;另一方面则是长城的型号数字只表示“最大功率”,但这最大功率和额定功率之间又没有一个统一的算法。更让人头疼的是长城时不时冒出来的奇怪编号的型号,例如ATX-3008-SP,再比如碰到“宽网版网星3000+”这个名字,一般人不会想到这是个定位最低端的和ATX-300P4对应的12CM大风车电源。

长城的在近些年的进步看起来比航嘉要大一些。主要是航嘉迟迟没有把主流型号从老式的半桥结构转变到正激这边来,但长城已经稳健的推出了数个正激型号了(尽管近期也搞出来额定400W的“四核王BTX-500S”和额定270W的“静音大师ATX-350SD”这两个新瓶装旧酒的半桥的东西)。从最初的不太成功的BTX-500SD开始,到现在一批中端低端的正激新型号(尽管目前市场上长城销量大的还是很早期的老型号),长城的进步还是能看出来的。

先说主流的300W的两个正激型号:静音大师BTX-400SD和宽网BTX-400KD,都是主动PFC。BTX-400SD内部颇具全汉绿宝的风格,不过在内资厂的产品里还算规矩。在价格上说,“静音大师BTX-400SD”的价格定位和航嘉冷钻Vista相似,在主动PFC、正激结构、转换效率等特性上稍胜一筹。尽管是主动PFC,但用户不要指望这款电源在110V下也能当300W的电源使。“宽网BTX-400KD”基于台系大厂最常用的CM6800方案,相比BTX-400SD用料更好一些,设计规范一些,加强了PFC和PWM,在整流桥上贴了散热片,110V下差不多也能当300W用了。转换效率比BTX-400SD更高那么一点,但还到不了80plus的水准(尽管和长城80plus型号BTX-300AP共用了PCB)。BTX-400KD算是目前内资电源厂除多核R80之外最好最着调的300W,但宽网BTX-400KD在北京的价格很让人怀疑长城是不是压根就不想卖这款电源。

BTX-400SD和BTX-400KD的评测可以看这里,虽然数据得出的过程不大准确:

https://diy.yesky.com/power/386/8589886.shtml

然后是中端的500W的双卡王BTX-600SE(上图左)和650W的巨龙双动力800SP(上图右),这两个产品做得有板有眼,很有大厂风范,部分细节做得很到位,相比很多二线台厂已经毫不逊色了。可惜的是目前缺乏专业测试,没有进一步的性能细节的数据。

现在真正体现长城实力的则是号称达到80PLUS银牌标准的巨龙1000和巨龙1250(BTX-1000SD,BTX-1250SD),额定功率分别为1000W和1250W(长城在顶级级别的产品居然放弃了一贯的型号全标“最大功率”的虚标的作风,真是怪异)。和航嘉的800W/900W型号吹嘘了半天却一直没发布不同,长城的巨龙1250已经可以给媒体送测了。从天极网的图片里可以看到,巨龙1250内部的设计相当有板有眼,可以说超越了相当一部分的二线台资电源厂。如果真的能通过80PLUS银牌的认证,那长城的设计能力也绝对不能小觑。不过初步测试表明,该电源轻载下达不到银牌的要求,而在220V下满载时转换效率勉强可以达到85%,距离真正的80PLUS银牌水准还有一定的距离。

长城的电源在国内久负盛名。有很好的认知度。但是长城在某些环节的用料实在不敢恭维,长城是内资厂电容的坚定支持者,除去长城的中高端型号,几乎涵盖所有的低端中端型号。风扇则惯用捷冷。不知道长城为何有此种偏好。相应的,本该主打超静音的几个主流家用型号,风扇转速的设定都比较一般,好多相比航嘉的产品都偏高。


惠科(HKC)

近些年内资电源厂发展势头最猛的就是HKC了。自称“国内尖端大厂之一”,大部分产品的3C工厂记录是九州阳光(HKC旗下工厂)。给鑫谷的中低端系列代工,给Tt的XP和KK系列代工,给多彩的数个型号代工。有TL494做的半桥,也有384X做的单管正激。产品从设计到做工都对比航嘉长城要差,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低廉,在国内实在是杀伤力巨大。也有自有品牌的产品出来,现在在北京的渠道似乎还很一般。价格有优势,宣传上先是猛打单端电路的牌,然后开打滚珠风扇的牌。确实,这两个都是很好的卖点,但是这个品牌一开始就走上了虚标功率和效率指标,产品混乱的低端品牌老路。到官网上都找不到产品的额定功率和输出能力表格;一开始推出的6款都是单端正激,狠吹了一番,但后来接着一堆半桥的,开始改打滚珠风扇的牌。在08年3月份又开始打“第II代单端3倍速电源”旗号,但实在是雷声大雨点小。

另外,HKC本身研发能力弱,和很多国内厂商一样,方案基本靠抄(航嘉和长城也就是近一阵子才稍微有点新意出来),各级别产品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PFC不达标,输出功率不达标,保护水平严重不达标等等。已知的尤其以300W 350W型号为甚。以此可以看出市面上热卖的众多鑫谷和Tt之类的电源是多么的令人担忧。HKC这种在国内已然算中上的厂商尚且如此,众多的其他品牌的电源,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鑫谷

一个以宣传实标功率和磁放大技术起家的品牌,和七彩虹同属世和资讯。曾经是国内厂商中唯一从型号就能直接看出额定功率的厂商。前期是讯宝代工中低端,七盟代工高端。而现在的代工情况要复杂一些。

鑫谷的目前的产品线较为复杂,低端有原有的单路12V输出、ATX1.3标准的核动力系列、双路12V输出、ATX2.2标准的速核(双核)系列。该系列为HKC(惠科电子)和鑫辉源代工,版本非常混乱(例如速核530PQ有过HKC和鑫辉源两个版本,速核535PE虽为鑫辉源代工,但铭牌挂过七彩虹、HKC和鑫辉源等不同的3C编号),混乱到要实物拿到手之后偷窥内部才能准确判断代工厂的程度了。该系列的额定功率由型号的末两位数值表示,例如“530PQ”的“30”就代表300W的额定功率。末两位代表风扇尺寸,PE代表14CM风扇,PQ代表12CM,而PV代表8CM风扇。该系列产品整体水平较低,部分型号甚至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属于鑫谷为了迎合那些严重嗜好低价格的市场风气的产品。HKC代工的该系列产品还有3C号2005010907160198被暂停的问题。

鑫谷的劲翔系列倒是稍微值得一说。每个型号的水准虽然参差不齐,但整体上还算凑合。大部分是由CWT代工。目前来说形成了完整的系列:270W的劲翔370、350W的劲翔450和劲翔450静音版、400W额定的劲翔500和劲翔500静音版、以及450W额定的劲翔550。其中,劲翔500静音版是CWT OEM,主动PFC+双管正激+12CM风扇,效率稍好;劲翔370也是主动PFC+双管正激+12CM风扇,CWT的PUFP方案,但因成本压得太狠,返修率稍高,已经在08年下半年停产;劲翔450和劲翔450静音版则是CWT OEM的老式的被动PFC+半桥结构;劲翔500则是七盟OEM,用的是七盟低端的被动PFC+单管正激+8CM风扇,效率低下,整体很是一般。劲翔550是CWT代工的简化PSH方案,主动PFC、双管正激、两路磁放大(所谓三路独立输出)、劲翔550至尊版还有较多的固态电容(普通版的劲翔550是普通电解)、8CM风扇,算是内资品牌450W同级别产品当中还算可以了。

 型号  功率  风扇  代工厂  方案  主控芯片
 劲翔370  270W  12cm大风车   侨威  双管正激+APFC    CM6805,PUFP方案
 劲翔450静音版  350W  双8cm/12cm大风车  侨威  半桥+被动PFC             TL494
 劲翔500  400W   双8cm   七盟  单管正激+被动PFC         UC3843
 劲翔500静音版  400W   12cm大风车  侨威  双管正激+APFC        CM6800,DSA方案
 劲翔370至尊版  450W   双8cm   侨威  双管正激+APFC        CM6800,PSH方案

或许是因为劲翔系列较受好评(其实也就刚过及格线水平不远),鑫谷趁热打铁推出了2.3版劲持系列,大有代替老的核动力、速核系列之势。300W大风车的劲持400黄金版、白金版、蓝静王,以及230W的劲持330、250W的劲持350和270W的劲持370。劲持400的白金版比黄金版多了两个D口和一个4pin,价格一样;蓝静王则在接口、外观方面做了进一步加强,风扇由12CM改成14CM。内部其实是一致的,被动PFC+半桥,12V输出单路18A,定位类似核动力530PQ。劲持系列广州凯盛代工。该系列效率非常低下。个人认为该系列的水准和之前的核动力系列没有本质区别。

鑫谷的“服务器”产品是宙斯盾系列。有宙斯盾500/650/850三个型号。其中400W的宙斯盾500出自HKC惠科之手,半桥+被动PFC的老旧结构做“服务器”,不提也罢。550W的宙斯盾650和750W的宙斯盾850出自七盟,设计和用料有较好的水准,其中的宙斯盾850还是采用了双块PCB的方案。

多彩

多彩的电源来路比较复杂,最低端的是多彩自产的,算是经典垃圾产品之一。稍微上面一点是HKC代工的,少量CWT代工的。还有两三个FSP给代工的以节能为主打的产品(DLP-430A/450A/500A)。高端有一部分是七盟的代工。不过七盟的和FSP代工的相对“稀有”,而且型号混在众多多彩自产和HKC代工的产品之中。不过近期多彩在媒体上沉寂了好长时间,好长时间也没有新品推出了。

多彩的电源的来源比较复杂,本来是该整理一个列表的。但是多彩有一个很糟糕的毛病,就是习惯于缩水,即使是别人代工的产品,也必然要比别人自家的方案缩水(HKC代的不如HKC和鑫谷的,全汉代的也不如全汉自家的对应型号,七盟代工的也是如此)。反观多彩的对手,价格低有鑫谷,考虑质量的话选择更多。个人观点,多彩的产品没有必要考虑。

富士康

富士康的电源通路业务可没有鸿海集团的霸气。以前一般来说,富士康的电源是指富士康机箱的原配电源,属于较差的电源。近些年富士康倒是携“冰静”(12cm风扇)和“泰山”(8cm风扇)两个系列的台达OEM的电源上市。均为较新的2.2版,其中冰静系列分250W/300W/350W/400W四个功率级别。泰山系列分250W/300W/350W三个功率级别。两个系列250W和400W都是主动PFC,其他的是被动PFC。400W的型号中的80P400B还是宣称“符合80plus要求”的产品,但一直未见上市。总的来说,富士康的这两个系列的电源,在国内零售的同级产品中还是多少有一定优势的,尤其是250W和400W的型号。同时也有650W和750W的台达OEM的80plus产品筹备上市。的但是遗憾的是,已上市的富士康的台达产电源产品一方面并不代表台达的最新实力,另一方面在北京并没有像富士康的机箱一样广泛铺货,而且近期几近销声匿迹,令人大有富士康还是否有坚持做精品通路电源的足够决心。


爱国者

爱国者也算是电源业的新军。机箱产品主要搭配长城的电源。而目前爱国者也打算自己吃电源这碗饭了。分普通的昇龙系列、服务器的焱龙系列(300W/400W/500W/650W),以及玩家的幻龙系列(300W/400W/500W)。炎龙系列和幻龙系列,昇龙系列均由FSP代工。号称“符合power 85效能规范”,暂时还未见严肃的评测,不知道是否和FSP的前辈GreenPower 400W一样虚标85%的转换效率。目前放出来的厂商新闻稿件几乎没法看,胡乱吹嘘,对消费者来说几乎处处是误导。对爱国者这个牌子的希望也只是希望它能坚持做下去,不要像富士康那样。产品厚道不虚标这样的非分之想就完全不指望了。目前铺货和评测数量均不多,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爱国者依然延续了国内厂商虚标额定功率的习惯。

爱国者的低端的昇龙系列是全汉非常老式的被动PFC半桥结构的产品(昇龙280除外)。比老蓝暴和领航者那一代的还要差一些。这个暂时不提,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里的内部图。

https://www.hwit.net/e/DoPrint/?classid=9&id=11017

爱国者的焱龙和幻龙系列代工厂是全汉,绿宝方案,用的是比全汉的绿宝稍短一截的PCB。在接下来的国际篇里面,我们会去讲全汉的绿宝这个方案的表现其实也不咋地。但在这里我们只用爱国者的电源跟其他全汉代工的同样结构的电源做一下对比。

上图左为爱国者的服务器定位的焱龙系列,额定功率500W的“焱龙600”(千万不要以为是600W,这个已经是国内市场的通例了)的内部图。右图为同样是FSP代工的思民360W。例如主电容,焱龙600是180uF,而思民360W是220uF。(插一句,650W的炎龙800用的是220uF,昇龙280在这里是68uF)。再来比较PFC部分的管子,就是最左侧的那一张散热片上的了。焱龙600是一颗MOS一颗二极管(MOS管是25度下持续12.5安的13N50),而思民360W是两颗MOS管(两颗25度下持续14安的STP14NK50ZFP)一颗二极管。(估计爱国者断定不会有人买去用在110V上。也罢,内资厂的电源流行如此。不过就算是在220V输入下,500W这种功率级别的输入电流相对360W在110V的输入电流也不会小多少了。连500W乃至600W的型号连人家360W的一半都不到,也实在能反映点问题。)PWM管爱国者焱龙600用了和PFC一样的两颗13N50,而Zalman用了两颗25度下持续9安的9N50C,这回总算爱国者的500W强了一点。不过思民同结构的460W用的是两颗25度下持续18安的18N50V2,也就是说爱国者的焱龙600在这里看顶多也就是个400W。主控芯片思民360W用的是CM6800,而焱龙600是CM6805,说白了就是CM6800的简化版。当然爱国者这个500W的散热片还是强于思民的360W的。据传已有型号被某国内媒体在室温下,远不到额定功率的时候就拉爆了。

爱国者提出售后服务三年换新,价格上也相当很有吸引力。不过不清楚这样的卖点是否意味着爱国者对电源本身的成本压得有些过于低了。

至于剩下的金河田(主要代工厂之一为鑫辉源。有意思的是本身就比较一般的品牌,还要再拉出来个定位更低端的达硕,抢那些纯山寨厂的饭碗么?也就CWT代工的龙霸1号,和号称“自主研发”的龙霸2号现在还有点看头)、大水牛(发布了个劲睿1000,800W。长度很长,快比得上别人1200W的长度了。内部和外部的做工都比较粗糙,电压稳定性也很一般。这个“自主研发”的东西实在有点对不起故作高端的售价)、世纪之星、先马、技展等品牌,我个人认为没有可圈可点的产品,也就不做进一步介绍了。可能对金河田这个在国内做得很大的品牌不公平,对大水牛这个偶尔有些不错的产品的厂商也有些不公。不是这些牌子的粉丝的话也没有特别大的必要选购。国内也有个专做外单的普华,产品本身也很可圈可点,但因为量小,国内市场买不到,也就不做介绍了。近期在在国外的几个测试网站上也能看到皇诺(Kingnod)给国外的NorthQ代工的产品。做工和用料都很一般,高端的850W表现很好,但5Vsb纹波超标。中端的650W则严重缩水,电压不稳,效率很低,在室温的满载测试时炸机。表现颇似下一篇中的有些三线台厂(或者说本篇的一线内资厂?)。高端的850W用的是虹冠CM6800方案,看来CM6800也普及到了三线做外单的电源企业了,虹冠在产品设计的支持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

https://www.jonnyguru.com/modules.php?name=NDReviews&op=Story&reid=93

https://www.jonnyguru.com/modules.php?name=NDReviews&op=Story&reid=114

接下来将是以台资厂为生产主体的国际品牌篇了。

标签: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

相关阅读

微信关注
技术专题 更多>>
技术专题之EMC
技术专题之PCB

头条推荐

电子行业原创技术内容推荐
客服热线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微信关注
获取一手干货分享
免费技术研讨会
editor@netbroad.com
400-00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