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实例】高、低、常温下小信号调试

菜鸟第一次发技术贴,潜水半年多了。

全桥DC-DC  VIN 36-72V,VO=48V 满载8A,1/2砖。

问题:常温下小信号测试显示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良好,但是低温(-40)下增益裕度很差。不知道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全部回复(13)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11-10-17 10:46

 

这个就是它的闭环补偿电路。典型2型的,一个零点加一个极点。

0
回复
2011-10-17 10:53
@林间小道
[图片] 这个就是它的闭环补偿电路。典型2型的,一个零点加一个极点。

在插入25度和-40度下面频谱分析仪扫描出来的DODE图

ta=25:

 

TA=-40

 

0
回复
2011-10-17 11:03

也没有人来讨论一下啊,我只是把我的调试过程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调试过程。理论上许多我都感觉说不通,希望大神给解释解释,错误的地方欢迎指出来,一起学习。

0
回复
2011-10-17 11:19
现在问题就是低温下增益裕度不够,72V输入时的相位裕度也不够。我开始的想发就是把常温下的增益裕度改到35dB以上,那样在-40度一下可能就够了。补偿电路中C50和R48构成一个极点,C55和R48构成零点。改变它们的位置就可以改变带宽,穿越频率。我们工程上要求穿越FCO=1/4-1/5开关频率,我这个项目中开关频率是250K,从3贴中的图里可以看出常温下穿越频率好低,相反低温下到还很正常。
0
回复
2011-10-17 11:39
@林间小道
现在问题就是低温下增益裕度不够,72V输入时的相位裕度也不够。我开始的想发就是把常温下的增益裕度改到35dB以上,那样在-40度一下可能就够了。补偿电路中C50和R48构成一个极点,C55和R48构成零点。改变它们的位置就可以改变带宽,穿越频率。我们工程上要求穿越FCO=1/4-1/5开关频率,我这个项目中开关频率是250K,从3贴中的图里可以看出常温下穿越频率好低,相反低温下到还很正常。

R=4.02K时,常温下增益到35dB了。 

降到-40度一下失望了,基本没什么变化,还是不够。

 

这里我还有个问题搞不明白,加大R12增益为什么会变大呢?增益G=C50,C55,R48的总阻抗/R12,应该是增益变小才对啊?(求解释)我推测是穿越频率低了,只有2K,相比低温下50K此时电容的阻抗变大了才导致这个增益变大?(可能理解不对)

0
回复
2011-10-17 11:40
@林间小道
R=4.02K时,常温下增益到35dB了。[图片] 降到-40度一下失望了,基本没什么变化,还是不够。[图片] 这里我还有个问题搞不明白,加大R12增益为什么会变大呢?增益G=C50,C55,R48的总阻抗/R12,应该是增益变小才对啊?(求解释)我推测是穿越频率低了,只有2K,相比低温下50K此时电容的阻抗变大了才导致这个增益变大?(可能理解不对)
等解释,求观望!该吃饭了,下午继续。。。
0
回复
2011-10-17 13:18
@林间小道
R=4.02K时,常温下增益到35dB了。[图片] 降到-40度一下失望了,基本没什么变化,还是不够。[图片] 这里我还有个问题搞不明白,加大R12增益为什么会变大呢?增益G=C50,C55,R48的总阻抗/R12,应该是增益变小才对啊?(求解释)我推测是穿越频率低了,只有2K,相比低温下50K此时电容的阻抗变大了才导致这个增益变大?(可能理解不对)

唉第一次发帖都没人来顶一下。。。。

后来做了很多对比,C55 C50 R48的值改了又改。常温高温(85度)都很好。低温就是不行。这时候想到了测试板板上的电解电容,输入220UF,输出330UF,查了它们手册发现人家工作温度就是-55-105完全木有问题啊。于是又换了几家厂商的电解电容,结果依然不理想。

0
回复
2011-10-17 13:37
@林间小道
唉第一次发帖都没人来顶一下。。。。后来做了很多对比,C55C50R48的值改了又改。常温高温(85度)都很好。低温就是不行。这时候想到了测试板板上的电解电容,输入220UF,输出330UF,查了它们手册发现人家工作温度就是-55-105完全木有问题啊。于是又换了几家厂商的电解电容,结果依然不理想。[图片]

总的增益=LC增益+采样电路增益+运放增益。既然低温下运放补偿电路已经调不动了,采样电路在低温下也不会有什么变化,那肯定是LC增益这个出问题了。所以我突然想到把测试板电解电容换掉,换成陶瓷的电容,用了之后发现OK了,而且曲线还很平滑:

 

0
回复
2011-10-17 13:43
@林间小道
总的增益=LC增益+采样电路增益+运放增益。既然低温下运放补偿电路已经调不动了,采样电路在低温下也不会有什么变化,那肯定是LC增益这个出问题了。所以我突然想到把测试板电解电容换掉,换成陶瓷的电容,用了之后发现OK了,而且曲线还很平滑:[图片] 
经过很多对比测试,最终测试板上用2.2UF*45陶瓷容+220UF的电解效果很好,高低常温的小信号都符合设计要求。小信号测试表现的是模块的稳态性能,它和动态是相对的。所以目前模块的纹波比以前小了很多,动态响应就差了一些。所以又把极点的位置往后拉了一些,把带宽加大了,这样动态好多了。PK-PK值大约在400-700MV之间。
0
回复
2011-10-17 13:46
@林间小道
经过很多对比测试,最终测试板上用2.2UF*45陶瓷容+220UF的电解效果很好,高低常温的小信号都符合设计要求。小信号测试表现的是模块的稳态性能,它和动态是相对的。所以目前模块的纹波比以前小了很多,动态响应就差了一些。所以又把极点的位置往后拉了一些,把带宽加大了,这样动态好多了。PK-PK值大约在400-700MV之间。
总结:①电解电容ESR本来就比较大,低温下可能更大,导致LC开环增益中转折频率变小,在BODE图中表现为穿越频率变小,带宽变小。由于陶瓷电容是固态电容,在低温下比电解电容更稳定,所以没那么明显。②动态比以前差了许多,所以我们又适当把补偿器中的零点往后调了一些,以增加带宽,适当改善动态。③目前2.2UF/100V 陶瓷电容多达45个,也无法找到更大值和耐压的陶瓷电容,会给以后测试带来很多麻烦。所以下一步工作应该适当减小陶瓷容的个数。 ④分析为什么测试板电容影响如此大,从模块PCB的布板中也能找到一些原因。模块本身也有10个2.2UF的陶瓷容,但是输出电感太靠近输出PIN脚,导致这些陶瓷容基本没发挥出该有的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注意,不过由于器件大小等原因,很无奈的只能这样布板。
0
回复
涅槃
LV.1
12
2011-10-17 14:35
@林间小道
总结:①电解电容ESR本来就比较大,低温下可能更大,导致LC开环增益中转折频率变小,在BODE图中表现为穿越频率变小,带宽变小。由于陶瓷电容是固态电容,在低温下比电解电容更稳定,所以没那么明显。②动态比以前差了许多,所以我们又适当把补偿器中的零点往后调了一些,以增加带宽,适当改善动态。③目前2.2UF/100V陶瓷电容多达45个,也无法找到更大值和耐压的陶瓷电容,会给以后测试带来很多麻烦。所以下一步工作应该适当减小陶瓷容的个数。④分析为什么测试板电容影响如此大,从模块PCB的布板中也能找到一些原因。模块本身也有10个2.2UF的陶瓷容,但是输出电感太靠近输出PIN脚,导致这些陶瓷容基本没发挥出该有的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注意,不过由于器件大小等原因,很无奈的只能这样布板。

我来顶一下! 电解电容在低温下的ESR变化很大,不过你的设计可能也有问题,不然怎么会对温度这么敏感

0
回复
2011-10-17 15:44
@涅槃
我来顶一下!电解电容在低温下的ESR变化很大,不过你的设计可能也有问题,不然怎么会对温度这么敏感

终于有来顶的了,本来还想说一下这个项目EMI的调试,现在都没动力写了。

这个设计是好几年前的版本改过来的,不是我设计的,我只负责调试。呵呵

 

 

0
回复
2011-10-17 17:50
楼主,继续。学习一下你的测试方法。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