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开关电源(无壳)烧毁, 是什么原因..快崩溃了

我们供应商提供的一个开关电源在我们生产中忽然一个时间段出现50%的不良, (同批电源前后生产都没有不良)

不良在我们产品测试一开机时发生、Burn IN时发生占90%, 我们产品测试后Burn IN,在Burn IN后再测试开机还是有不良.

电源上Mosfet、桥、限流电阻、二极管、IC都被烧了, 因不良品电源上的变压器表面凡立水明显变色,与正常品不同,

所以厂商分析为变压器温度过高造成, 我们模拟给变压器加140度左右的温度也能复制这个不良, 但实际我们Burn in 12H

检测变压器也不会超过 100度, 所以我们家老板认为这个电源的OCP和OVP失效导致的不良.

这个电源是0.5A--2.5A 48V, 我们使用示波器测试开机时某一台从瞬间大电流>3.5A以下会突然下降到0 然后恢复正常电流..

哪位大虾有这样的经历....或给点建议。。。谢谢了

全部回复(13)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hourdown
LV.6
2
2010-12-28 08:58

是不是磁芯饱和?

0
回复
2010-12-28 09:04
开机过冲?有没有加软启动
0
回复
hourdown
LV.6
4
2010-12-28 09:29
@心中有冰
开机过冲?有没有加软启动

应该不是?他说其他批次没有问题,应该不是设计问题。O(∩_∩)O~

0
回复
skinner
LV.1
5
2010-12-28 13:02
@hourdown
是不是磁芯饱和?

磁芯饱和?是什么意思啊

我们用热风对变压器加热(140~150度,5~10W分钟)后Mosfet电流会饱和, 然后不良现象会重现.但实际我们不太可能会有这么高的温度呢

0
回复
hourdown
LV.6
6
2010-12-28 13:18
@skinner
磁芯饱和?是什么意思啊我们用热风对变压器加热(140~150度,5~10W分钟)后Mosfet电流会饱和,然后不良现象会重现.但实际我们不太可能会有这么高的温度呢

你给的信息让人很纠结,

加热的时候温度是怎么测到的?是热风调的140还是 测得磁芯温度是140?

0
回复
2010-12-28 13:26
问题的解决必须靠自己,网友只能随你的线索去理解。而你是站在高处,看的准问题解决的快。误导了自己应该反应来的快。
0
回复
fsxqw
LV.9
8
2010-12-28 18:23
@隐形专家
问题的解决必须靠自己,网友只能随你的线索去理解。而你是站在高处,看的准问题解决的快。误导了自己应该反应来的快。

MOS超过100度很危险的,壳温100度不代表内部芯片承受温度100度啊,MOS的温度升高之后,电流能力下降,是个恶性循环。

变压器也是一样的道理,会提前饱和。

从失效分析的理论来建议你,应该通过各种变量的规律来找出问题,从你的文字中我只能知道两个有效内容:

1、某段时间同批电源出现不良;

2、此类不良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温度来还原,但并不能说明唯一性;

个人认为需要在完善的制程信息的前提下展开对该时间段内的变量分析,以及同批电源中的某些数量【或小批量】中的离散信息进行比较,看能否找出规律,如单独测试OCP或OVP或其他性能。

兄弟,出来混要讲证据的,不然会死的很惨,这是我司的深刻教训,凡事都要拿事实来说话。否则就会失去客户信任。

0
回复
2010-12-28 22:43

调查一下变压器的磁芯的材质与来源是否有改变。

多用示波器看开机时的各点波形。

这种问题的解决,只有你自己。因为大家这里所能了解到的信息太有限了。希望你在最终找到原因,解决问题以后,能够来这里总结一下。

0
回复
2010-12-28 22:46
@fsxqw
MOS超过100度很危险的,壳温100度不代表内部芯片承受温度100度啊,MOS的温度升高之后,电流能力下降,是个恶性循环。变压器也是一样的道理,会提前饱和。从失效分析的理论来建议你,应该通过各种变量的规律来找出问题,从你的文字中我只能知道两个有效内容:1、某段时间同批电源出现不良;2、此类不良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温度来还原,但并不能说明唯一性;个人认为需要在完善的制程信息的前提下展开对该时间段内的变量分析,以及同批电源中的某些数量【或小批量】中的离散信息进行比较,看能否找出规律,如单独测试OCP或OVP或其他性能。兄弟,出来混要讲证据的,不然会死的很惨,这是我司的深刻教训,凡事都要拿事实来说话。否则就会失去客户信任。

是的,主观推测也是要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的

0
回复
wuzhonggui
LV.9
11
2010-12-28 23:11
@让你记得我的好
调查一下变压器的磁芯的材质与来源是否有改变。多用示波器看开机时的各点波形。这种问题的解决,只有你自己。因为大家这里所能了解到的信息太有限了。希望你在最终找到原因,解决问题以后,能够来这里总结一下。

对于制程不良: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设计不良,但是你以前有批量生产,应该可以排除。

二。作业不良。也可排除,因为你有在B/I前有测试。

三。制程本身造成的。如仪器设备的漏电,人员的防静电没有作到位,材料加工的损伤。

四。材料本身来料有隐患。只有在B/I中才能发现。

个人认可是三,四的可能性大。

制程中的不良,可能通过实验来还原实现,找到真正的原因,就找到改善的方法,在到制程中去追踪不良,看改善是否有效。

 

0
回复
skinner
LV.1
12
2010-12-30 12:47
@wuzhonggui
对于制程不良:有以下几种可能。一。设计不良,但是你以前有批量生产,应该可以排除。二。作业不良。也可排除,因为你有在B/I前有测试。三。制程本身造成的。如仪器设备的漏电,人员的防静电没有作到位,材料加工的损伤。四。材料本身来料有隐患。只有在B/I中才能发现。个人认可是三,四的可能性大。制程中的不良,可能通过实验来还原实现,找到真正的原因,就找到改善的方法,在到制程中去追踪不良,看改善是否有效。 

谢谢了

目前还没有被复制不良现象,看样子成无头案了

0
回复
fsxqw
LV.9
13
2011-01-01 21:52
@skinner
谢谢了目前还没有被复制不良现象,看样子成无头案了

生产异常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一味地追查供应商的话很容易在行业内被人说是没技术的公司,只有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之后【哪怕是错误的证据】才能跟人家叫板,或者说是共同找出原因来加以避免。

如果你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的话欢迎你多多提供有用的信息,大家都很想帮你。

0
回复
131zzgen
LV.2
14
2011-03-02 09:53
@fsxqw
生产异常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一味地追查供应商的话很容易在行业内被人说是没技术的公司,只有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之后【哪怕是错误的证据】才能跟人家叫板,或者说是共同找出原因来加以避免。如果你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的话欢迎你多多提供有用的信息,大家都很想帮你。
顶一下!有同感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