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MPPT研究心得---最近新作发布了。绝对的你想不到。期待吧

大家好,
这个中间多谢老寿同志的帖子,同样多谢老戴同志,启发颇多。

刚开始做MPPT时候的很迷茫,其中大家谈理论比较多,实现方案比较少。

设计MPPT一般使用单片机完成,输出带死区控制的互补PWM不是什么难事,其中实现的软件算法我就不多说。

现来说说这个电路的优点和缺点,有不正确却的地方,请各位大量斧正。



1:buck电路;

 

BUCK电路是现在大家最熟悉的经典降压电路,他有输出功率大,输出汶波低,效率高,很容易就输出几十安,效率一般都可以集中在95左右,驱动也是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的半桥驱动器,可以胜任,输入电压决定于半桥驱动器的耐压,一般的半桥驱动器频率不是很高。电路简单,MOS并联容易,可以任意并接,达到输出电流要求。


2:BOOST电路:

 

BOOST电路,这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很多ACPF中都使用这个方式,他的优势就是输入汶波电流小,输出汶波也很小

效率可以很高98~99左右


只要电感足够大,工作在CCM模式,电容可以趋近于无形小,电容容量与电感感量选择成反比。

这个电路可以将频率提升到一个足够高(500K/1M),成本是电路中最低的。



缺点,这个电路最佳工作点是50%左右,现在一般光板是17.5V(除非可以定制),也就是说,使用很难适配12V系列电池。可以适配除比自己低的电池系统外的任意电压系统规格。

驱动同上面的BUCK电路相同,上管可以使用二极管替代,这样的驱动可以简单非常多,设计非常容易,

这个电路是相对效率、成本、DCPF三者结合最优秀的电路。 

其他雷同,



3:BOOSTBUCK&BUCKBOOST电路比较



搞清楚了上面两个电路就非常明白,

若系统对电压要求是已知的,电池适配电压一定比光板电压高,当然需要选择BOOST,这个最简单,

系统的光板配置当然也得是并联,设计一个光板并联箱也不是一件难事,两路(N路)过来,经过MOS后连接在一起,

背的方向对着开关电源。

   

这样就可以满足要求。功率可以做的很大。














全部回复(275)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10-03-28 10:48
昨天讲到BOOSTBUCK还是BUCKBOOST电路更合适小功率型MPPT,这里只谈太阳能控制器,挂电池直流独立系统。



光板模型=电流源模型

 

电流源。。。。。待续


0
回复
2010-03-28 13:12
@咕叽先生
昨天讲到BOOSTBUCK还是BUCKBOOST电路更合适小功率型MPPT,这里只谈太阳能控制器,挂电池直流独立系统。光板模型=电流源模型[图片] 电流源。。。。。待续
电流源对外输出,电压随负载内阻变化而变化,这样形成的电压在我们这个应用中称为纹波,这个纹波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光板电能输出的效率,也就是光板发电利用率,这样的话,我们就选择输入电流连续的电源转化电路,这样输入电流波动比较小,形成的VI电压波动就少,

前级使用BOOST,若电压出现失配,我们就需要使用一级BUCK,



BOOSTBUCK,有很多种形式,因我们讨论的是小功率型,所以成本非常关键,小功率MPPT,至少节约出来的光板配置费用不会比买一个带MPPT控制器的价钱还少,这样MPPT设计的再完美,一点意义都没有。



所以我们的设计目标使用两个MOS(还可以使用一个MOS一个二极管来实现),两个线圈,电解等电容的容量足够的小,

尽量使用低端的单片机,



配置仅仅如此就可以完成完美的MPPT控制器功能了。



根据我们的成本目标分析,剩下的电路选择并不是很多了,根据CUK电路设计MPPT,



   

 

CUK电路的唯一缺点就是负压,我想这个问题难不到各位达人,

可以使用辅助电源的参考地的参考点来确定输入与输出的电位关系。



是不是非常简单,

根据设计测试结果,这个电路在输入10A的条件下(17.5V),效率可以达到92,

其中电路板的铜箔走线压降损耗很严重(电流太大),大概有2个点,输入电流低效率越高,最高可以再高两个点,

因CUK工作的脉冲电流非常大,电流平方*电阻,所以。。。。



因线圈形状选择的因数,导致PCB布板不是很合理,相信再改改电感线圈的形状,器件选择优化一下,再高个1个点不是什么问题。




















0
回复
2010-03-28 13:20
@咕叽先生
电流源对外输出,电压随负载内阻变化而变化,这样形成的电压在我们这个应用中称为纹波,这个纹波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光板电能输出的效率,也就是光板发电利用率,这样的话,我们就选择输入电流连续的电源转化电路,这样输入电流波动比较小,形成的VI电压波动就少,前级使用BOOST,若电压出现失配,我们就需要使用一级BUCK,BOOSTBUCK,有很多种形式,因我们讨论的是小功率型,所以成本非常关键,小功率MPPT,至少节约出来的光板配置费用不会比买一个带MPPT控制器的价钱还少,这样MPPT设计的再完美,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我们的设计目标使用两个MOS(还可以使用一个MOS一个二极管来实现),两个线圈,电解等电容的容量足够的小,尽量使用低端的单片机,配置仅仅如此就可以完成完美的MPPT控制器功能了。根据我们的成本目标分析,剩下的电路选择并不是很多了,根据CUK电路设计MPPT,[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CUK电路的唯一缺点就是负压,我想这个问题难不到各位达人,可以使用辅助电源的参考地的参考点来确定输入与输出的电位关系。是不是非常简单,根据设计测试结果,这个电路在输入10A的条件下(17.5V),效率可以达到92,其中电路板的铜箔走线压降损耗很严重(电流太大),大概有2个点,输入电流低效率越高,最高可以再高两个点,因CUK工作的脉冲电流非常大,电流平方*电阻,所以。。。。因线圈形状选择的因数,导致PCB布板不是很合理,相信再改改电感线圈的形状,器件选择优化一下,再高个1个点不是什么问题。
接上贴,输入电解电容,最大100u,已经足够大了,输入输出纹波可以压制在100~200mV/17.5V,我选择的输出电压是14V/12V系统,若是24V系统可以直接使用BOOST,使用BOOSTBUCK,效率上会比BOOST单级低,成本会高一个线圈外加一个电解。



下帖我们谈如何测试MPPT的效率


0
回复
2010-03-28 13:42
@咕叽先生
电流源对外输出,电压随负载内阻变化而变化,这样形成的电压在我们这个应用中称为纹波,这个纹波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光板电能输出的效率,也就是光板发电利用率,这样的话,我们就选择输入电流连续的电源转化电路,这样输入电流波动比较小,形成的VI电压波动就少,前级使用BOOST,若电压出现失配,我们就需要使用一级BUCK,BOOSTBUCK,有很多种形式,因我们讨论的是小功率型,所以成本非常关键,小功率MPPT,至少节约出来的光板配置费用不会比买一个带MPPT控制器的价钱还少,这样MPPT设计的再完美,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我们的设计目标使用两个MOS(还可以使用一个MOS一个二极管来实现),两个线圈,电解等电容的容量足够的小,尽量使用低端的单片机,配置仅仅如此就可以完成完美的MPPT控制器功能了。根据我们的成本目标分析,剩下的电路选择并不是很多了,根据CUK电路设计MPPT,[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CUK电路的唯一缺点就是负压,我想这个问题难不到各位达人,可以使用辅助电源的参考地的参考点来确定输入与输出的电位关系。是不是非常简单,根据设计测试结果,这个电路在输入10A的条件下(17.5V),效率可以达到92,其中电路板的铜箔走线压降损耗很严重(电流太大),大概有2个点,输入电流低效率越高,最高可以再高两个点,因CUK工作的脉冲电流非常大,电流平方*电阻,所以。。。。因线圈形状选择的因数,导致PCB布板不是很合理,相信再改改电感线圈的形状,器件选择优化一下,再高个1个点不是什么问题。
剩下的就是辅助电源了,因光板的电压波动非常大,0~100VDC,这个是最初的设计指标,

哪么我就应该考虑到将10~100VDC电压稳压到12V的系统电压。电压跨度如此大,我想也没有难倒各位达人,

对就是采用1:1反激,外加跳频调制,再加谐振+调频,四者合一,可以完美的将很大的电压跨度电压稳住,当然

现成的控制器是没有了,只能自己设计一个,带跳频的。

当然不用担心成本,从外表看来就是一个标准的反激,唯一多了一个很小的CBB谐振电容。哈哈哈。

再接下来就是变压器的选择了,这个可是很难,电压跨度太大,不好设计,磁性材料非常重要,

这个电源可以输出很多路,要想每路的电压相等,这个可就难了,设计指标可以将电压波动范围放松点,我的设计指标是12~13.5V

现在可以轻松的输出6路(完全隔离),电压在12.5~12.88之间不等,中间不使用LDO,测试整体效率可以到85~90左右,



这个就谈倒这里,

再谈启动电源,这个是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431+BJT压可以无穷高,仅仅是启动的瞬间使用一下,一般使用13001就足够了,

启动后就有辅助电源自行提供12电源了,再谈启动电源启动后如何退出,这个我想更难不倒各位达人。







一个MPPT就完成了,
0
回复
2010-03-28 16:29
@咕叽先生
剩下的就是辅助电源了,因光板的电压波动非常大,0~100VDC,这个是最初的设计指标,哪么我就应该考虑到将10~100VDC电压稳压到12V的系统电压。电压跨度如此大,我想也没有难倒各位达人,对就是采用1:1反激,外加跳频调制,再加谐振+调频,四者合一,可以完美的将很大的电压跨度电压稳住,当然现成的控制器是没有了,只能自己设计一个,带跳频的。当然不用担心成本,从外表看来就是一个标准的反激,唯一多了一个很小的CBB谐振电容。哈哈哈。再接下来就是变压器的选择了,这个可是很难,电压跨度太大,不好设计,磁性材料非常重要,这个电源可以输出很多路,要想每路的电压相等,这个可就难了,设计指标可以将电压波动范围放松点,我的设计指标是12~13.5V现在可以轻松的输出6路(完全隔离),电压在12.5~12.88之间不等,中间不使用LDO,测试整体效率可以到85~90左右,这个就谈倒这里,再谈启动电源,这个是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431+BJT压可以无穷高,仅仅是启动的瞬间使用一下,一般使用13001就足够了,启动后就有辅助电源自行提供12电源了,再谈启动电源启动后如何退出,这个我想更难不倒各位达人。一个MPPT就完成了,
一个MPPT设计完成了,

我们要怎么来测试他的实际效率呢?



当然啦,有现成的测试仪器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个仪器安捷伦有,可是价格不是一般的贵,所以,那我们就发扬一样革  命传统的好,艰苦朴素

自己设计一个测试场景,无非就是精度差了一些,



测试的原理根据内阻匹配原则,我们来设计这样一个电路框架。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ACDC开关电源,功率的大小根据待测控制器的功率来定,我们暂时定义为25V的,

首先准备一个24V的ACDC,将调节电位器调整到25V位置,

将ACDC的正极接到电子负载的正极,将电子负载的负极接入到MPPT控制器的正极,控制器的负极与ACDC电源的负极相连接。

也就是如上图啦。



将电流电压表接入相应的测试点,如上图。



将电子负载设置成CR模式,根据设计规格是10A,哪么电子负载的R设定就应该在1.2R左右。



接下来我就打开ACDC电源,等待MPPT稳定下来,当然啊,这个稳定下来的时间也直接表明这个控制的好坏,

记下来,这个很重要哦,



这里需要注明一下,上面的这个测试方式合适VI函数曲线算法的MPPT,



其他单级函数的MPPT算法的控制器会出现无法停止的情况。

一般找到的Pmax的时间最好小于3分钟(当然啦,这个是自己定的啦,实际测试时间是半分钟)

若出现很常时间没有找到呢,那就是出问题了,问题原因粗略总结如下


出现的问题呢,也大概总结一下




MPPT控制器稳定下来后VI监视点的乘积应该是130W左右,当然啦,一般的电流表的准确度是一个问题,实际误差是10+_误差。

钳流表那就更大了,当然有一个好的品牌的电表准确度会高一些。



既然电流测量误差很大,看功率这条路就走不了了,那就看电压吧,

一般这个电压正好是ACDC电源的一般左右,那就是12.5V,看这个电压也能看出一个大概。



继续将示波器的电压探头开启到交流测量模式,测量MPPT输入端口的ACmax电压值。这个就是我们关心的,光板发电利用率了,

纹波/12.5V,这个比例需要乘以上面谈到的DCDC效率,再乘以MPPT的偏差率。这个值将直接影响到刚才计算出来的130W功率



这些数值我们都记录下来了,就开始调动电子负载的阻值,看看动到多少控制器才有反应,当然啦,这个值不是越小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

这个一般根据需要自己设定就可以了,一般设定到300~500mA,当然这个也是自己定的啦。



接下来就是看看动过内阻后需要多长时间稳定下来,这个数值和开始启动时消耗的时间应该时一样的。或者应该短一些。




0
回复
2010-03-28 17:03
@咕叽先生
一个MPPT设计完成了,我们要怎么来测试他的实际效率呢?当然啦,有现成的测试仪器那就再好不过了,这个仪器安捷伦有,可是价格不是一般的贵,所以,那我们就发扬一样革 命传统的好,艰苦朴素自己设计一个测试场景,无非就是精度差了一些,测试的原理根据内阻匹配原则,我们来设计这样一个电路框架。[图片]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ACDC开关电源,功率的大小根据待测控制器的功率来定,我们暂时定义为25V的,首先准备一个24V的ACDC,将调节电位器调整到25V位置,将ACDC的正极接到电子负载的正极,将电子负载的负极接入到MPPT控制器的正极,控制器的负极与ACDC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也就是如上图啦。将电流电压表接入相应的测试点,如上图。将电子负载设置成CR模式,根据设计规格是10A,哪么电子负载的R设定就应该在1.2R左右。接下来我就打开ACDC电源,等待MPPT稳定下来,当然啊,这个稳定下来的时间也直接表明这个控制的好坏,记下来,这个很重要哦,这里需要注明一下,上面的这个测试方式合适VI函数曲线算法的MPPT,其他单级函数的MPPT算法的控制器会出现无法停止的情况。一般找到的Pmax的时间最好小于3分钟(当然啦,这个是自己定的啦,实际测试时间是半分钟)若出现很常时间没有找到呢,那就是出问题了,问题原因粗略总结如下出现的问题呢,也大概总结一下MPPT控制器稳定下来后VI监视点的乘积应该是130W左右,当然啦,一般的电流表的准确度是一个问题,实际误差是10+_误差。钳流表那就更大了,当然有一个好的品牌的电表准确度会高一些。既然电流测量误差很大,看功率这条路就走不了了,那就看电压吧,一般这个电压正好是ACDC电源的一般左右,那就是12.5V,看这个电压也能看出一个大概。继续将示波器的电压探头开启到交流测量模式,测量MPPT输入端口的ACmax电压值。这个就是我们关心的,光板发电利用率了,纹波/12.5V,这个比例需要乘以上面谈到的DCDC效率,再乘以MPPT的偏差率。这个值将直接影响到刚才计算出来的130W功率这些数值我们都记录下来了,就开始调动电子负载的阻值,看看动到多少控制器才有反应,当然啦,这个值不是越小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这个一般根据需要自己设定就可以了,一般设定到300~500mA,当然这个也是自己定的啦。接下来就是看看动过内阻后需要多长时间稳定下来,这个数值和开始启动时消耗的时间应该时一样的。或者应该短一些。
接下来的就是测试DCDC效率啦,至于输出纹波啊,精度啊,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啦,这些直接取决与分压系数的电阻精度,基准源的精度等,

另一个就是光板的反接保护,

提到这个就直接反并一个二极管,这样回路压降可以完全忽略,反接的电流也不会非常的大,导致二极管烧掉,当然这个不排除客户接错了,烧毁的可能。



电池的反接就麻烦了,包括电流电压倒灌,CUK这个电路以反接就倒灌电流,电路肯定是完蛋的。

电池反接的电流也是非常大,这个值取决于反接回路的内阻比上电池的内阻,当然啦,起码是十百安培级别啦,

这个时候就用上论坛里抄来的反接电路啦,



多谢这位大侠啦,

  

好像这两个MOS正好和图上的介绍是反的,哈哈。

MOS的DS应该对调。

当然啦,电池电压肯定高过了GS的最高电压的,这个就需要再加一个431组成的恒流宿啦,

电路如下:

 

或者使用这个电路也可以:

 

看自己喜欢啦。VO换成15V啦就可以啦。



当然啦,这个模式是不能使用CC模式测试,这个牵涉到协调问题,当然,

若要满负荷的测试17.5V。那就就得使用35V的电源啦,



不管电子负载的内阻是多少,电压电流监视点的电压值一定是一半,

这样的数据才是MPPT的最理想数据,



 




0
回复
2010-03-28 19:12
@咕叽先生
接下来的就是测试DCDC效率啦,至于输出纹波啊,精度啊,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啦,这些直接取决与分压系数的电阻精度,基准源的精度等,另一个就是光板的反接保护,提到这个就直接反并一个二极管,这样回路压降可以完全忽略,反接的电流也不会非常的大,导致二极管烧掉,当然这个不排除客户接错了,烧毁的可能。电池的反接就麻烦了,包括电流电压倒灌,CUK这个电路以反接就倒灌电流,电路肯定是完蛋的。电池反接的电流也是非常大,这个值取决于反接回路的内阻比上电池的内阻,当然啦,起码是十百安培级别啦,这个时候就用上论坛里抄来的反接电路啦,多谢这位大侠啦,[图片] [图片] 好像这两个MOS正好和图上的介绍是反的,哈哈。MOS的DS应该对调。当然啦,电池电压肯定高过了GS的最高电压的,这个就需要再加一个431组成的恒流宿啦,电路如下:[图片] 或者使用这个电路也可以:[图片] 看自己喜欢啦。VO换成15V啦就可以啦。当然啦,这个模式是不能使用CC模式测试,这个牵涉到协调问题,当然,若要满负荷的测试17.5V。那就就得使用35V的电源啦,不管电子负载的内阻是多少,电压电流监视点的电压值一定是一半,这样的数据才是MPPT的最理想数据,[图片] 
 好东西,我这几天也在关注这个东西,就是还不是十分看得懂。
0
回复
2010-03-29 15:26
@萧山老寿
 好东西,我这几天也在关注这个东西,就是还不是十分看得懂。

可能是我写的不够详细,有点跳跃,明确一下,我再详细一些,谢谢LAOSOU同志。

0
回复
2010-03-30 12:46
@咕叽先生
可能是我写的不够详细,有点跳跃,明确一下,我再详细一些,谢谢LAOSOU同志。

上图说明:输出持续电流50A,输出电压可调节,目前输出12V,效率96.7%,均方根值测量。使用安捷伦功

     

  
上图说明 ,输入电压100V、10A,MPPT控制器,满载效率94.6%,带升降压功能,可通过232配置输出电压,和目前控制器的运行各个参数。

1
回复
2010-04-06 19:53
@咕叽先生
[图片]上图说明:输出持续电流50A,输出电压可调节,目前输出12V,效率96.7%,均方根值测量。使用安捷伦功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图说明,输入电压100V、10A,MPPT控制器,满载效率94.6%,带升降压功能,可通过232配置输出电压,和目前控制器的运行各个参数。
我自己来顶,有好的研究心得各位也一起来讨论以下。
0
回复
shupengfei
LV.3
12
2010-04-27 17:43
楼主你好,我现在也是在做太阳能逆变,现在想用数字控制,现在看到了你的MPPT,顺便也想看一下这方面的资料,你能发给我一点你现在有的MPPT的相关资料吗?我现在也想做一下MPPT,邮箱shupengfei0108@126.com  QQ276173476,谢谢
0
回复
2010-04-28 22:47
@shupengfei
楼主你好,我现在也是在做太阳能逆变,现在想用数字控制,现在看到了你的MPPT,顺便也想看一下这方面的资料,你能发给我一点你现在有的MPPT的相关资料吗?我现在也想做一下MPPT,邮箱shupengfei0108@126.com QQ276173476,谢谢

这个地方的是提供给大家学习的,也可以吧你的研究新的一起传上来,


有事大家可以联系我:264501976

0
回复
li198684
LV.1
14
2011-02-11 15:13
@咕叽先生
这个地方的是提供给大家学习的,也可以吧你的研究新的一起传上来,有事大家可以联系我:264501976

看你写的文章了,不错

0
回复
2011-02-11 15:15
@li198684
看你写的文章了,不错

谢谢啦,有时间一起来研究研究,现在变成纯属爱好了。

0
回复
sendejinshu
LV.7
16
2011-02-11 22:22
@咕叽先生
谢谢啦,有时间一起来研究研究,现在变成纯属爱好了。
0
回复
一只羊
LV.3
17
2011-02-25 21:04
@咕叽先生
昨天讲到BOOSTBUCK还是BUCKBOOST电路更合适小功率型MPPT,这里只谈太阳能控制器,挂电池直流独立系统。光板模型=电流源模型[图片] 电流源。。。。。待续

我又重新把您的文章看了一遍  为什么您不直接使用boost+buck的电路而使用Cuk?同样是单片机控制  boost与buck的模式切换 用单片机也可以做到。

另外您所说的辅助电源 我不明白。反接那里您也讲的很含蓄。

希望您能多补充点内容  让小辈们 多多跟您切磋

0
回复
2011-02-25 21:18
@咕叽先生
接下来的就是测试DCDC效率啦,至于输出纹波啊,精度啊,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啦,这些直接取决与分压系数的电阻精度,基准源的精度等,另一个就是光板的反接保护,提到这个就直接反并一个二极管,这样回路压降可以完全忽略,反接的电流也不会非常的大,导致二极管烧掉,当然这个不排除客户接错了,烧毁的可能。电池的反接就麻烦了,包括电流电压倒灌,CUK这个电路以反接就倒灌电流,电路肯定是完蛋的。电池反接的电流也是非常大,这个值取决于反接回路的内阻比上电池的内阻,当然啦,起码是十百安培级别啦,这个时候就用上论坛里抄来的反接电路啦,多谢这位大侠啦,[图片] [图片] 好像这两个MOS正好和图上的介绍是反的,哈哈。MOS的DS应该对调。当然啦,电池电压肯定高过了GS的最高电压的,这个就需要再加一个431组成的恒流宿啦,电路如下:[图片] 或者使用这个电路也可以:[图片] 看自己喜欢啦。VO换成15V啦就可以啦。当然啦,这个模式是不能使用CC模式测试,这个牵涉到协调问题,当然,若要满负荷的测试17.5V。那就就得使用35V的电源啦,不管电子负载的内阻是多少,电压电流监视点的电压值一定是一半,这样的数据才是MPPT的最理想数据,[图片] 

好帖!请楼主继续!

0
回复
2011-02-26 10:41
上面的最后一张图纸的MOS和电感短路了,图纸画错了,希望楼主更改。
0
回复
2011-02-28 11:31
@lizlk
上面的最后一张图纸的MOS和电感短路了,图纸画错了,希望楼主更改。

哈哈,真细心啊,是的,中间短路了,

大家这么捧场。

那就继续说点MPPT的后话,欢迎大家指正。

 

0
回复
2011-02-28 11:59
@咕叽先生
哈哈,真细心啊,是的,中间短路了,大家这么捧场。那就继续说点MPPT的后话,欢迎大家指正。 

以前提到了,控制器的设计,和测试,基本都是建立于模拟测试的环境中。

我们如何来从实际的中的诸多变化因素中来验证我们的设计是可靠的呢?

 

我们优先列出电池板的变化因子:

1;电池板老化衰变,对出厂值的离散变换;

2;温度对发电效率和最大P值的影响;

3;光照强度对MPPT的影响;

4;电池板出厂值离散性误差;

5;灰尘遮挡离散性(时间积分型)

6;云彩等即时性变化阴影遮挡

好了;上面变化因子基本列出,上面这6条变化因子中,输出功率一定=最小最薄弱的值。

我们如何避免呢?上面这些变化因子中,他们都不是单一函数,都是离散性和复变函数为变化基量,

我们设计这个MPPT就要足够的智能化,才能使适应如此的变化

从今天开始,我们回到现实中,从现实的光板曲线和特性上,再来谈如何设计MPPT控制器。

0
回复
2011-02-28 14:10
@咕叽先生
以前提到了,控制器的设计,和测试,基本都是建立于模拟测试的环境中。我们如何来从实际的中的诸多变化因素中来验证我们的设计是可靠的呢? 我们优先列出电池板的变化因子:1;电池板老化衰变,对出厂值的离散变换;2;温度对发电效率和最大P值的影响;3;光照强度对MPPT的影响;4;电池板出厂值离散性误差;5;灰尘遮挡离散性(时间积分型)6;云彩等即时性变化阴影遮挡好了;上面变化因子基本列出,上面这6条变化因子中,输出功率一定=最小最薄弱的值。我们如何避免呢?上面这些变化因子中,他们都不是单一函数,都是离散性和复变函数为变化基量,我们设计这个MPPT就要足够的智能化,才能使适应如此的变化从今天开始,我们回到现实中,从现实的光板曲线和特性上,再来谈如何设计MPPT控制器。

 下面是几张代表性的图片

功率和温度曲线叠加表:

光照度和功率叠加表曲线图:

  

照度和温度叠加曲线表:

 

0
回复
2011-02-28 14:22
@咕叽先生
 下面是几张代表性的图片功率和温度曲线叠加表:[图片]光照度和功率叠加表曲线图: [图片] 照度和温度叠加曲线表:[图片] 

这些曲线都是在单一变化量的情况下的变化曲线

若将三个变化量叠加起来,变化的曲线将变复杂化。

还有一个老化曲线和灰尘遮挡曲线没有叠加。

0
回复
一只羊
LV.3
24
2011-02-28 20:29
@咕叽先生
这些曲线都是在单一变化量的情况下的变化曲线若将三个变化量叠加起来,变化的曲线将变复杂化。还有一个老化曲线和灰尘遮挡曲线没有叠加。

谢谢楼主的慷慨分享与分析!

发表下个人意见:

灰尘遮挡啊  就是降低平局辐照度  我量过 为原来的90%左右。

如果考虑阴影的话 会复杂一点。

辐照度变化应该在设计电路时就考虑了  等效内阻问题。

老化的问题  长远的 电池板都是说20年降格为原来的85%。

不是所有控制器的都有20年的寿命的...

0
回复
2011-03-03 14:35
@一只羊
谢谢楼主的慷慨分享与分析!发表下个人意见:灰尘遮挡啊 就是降低平局辐照度 我量过为原来的90%左右。如果考虑阴影的话会复杂一点。辐照度变化应该在设计电路时就考虑了 等效内阻问题。老化的问题 长远的电池板都是说20年降格为原来的85%。不是所有控制器的都有20年的寿命的...

同样也谢谢你的支持

是的,的确是这样的---辐照度会随时间的推移呈积分函数。

阴影部分主要是考虑在大面积电场中的部分组件被遮挡,或者一块组件中部分电池片被遮挡的情况。

提到的老化问题,大家都这样承诺是85%,20年后;

基本的衰老曲线是,10%集中在前3~5年中,后面的衰老会缓慢一些,薄膜的的曲线更明显

 

0
回复
wuzhonggui
LV.9
26
2011-03-06 22:54
@咕叽先生
同样也谢谢你的支持是的,的确是这样的---辐照度会随时间的推移呈积分函数。阴影部分主要是考虑在大面积电场中的部分组件被遮挡,或者一块组件中部分电池片被遮挡的情况。提到的老化问题,大家都这样承诺是85%,20年后;基本的衰老曲线是,10%集中在前3~5年中,后面的衰老会缓慢一些,薄膜的的曲线更明显 

各位大侠,

0
回复
youlishen
LV.1
27
2011-03-08 15:41
@wuzhonggui
各位大侠,[图片]
都是大侠呀!初学者来学习
0
回复
2011-03-09 14:28
@一只羊
我又重新把您的文章看了一遍 为什么您不直接使用boost+buck的电路而使用Cuk?同样是单片机控制 boost与buck的模式切换用单片机也可以做到。另外您所说的辅助电源我不明白。反接那里您也讲的很含蓄。希望您能多补充点内容 让小辈们多多跟您切磋

你说的这个方法都是可以的,看个人的习惯和爱好了。

辅助电源啊,就是一个DCDC,这样理解就好了,只是这个DCDC有点特殊而已。

同样你也可以把你的研究一起发上来啊,这样才能形成交流的,对吧。

 

 

0
回复
2011-03-09 20:48
@咕叽先生
同样也谢谢你的支持是的,的确是这样的---辐照度会随时间的推移呈积分函数。阴影部分主要是考虑在大面积电场中的部分组件被遮挡,或者一块组件中部分电池片被遮挡的情况。提到的老化问题,大家都这样承诺是85%,20年后;基本的衰老曲线是,10%集中在前3~5年中,后面的衰老会缓慢一些,薄膜的的曲线更明显 

一笔扫过,BOOST容易拉电压,BUCK驱动管子啥散热,BOOST-BUCK地不同,低压采集啥的都有点麻烦。。。。你比较猛,但是我喜欢看实物

0
回复
2011-03-09 20:59
我不晓得楼主做过多大功率的系统,多大蓄电池的,说的如此轻松,是个高人,能不能亮点你做的实物,见识见识,我是电子入门,对电力电子已经怕怕的。
0
回复
2011-03-10 11:52
@110400621liu
一笔扫过,BOOST容易拉电压,BUCK驱动管子啥散热,BOOST-BUCK地不同,低压采集啥的都有点麻烦。。。。你比较猛,但是我喜欢看实物

兄弟快人快语啊,一语概括。。精辟!佩服佩服!

很多朋友要求上图。很早前,上过一份图片,后来删除了,请大家见谅

本人发此贴的目的是希望发扬论坛的精神,大家共同交流,希望能抛砖引玉。

共同进步。本人以前也是兴趣爱好。

要是有高人愿意像我这样,把自己的研究心得,或者技术看法,都能发发上来,即使能提个大概的技术思路、概要也可以,或者是方法思路也可以,这样才算是交流,可以以技术交朋友。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