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我是工程师第四季】一路从51单片机走来的感慨

现在提到51单片机,似乎给人一种技术落后跟不上潮流的感觉,而在我上学的时代,它可引领先的弄潮儿。在那时,进行实验所用的还是单板机,外观有些像是手提式数字电路试验仪,人机交互的手段则是数码管和按键。编写程序则是按机器地址,逐个键入机器码。要是有个跳转指令,所需的偏移量都是纯手工计算。后来是系主任费力很大的力量才购进个9台51单片机,其外观是将整个开发板放置在一个有机玻璃的盒子里,使用时要通过单独配置的一个5V稳压电源为其供电。至于程序设计是从那时起才真正进入汇编时代,无需再通过查指令表来设计程序。程序代码也不再单纯的用手敲,而是可以通过串口来下载了!
至于该单片机的结构也与现在所用的单片机有很大的不同,如今的单片机才真无愧于单片机的称号,因为对于一个最小系统来说,配上一套开发工具软件,外挂一个串口通讯模块就可以开始编程了,电源也可以从USB口获得。那是由于CPU是不带Flash存储器的,因此尽管是一个最小系统,那也是要三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样样齐全。CPU周围除了晶振和复位电路外,首先连接的是一个地址锁存器,以形成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其次就是要配上一个3-8译码器,来向各个外围器件提供片选信号以划分他们势力范围(寻址空间)。由于没有Flash存储器,下载的程序是被存放到EEPROM中,要想存放数据则要另外配置RAM存储器。当然为了进行人机交互,数码管和阵列式按键也是不可或缺的。
        如今在一些单片机的CPU中已集成了A/D转换器等,那时要扩展I/O口则要借助8255或是8155,要进行键显处理则需要8279,要进行A/D转换则需要AD0809,D/A转换则需要DAC0832。那时要想做一个即使再小的项目,没有一块比手掌大的板子也是休想的事。几十年的变化,单片机真的梦想成真了!
        尽管自己从十年前已开始学习和使用ARM,但对51单片机的情怀却并未改变,那时用一段青春所做的追求,也是技术成长与跨越的桥。尽管做一些功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让单片机直接来做稍显吃力,但随着功能模块化的出现,由51单片机来充当管家还是比较方便的,例如自己曾用51单片机做个一个音乐点播装置,就是用单片机与MP3音乐播放模块来实现,做起来很简单。如果换成是ARM似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搞设计不要只追求时髦,这样使设计的效果最好,性价比最高才是好的设计。仅以此文纪念那逝去的青春和当年我对51单片机的狂热追求!
全部回复(4)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chebd
LV.6
2
2018-02-11 08:41
沙发
0
回复
gaobao_1
LV.4
3
2018-05-06 08:57
@chebd
沙发
好文章!
0
回复
appleY
LV.5
4
2018-07-07 12:49
人机交互,现在用STM32F407 + TFT触摸屏就搞定了

0
回复
HL_ZXM
LV.4
5
2018-08-04 17:01
呵呵!我用51单片机做有一个项目啊--------“手机蓝牙逆变器”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