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我是工程师第二季】输入AC220V,输出 0-1400V可调,0.36A,500W电源

一直很忙,最近有些清闲,正好赶上【我是工程师第二季】延期。

如题,前些日子做了一款高压输出,宽范围调压的电源, 0-1400V可调,0.36A,最大输出功率500W。

先上图 ,然后再慢慢讲解设计要领及设计扩展。

下图:输入整流滤波

下图:主电路

下图:控制电路

下图:输出调压限流

下图:辅助电源

全部回复(48)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16-06-11 11:19
看好楼主大作,期待更新...
0
回复
2016-06-12 09:52
楼主不要弃坑啊啊啊啊啊~~~
0
回复
2016-06-12 10:23
继续哇
0
回复
2016-06-13 07:57

在第一帖已经公示了完整的原理图,从原理图看,拓扑就是一个普通的反激电源,与一般反激电源的不同之处,也就是在付边,增加了运放,用于调压限流而已,这对于输出 0-1400V可调是必须的。另外主变压器用了2个(原边并联,付边串联),这也是因为对于反激电源来讲,500W的功率有点大,比用1个变压器容易处理。

  几年前,我发过一个帖子,“【设计大赛】高电压输入,小功率电源”,那是一个宽输入工作电压(DC200 — 1300V)的电源,而且,只用了一个1600V耐压的MOS管,仅仅看原理图,没有什么特殊的,拓扑就是一个普通的反激电源。本电源一样,拓扑就是一个普通的反激电源,但是做了一件不普通的事,0-1400V可调。进一步,要做0-2000V以上可调也没有问题。

  很多人说,反激电源是最简单的开关电源,因为拓扑简单。我说是最复杂的电源,因为反激电源能做很多其他拓扑难于实现的事,对于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设计思想。

0
回复
2016-06-13 08:20

本设计最关键的自然是变压器,先把变压器数据贴上

0
回复
2016-06-13 09:39

变压器2个,参数一致性要好

IC:OB2268APC

RT=110K

设:直流母线电压=300V

最高输出电压时,工作在DCM模式

 

计算:变压器输入功率Pin

工作频率F=6500/110=59.1K

周期T=1000/59.1=16.92US

MOS管导通时间Ton=5A*400UH/300V=6.667US

占空比D=6.667/16.92=0.39

变压器输入功率Pin=0.5*5A*300V*0.39(占空比)=292.5W

上式0.5*5A是MOSFET导通时的平均电流。

每个变压器292W,2个变压器是584W,功率够了。

 

计算:原边MOSFET反压

由于使用2个变压器,每个变压器2个付边绕组,共4个绕组,每个绕组最高输出电压350V。

MOS管反射电压=Vmos=350V/40匝*40匝=350V

最高直流母线电压Vmax=1.4*264V=370V

该变压器采用三明治绕法,付边匝数较多,漏感小,MOSFET的电压尖峰较小,大约几十伏。

耐压900V的MOSFET够用了。

 

计算:付边二极管反压

最高直流母线电压Vmax=370V

Vdiode=370V/40匝*40匝+350V+电压尖峰=720V+电压尖峰

电压尖峰小于400V

采用1200V的整流二极管

由于当输出电压降低到一定值时,电源工作进入CCM模式,建议有必要时,使用SIC二极管。

 

到此,关键参数计算结束。

 

0
回复
2016-06-13 10:53
已经被添加到社区经典图库喽
http://www.dianyuan.com/bbs/classic/
0
回复
2016-06-13 19:34

本电源最重要的是变压器的设计思路

  由于工作频率较高,高压绕组的分布电容大,就会造成变压器和MOS管的严重发热,这是因为MOS管的每一次开关,分布电容都在瞬时快速充放电,其能量与电压的2次方成正比。因此有可能电源工作在空载时,变压器和MOS管已经明显发热了。高压绕组的分布电容可分为2种,一种是匝间电容,匝间电压较低,一般只有几伏到几十伏,这与原边绕组的情况接近,对变压器的发热影响很小。而高压绕组内层间分布电容影响就很大了,尤其是第一层起始部分与第二层的结尾部分,相互的电压差高达几百伏,甚至上千伏,变压器和MOS管发热就是这个原因。减小层间分布电容的最简单的办法是加厚绝缘,但是,会使得变压器的窗口利用率大大降低,磁芯的利用率低,变压器体积大,成本高。

  解决方法:将高压绕组平均分成若干段,各段分别整流滤波后串联。适当提高付边高压绕组每匝的电压,也就是减少总匝数,选择适当线径,每一段只绕一层,如果因为设计输出电流大,截面不够,可以同样方式再绕一层,并联,直到截面满足要求。这样,里外层之间电压差很小,充放电的能量就很小。相邻的高压绕组虽然有较高的电压差,由于有整流二极管隔离,不会有充放电发生。

  如果将高压绕组分成双数段,采用三明治绕法时,原边绕组在中间,付边绕组在两边,还可以减少原边绕组的接头。

  第6帖已经提供了变压器的绕制方法,实验结果,与普通低压输出的变压器发热没有明显差异。空载无温升。

0
回复
2016-06-14 09:25
@世界真奇妙
本电源最重要的是变压器的设计思路  由于工作频率较高,高压绕组的分布电容大,就会造成变压器和MOS管的严重发热,这是因为MOS管的每一次开关,分布电容都在瞬时快速充放电,其能量与电压的2次方成正比。因此有可能电源工作在空载时,变压器和MOS管已经明显发热了。高压绕组的分布电容可分为2种,一种是匝间电容,匝间电压较低,一般只有几伏到几十伏,这与原边绕组的情况接近,对变压器的发热影响很小。而高压绕组内层间分布电容影响就很大了,尤其是第一层起始部分与第二层的结尾部分,相互的电压差高达几百伏,甚至上千伏,变压器和MOS管发热就是这个原因。减小层间分布电容的最简单的办法是加厚绝缘,但是,会使得变压器的窗口利用率大大降低,磁芯的利用率低,变压器体积大,成本高。  解决方法:将高压绕组平均分成若干段,各段分别整流滤波后串联。适当提高付边高压绕组每匝的电压,也就是减少总匝数,选择适当线径,每一段只绕一层,如果因为设计输出电流大,截面不够,可以同样方式再绕一层,并联,直到截面满足要求。这样,里外层之间电压差很小,充放电的能量就很小。相邻的高压绕组虽然有较高的电压差,由于有整流二极管隔离,不会有充放电发生。  如果将高压绕组分成双数段,采用三明治绕法时,原边绕组在中间,付边绕组在两边,还可以减少原边绕组的接头。  第6帖已经提供了变压器的绕制方法,实验结果,与普通低压输出的变压器发热没有明显差异。空载无温升。

这张照片是某公司的除尘电源直流输出的整流,使用了600只UF5408(3A1000V)组成全桥整流,每个桥臂由150只串联,输出直流电压应该是80KV。由此看来,该变压器的付边是一个整体的80KV绕组,绕制工艺会很难处理,成本代价也很高。我第9帖的设计思路正是他可以借鉴的。

0
回复
2016-06-14 10:09
上个头条~
0
回复
2016-06-14 14:57
@世界真奇妙
[图片]这张照片是某公司的除尘电源直流输出的整流,使用了600只UF5408(3A1000V)组成全桥整流,每个桥臂由150只串联,输出直流电压应该是80KV。由此看来,该变压器的付边是一个整体的80KV绕组,绕制工艺会很难处理,成本代价也很高。我第9帖的设计思路正是他可以借鉴的。
有测试过不同输入电压全负载范围内每一个副边输出绕组的均压问题么
0
回复
2016-06-14 17:51
@不是老员工
有测试过不同输入电压全负载范围内每一个副边输出绕组的均压问题么[图片]

你提的问题很重要,各组电压不均是肯定存在的,关键是掌握一个度。

在设计变压器时,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工艺要严格,每个绕组必须基本正好绕满,余量不能大,更不能窗口宽度不够用。因为绕在靠近气隙的线圈电压低,必须让每个绕组相对气隙的位置基本一致。另外在变压器窗口允许的情况下,加厚绕组之间的绝缘,减小相互影响。

本设计中,输出电压最高时,付边每匝电压是=350V/40匝=8.75V/匝。如果个别绕组电压差达到8V,就有可能是匝数错了。

0
回复
2016-06-15 10:51
@世界真奇妙
你提的问题很重要,各组电压不均是肯定存在的,关键是掌握一个度。在设计变压器时,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工艺要严格,每个绕组必须基本正好绕满,余量不能大,更不能窗口宽度不够用。因为绕在靠近气隙的线圈电压低,必须让每个绕组相对气隙的位置基本一致。另外在变压器窗口允许的情况下,加厚绕组之间的绝缘,减小相互影响。本设计中,输出电压最高时,付边每匝电压是=350V/40匝=8.75V/匝。如果个别绕组电压差达到8V,就有可能是匝数错了。

这种方案量产可行性不高

必须要有补救措施,量化指标

0
回复
2016-06-15 16:58
@不是老员工
这种方案量产可行性不高[图片]必须要有补救措施,量化指标[图片]

连这事都做不好?

给我做变压器的供应商说,不难。

0
回复
2016-06-16 09:24
@世界真奇妙
连这事都做不好?给我做变压器的供应商说,不难。
0
回复
zhangyiping
LV.9
17
2016-06-16 09:43
@电源网-fqd
上个头条~

其实,采用反激电源效率不高,而且,输出整流管子的耐压高,不是可以采用一边固定的 一边可调的,即降压电路可以从0伏开始了,不要反激电源,其实,这个电路一定谐波非常大,即匝电容非常大引起的,因为,输出电压高了的匝电容一定非常大,是这样的,电压平方/容抗,电压高了平方大 ,分母因为匝数多了比例失去,就等于三次方了,那么,这个匝电容就非常大,所以,产生环流大谐波大效率就低了,是不是,首先,必须减小匝电容,采用一些绕法,如不是通常的左右,因为,两层头尾电压高,是这样的,头绕到右不往回,而且直接拉到左边头端,不要左右来回绕,而且,每层拉一点距离,多团 一点胶带,可以减小了匝电容了,。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小了匝电容的影响了。

0
回复
2016-06-16 09:52
@zhangyiping
其实,采用反激电源效率不高,而且,输出整流管子的耐压高,不是可以采用一边固定的一边可调的,即降压电路可以从0伏开始了,不要反激电源,其实,这个电路一定谐波非常大,即匝电容非常大引起的,因为,输出电压高了的匝电容一定非常大,是这样的,电压平方/容抗,电压高了平方大,分母因为匝数多了比例失去,就等于三次方了,那么,这个匝电容就非常大,所以,产生环流大谐波大效率就低了,是不是,首先,必须减小匝电容,采用一些绕法,如不是通常的左右,因为,两层头尾电压高,是这样的,头绕到右不往回,而且直接拉到左边头端,不要左右来回绕,而且,每层拉一点距离,多团一点胶带,可以减小了匝电容了,。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小了匝电容的影响了。
0
回复
2016-06-16 22:28
@zhangyiping
其实,采用反激电源效率不高,而且,输出整流管子的耐压高,不是可以采用一边固定的一边可调的,即降压电路可以从0伏开始了,不要反激电源,其实,这个电路一定谐波非常大,即匝电容非常大引起的,因为,输出电压高了的匝电容一定非常大,是这样的,电压平方/容抗,电压高了平方大,分母因为匝数多了比例失去,就等于三次方了,那么,这个匝电容就非常大,所以,产生环流大谐波大效率就低了,是不是,首先,必须减小匝电容,采用一些绕法,如不是通常的左右,因为,两层头尾电压高,是这样的,头绕到右不往回,而且直接拉到左边头端,不要左右来回绕,而且,每层拉一点距离,多团一点胶带,可以减小了匝电容了,。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小了匝电容的影响了。

1、“采用反激电源效率不高”,最好讲讲原因。

2、“输出整流管子的耐压高”,错。如果用单端正激,输出DC350V,至少用1500V的整流管。

3、“输出电压高了的匝电容一定非常大”,匝电容与输出电压高低无关,你认真看看第9帖。

4、“头绕到右不往回,而且直接拉到左边头端,不要左右来回绕,而且,每层拉一点距离,多团 一点胶带,可以减小了匝电容了,。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小了匝电容的影响了。",你不过就是凭想象,你知道要包多厚的绝缘吗?

5、“这个电路一定谐波非常大”,直流输出,何来谐波。

0
回复
zhangyiping
LV.9
20
2016-06-17 08:59
@世界真奇妙
1、“采用反激电源效率不高”,最好讲讲原因。2、“输出整流管子的耐压高”,错。如果用单端正激,输出DC350V,至少用1500V的整流管。3、“输出电压高了的匝电容一定非常大”,匝电容与输出电压高低无关,你认真看看第9帖。4、“头绕到右不往回,而且直接拉到左边头端,不要左右来回绕,而且,每层拉一点距离,多团一点胶带,可以减小了匝电容了,。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小了匝电容的影响了。",你不过就是凭想象,你知道要包多厚的绝缘吗?5、“这个电路一定谐波非常大”,直流输出,何来谐波。

1,反激效率低,是因为单端占空比小,变压器利用率不到一半,所以变压器也比较大,效率低其实反激电源非常非常的多,大功率桥式的电源没有反激的多,看看对比一下都可以做到了,桥式什么达到95%的效率,请问,反激有可能那么高效率吗,难了,LLC电力电源250伏就有这个效率以上了。

    2 ,输出开关管必须选择比较高的耐压值了,中抽的两个二极管耐压不需要非常高。3,,输出电压越高的匝电容越大,太自然了,因为,绕数多吗,越多匝电容是不是越多,这个是非常基础的知识呀,这个确实可以就不用争论了。绝对的。就几十伏输出与几百伏,匝电容几百伏的电流谐波大就是由于匝电容造成的。所以,我不敢双线并绕了,就是匝电容非大了。4,所谓谐波非常大,谐波就是匝电容造成的,电容与电感发生谐振了,反正,匝电容大的谐波确实都比较大的,谐波大的损耗就大效率就低了一些了。随便看一下示波器就知道了,。。匝电容小了谐波会小一些的,匝电容大的谐波就比较大的,故绕数越多匝电容就越大了,5,上面分成四个绕组一个变压器两组,这样就确实可以减小匝电容了,还是有道理的,分的越多匝电容就越小但越复杂越麻烦,。

    其实,你也看到了除尘电源设备了这个我闹心过,破财了,所以,还是这个普通电源了,我看到整流管子就是上面图上的,这样可以高电压距离大,低电压距离小了,就是这样的,我当然看过了。

0
回复
2016-06-17 11:03
@zhangyiping
1,反激效率低,是因为单端占空比小,变压器利用率不到一半,所以变压器也比较大,效率低其实反激电源非常非常的多,大功率桥式的电源没有反激的多,看看对比一下都可以做到了,桥式什么达到95%的效率,请问,反激有可能那么高效率吗,难了,LLC电力电源250伏就有这个效率以上了。    2,输出开关管必须选择比较高的耐压值了,中抽的两个二极管耐压不需要非常高。3,,输出电压越高的匝电容越大,太自然了,因为,绕数多吗,越多匝电容是不是越多,这个是非常基础的知识呀,这个确实可以就不用争论了。绝对的。就几十伏输出与几百伏,匝电容几百伏的电流谐波大就是由于匝电容造成的。所以,我不敢双线并绕了,就是匝电容非大了。4,所谓谐波非常大,谐波就是匝电容造成的,电容与电感发生谐振了,反正,匝电容大的谐波确实都比较大的,谐波大的损耗就大效率就低了一些了。随便看一下示波器就知道了,。。匝电容小了谐波会小一些的,匝电容大的谐波就比较大的,故绕数越多匝电容就越大了,5,上面分成四个绕组一个变压器两组,这样就确实可以减小匝电容了,还是有道理的,分的越多匝电容就越小但越复杂越麻烦,。    其实,你也看到了除尘电源设备了这个我闹心过,破财了,所以,还是这个普通电源了,我看到整流管子就是上面图上的,这样可以高电压距离大,低电压距离小了,就是这样的,我当然看过了。

你先用LLC做一个“0 --- 1400V可调电源”再发言,说话不要凭自己的想象。

做不了就不要乱说,以免误导新手。

0
回复
zhangyiping
LV.9
22
2016-06-17 12:48
@世界真奇妙
你先用LLC做一个“0---1400V可调电源”再发言,说话不要凭自己的想象。做不了就不要乱说,以免误导新手。
是的,大家掌握反激技术的多,比较肤浅了,LLC的许多人还搞不懂了,所以,低技术采用反激的方便设计了。其实,如果采用多谐振的,【或者准谐振的】,那么,1400伏比250电压高多了,四个全桥整流管子1000伏如MUR1100,可以一个变压器两组,或者两个变压器串联,那么,700伏二极管压降是1伏左右,那么,这样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二极管比值太低了,比同步整流还低了,同样,如果反激电源也是二极管损耗小了,所以,高电压的效率容易获得比较高的效率,低电压的就难了,因为,二极管的压降与输出电压的比值高了,同步整流 适合低电压的不适合高电压的,因为,低压开关管的内阻非常小了无非就是降低了整流管子压降与输出电压的比较了,那么,高电压的二极管压降天然的比值就低了,比通常同步整流的还要低得多了,这样的效率一定是比较高的,而且,高电压的漏电感比较小了,低电压的漏电感比较大,所以,要密绕,一层初级一层次级,然后一概并联起来,高电压的漏电感自然就非常小了,效率容易做的比较高了,无论LLC的还是反激的都如此了; ,效率比低电压的高的多了。
0
回复
2016-06-17 13:40
@zhangyiping
是的,大家掌握反激技术的多,比较肤浅了,LLC的许多人还搞不懂了,所以,低技术采用反激的方便设计了。其实,如果采用多谐振的,【或者准谐振的】,那么,1400伏比250电压高多了,四个全桥整流管子1000伏如MUR1100,可以一个变压器两组,或者两个变压器串联,那么,700伏二极管压降是1伏左右,那么,这样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二极管比值太低了,比同步整流还低了,同样,如果反激电源也是二极管损耗小了,所以,高电压的效率容易获得比较高的效率,低电压的就难了,因为,二极管的压降与输出电压的比值高了,同步整流适合低电压的不适合高电压的,因为,低压开关管的内阻非常小了无非就是降低了整流管子压降与输出电压的比较了,那么,高电压的二极管压降天然的比值就低了,比通常同步整流的还要低得多了,这样的效率一定是比较高的,而且,高电压的漏电感比较小了,低电压的漏电感比较大,所以,要密绕,一层初级一层次级,然后一概并联起来,高电压的漏电感自然就非常小了,效率容易做的比较高了,无论LLC的还是反激的都如此了;,效率比低电压的高的多了。

“LLC的许多人还搞不懂了”,其中肯定有你。

LLC根本不适合做如此宽范围的调压,即便用LLC的拓扑做出了宽范围的调压,不仅会加大成本(与固定输出比),MOS管也经常工作在非谐震状态。在某些状态下,比反激的效率低很多,失去了LLC优势。

你的做法用8X1000V=8000V二极管,反激只用4800V二极管。

0
回复
zhangyiping
LV.9
24
2016-06-17 16:16
@世界真奇妙
“LLC的许多人还搞不懂了”,其中肯定有你。LLC根本不适合做如此宽范围的调压,即便用LLC的拓扑做出了宽范围的调压,不仅会加大成本(与固定输出比),MOS管也经常工作在非谐震状态。在某些状态下,比反激的效率低很多,失去了LLC优势。你的做法用8X1000V=8000V二极管,反激只用4800V二极管。

其实,是这样的,,LLC的确实范围比较窄,不适合宽电压,这里1-1400伏并不是直接转换,而是一定通过一个降压电路实现的,什么意思的你呢,就是这里不调电压,工作在谐振频率上,用降压电路就是说降压电路可以到0伏输出也0了这么个意思了,即两级吧的电路结构了,这样做法也非常流行的,许多许多都是两级方式,适合宽电压调整的范围了。

    是的,反激的范围非常宽了,占空比从0-0,9了,如功率因数校正,就是即几伏低电压0,9脉宽,达到峰值占空比非常小了,这个范围就非常宽了,桥式的一概不允许太宽电压,我看到测试电压494,3525做的效果就非常差了,必须采用降压电路这个可以调,而工作谐振频率的完全不调,这样想结合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了。

0
回复
yywang
LV.6
25
2016-06-18 12:25
@zhangyiping
其实,是这样的,,LLC的确实范围比较窄,不适合宽电压,这里1-1400伏并不是直接转换,而是一定通过一个降压电路实现的,什么意思的你呢,就是这里不调电压,工作在谐振频率上,用降压电路就是说降压电路可以到0伏输出也0了这么个意思了,即两级吧的电路结构了,这样做法也非常流行的,许多许多都是两级方式,适合宽电压调整的范围了。    是的,反激的范围非常宽了,占空比从0-0,9了,如功率因数校正,就是即几伏低电压0,9脉宽,达到峰值占空比非常小了,这个范围就非常宽了,桥式的一概不允许太宽电压,我看到测试电压494,3525做的效果就非常差了,必须采用降压电路这个可以调,而工作谐振频率的完全不调,这样想结合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了。
不错,
0
回复
2016-06-18 16:12

继续解说

做宽范围调压的电源,核心技术是什么?或者说难点在哪里?

做宽范围调压的电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当输出电压较低时,系统工作不稳定,出现间歇工作状态,必须加一定的假负载才能稳定工作,但是,加了负载,到高压输出时的功耗又无法容忍。这是做宽范围调压电源的最难解决的问题。不管是反激,还是正激、桥式,都存在这个问题。

本电源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问题,关键是挑选IC,本电源用的IC是OB2268APC,OB2268APC有一个特性,当负载很轻时,会自动降频,没有假负载也能稳定工作。这类IC,一般占空比都大于50%,只能做反激。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付边的匝数要设计得少一些,也就是每匝的电压要高一些,就不容易发生间歇工作的问题。

这就是设计该电源的核心思想。

0
回复
zhangyiping
LV.9
27
2016-06-18 19:11
@世界真奇妙
继续解说做宽范围调压的电源,核心技术是什么?或者说难点在哪里?做宽范围调压的电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当输出电压较低时,系统工作不稳定,出现间歇工作状态,必须加一定的假负载才能稳定工作,但是,加了负载,到高压输出时的功耗又无法容忍。这是做宽范围调压电源的最难解决的问题。不管是反激,还是正激、桥式,都存在这个问题。本电源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问题,关键是挑选IC,本电源用的IC是OB2268APC,OB2268APC有一个特性,当负载很轻时,会自动降频,没有假负载也能稳定工作。这类IC,一般占空比都大于50%,只能做反激。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付边的匝数要设计得少一些,也就是每匝的电压要高一些,就不容易发生间歇工作的问题。这就是设计该电源的核心思想。

以上两点非常赞同,即轻载,空载的频率降低,我采用3525的494的也可以,最大占空比0,9,我采用这样反激也好,还是降压也好,采用3倍频率,即最低是三分之一了,不知道你采用的频率变化范围是多少倍,固定频率的的确不是那么好,通常选择3842的,问题是小功率还可以,大功率的就不大稳定了,还是3525的稳定的多了,那么,没有电流环那么办,其实,我的帖子【开关电源技术革命的前景与展望】就提到了这个非常有效的问题,在那里,我主张就是你这里说的次级的匝数减小一些,这样的占空比提高了,可以提高效率了,就这个两点了。我的帖子通常就是占空比大于0,5了,因为,占空比小了的效率比较低,占空比大的效率就比较高了,当然,这样会要求开关管的耐压适当的选择高一点,如通常选择600伏这里通常选择800伏了.你 先回答我,你的最低频率是几分之一。

    我的思路是,完全谐振频率的效率最高,那么,调电压就降压电路,这样的范围就非常宽了,就不是一个问题了。

0
回复
2016-06-20 12:44
@zhangyiping
以上两点非常赞同,即轻载,空载的频率降低,我采用3525的494的也可以,最大占空比0,9,我采用这样反激也好,还是降压也好,采用3倍频率,即最低是三分之一了,不知道你采用的频率变化范围是多少倍,固定频率的的确不是那么好,通常选择3842的,问题是小功率还可以,大功率的就不大稳定了,还是3525的稳定的多了,那么,没有电流环那么办,其实,我的帖子【开关电源技术革命的前景与展望】就提到了这个非常有效的问题,在那里,我主张就是你这里说的次级的匝数减小一些,这样的占空比提高了,可以提高效率了,就这个两点了。我的帖子通常就是占空比大于0,5了,因为,占空比小了的效率比较低,占空比大的效率就比较高了,当然,这样会要求开关管的耐压适当的选择高一点,如通常选择600伏这里通常选择800伏了.你 先回答我,你的最低频率是几分之一。  我的思路是,完全谐振频率的效率最高,那么,调电压就降压电路,这样的范围就非常宽了,就不是一个问题了。

1、你还是没有明白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不是降频,在于选择的控制IC能不能在完全无负载的情况下稳定工作。降低频率最多使假负载的功率可以小一些,而不能没有。还是难于做到宽范围调压。

2、你的BUCK+LLC方案,完成宽范围调压是BUCK,与LLC毫无关系。

3、在“【开关电源技术革命的前景与展望】”中,你说“谐振”就能让开关电源技术“革命”啦?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谐振电源在整个开关电源领域,只占有很小的范围。LLC谐振电源做不了大功率(或者必须降频),DC400V供电,功率上限10KW左右;小功率(如手机充电)用LLC没有必要。宽电压输入,固定电压输出做不了;固定电压输入,宽电压输出也做不了,频率太高也做不了。谐振电源还有它特有的缺陷,要谐振,就一定有无功电流,谐振电源是以增加导通损耗为代价来降低开关损耗的,当导通损耗达到一定程度,将适得其反。各种不同的拓扑,都有一定的位置,不可以偏废。开关电源技术革命不是靠个别拓扑的改进发生的。

4、“开关电源技术革命”靠什么?先不要展望,先看看历史。首先,最早的开关电源是电子管做的,由于成本太高,可以说极其罕见。当半导体晶体管发明后,电源领域开始进入20KHz时代,真正开始了电源的革命。其后,新一代的器件(MOSFET和IGBT)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开关电源真正的技术革命,这次革命主要是依赖于新器件的开关速度大幅提高为特征。下一次的革命也必将是器件的革命带动电源的革命,不用展望,已经开始,在高压(800V以上)领域,SIC将全面取代MOSFET,取代IGBT的时间可能滞后一些;在中低压(700V以下)领域,氮化镓将取代MOSFET。

5、在高压领域,如SIC的MOS管C2M080120D(1200V、32A、80毫欧),与IXFK32N100P(1000V、32A、320毫欧)比较。SIC的MOS管的导通损耗仅1/4,开关损耗仅1/5。C2M080120D仅比IXFK32N100P价格高50%。氮化镓同样性能优异。新器件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

6、本人用1只C2M080120D做了一个电源,单端正激,输入DC400V,输出1500W,频率110K。C2M080120D只需要散热器,不需要风扇。

7、结论,使用SIC、氮化镓器件,可以大幅度提高频率,在某些应用领域,谐振电源将被淘汰。

0
回复
2016-06-20 13:53

做这个电源,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1、本电源的辅助电源有2路输出,1路给原边IC(2268)供电,另一路给付边调压限流控制供电。如果原边供电正常,付边无供电,电源工作在完全失控状态,必然损毁。为防此事发生,增加了U3、Q3、R13等元件作保护。付边无供电时,电源停工。

2、电位器RP1是输出电压调节电位器,X5端子是接外部调压的电位器,这2个电位器只需要接一个。

3、本电源的两个变压器原边是并联的,所以要求原边电感量一致性要好,电感量不一样,电流就不一样,严重时会引起电流大的变压器饱和。

4、变压器原边并联,不宜串联,串联有可能电源工作不稳定。

0
回复
2016-06-20 13:58

元件面PCB

焊接面PCB

0
回复
zhangyiping
LV.9
31
2016-06-20 19:47
@世界真奇妙
元件面PCB[图片]焊接面PCB[图片]

看来,你也是井底之蛙了,不是什么LLC最大功率上限10千瓦,即一万瓦,要知道除尘电源采用就是LLC的技术,已经做到超过10万瓦了,即8万伏1,4安有产品了,其实,10万瓦以上适合LLC技术的,之前移相都不可靠,因为,这个不怕短路的。

    其二,就算新器件出现而且也不断降价,不错,是可以提高变换效率的,但是没有用的,因为,器件人人平等,谁都可以采用,我们不是做节能产品,也不是节省电能,这个不是我们关注的,人人平等什么也不是了,落差就是如何利用价值了,器件没有落差,技术有落差,竞争优势就是你没有我有,器件大家有了什么也不是了,还是必须依靠技术的代沟与落差的利用价值了。

    其三,什么碳化硅氮化镓一概垃圾没有用的,如果不是技术的差距,一文不值了,我们需要的是技术先进先 人一步了,捷足先登了,用什么新器件真的成了狗屁不通了,这个平等,我们需要的是不平等的竞争就是技术的桥梁了,脱离了这个也现实,如最重要的是性价比,新的器件一概是比较昂贵的,就没有竞争力了,竞争力技术技术的落差鸿沟了,是不是这样的。

    其四,提高频率只有效率提高,否则,频率根本提不上去的,损耗效率频率就可以提高了,老早就有软开关可以提高效率就提高了频率了,设备小了,成本低了,否则,损耗大与开关频率存在正比的关系,效率低频率必须滴,损耗小效率高的频率就可以大大提高了,成本低了,这个才是逻辑关系了。

    其五,当然主要还是LLC还是相当多人搞不懂,或者一知半解,比较高深难懂了,所以,还是老技术为主流了,就是一些人模仿的LLC就原理一窍不通了,盲目的歪打正着的方式,所以,还是没有搞懂了,就是这个技术理解难度比较大,一句话,搞不懂了,就是懂一点的也一知半解了,大概就是这样的。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