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发新帖

如何降低变压器厂对员工熟练程度的依赖?

我是去年开厂的,投入100万了,但是一直没做起规模来,我们是很正规的做,先从加工起步,到逐渐接点一手单,但是运做过程中发现,受到广东工人荒的影响,培训熟练工人的难度很大,很早就开始思考如何减少对工人的依赖,尽量采购全自动CNC绕线设备,自动包胶带机等,但是因为自动CNC的适用范围窄,遇到多先并绕绞线绕就很影响效率,我本人不是很懂技术,我请的工程师也没有提出太好的解决方法,因此小弟想在此发一个帖恳请大家一起帮忙出注意,看看如何解决人的矛盾.
全部回复(58)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yhq7905
LV.4
2
2006-11-24 17:08
其實身為老板心中都是"想馬兒跑得快﹐但不給早吃"﹐
說白了﹐現在在最低層的工作人員怎么想都有去了解嗎?
減少人員來降低成本肯定是一件大事﹐但控制成本方法很
多﹐不一定就非走這方面.
0
回复
xzfang230
LV.2
3
2006-11-24 21:21
打好一場持久仗,必須做好粮草先行,穩定軍心.軍心穩定哪老八路就多.這樣胜仗也將之多也.
0
回复
huamg
LV.7
4
2006-11-25 02:53
你好!将士易,将将难.
毛泽东在整个革命战争中一次都没有负伤,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次次失败.但他也有聪明的时候,最后都知道林彪不是统帅者,而是战争狂,邓小平才是真正的后继人,所以当初邓小平流落江西时叫周恩来一定要保护好邓小平而将林彪干掉.
我想,你面临的处境是进退两难了,最大的问题是将生产力转化为较益,但将人力转化为生产力这一环节你没有把握好.
其原因有:
一:你是统帅者,你认为将之谁也?工程师没有尽力之过是你,工人没有尽力之过也是你,你是帅而不是将,求功心切而不得其所,应慧眼识人,求其得力之将,将士距离之短,而帅士之格格不入,即是帅做好人而将反之,而且你是投资者而不是管理者.
二:你是决策者,每次之行动之前是否有考虑周详,或者与属下商讨,找出困难之处加以克服,决策者不注重技术而要注重艺术.
三:你的生财之所是否有严肃之气氛,认真的态度,好的工程师可以找到,但好的老板未必能找到.
好了,暂谈至此,言重了,请谅之.
0
回复
无-语
LV.4
5
2006-11-25 16:31
对于您提到的问题我们公司也有遇到过,我们曾经有一颗产品,上线3个月以后才顺产,后续老板遇到生产线1个星期也做不出来的产品就拿这颗料来说事儿,形成一句名言:“产品难没关系,开始的时候报价要报高些,产品线做一段时间自然就做顺了”.是真的没有办法可想吗?我们下面的人都知道是有的,只是没人出力罢了.所以我认为这种事不是技术问题,是管理问题,老板怎样在用人?怎样叫人做事?怎样让人主动的做事?
0
回复
powchen
LV.3
6
2006-11-25 19:17
@无-语
对于您提到的问题我们公司也有遇到过,我们曾经有一颗产品,上线3个月以后才顺产,后续老板遇到生产线1个星期也做不出来的产品就拿这颗料来说事儿,形成一句名言:“产品难没关系,开始的时候报价要报高些,产品线做一段时间自然就做顺了”.是真的没有办法可想吗?我们下面的人都知道是有的,只是没人出力罢了.所以我认为这种事不是技术问题,是管理问题,老板怎样在用人?怎样叫人做事?怎样让人主动的做事?
管理是一门艺术,我也经过几个厂,看到都是管理导致失败;其实,变压器厂工程师做用很大的,第一,在材料方面,他知道什么样的材料能用(能用低价材料代替高成本),哪方面的材料可以不用(能在工艺方面下功夫,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什么样品质可以;怎么样能提高效率;所以,如果我是一名投资者,我会好好用好工程师!当然,要马儿跑的快,不给马吃草是不行的
0
回复
2006-11-25 22:48
一;健全<<作业指导书>>人走技术留,
  二;重薪几个关键人员,人员流失能马上恢复生产力,
  三;加大机械化比重,减少对人员的依赖,
          有兴趣与本人具体沟通!NY8888@SINA.COM
0
回复
huamg
LV.7
8
2006-11-26 00:38
@huamg
你好!将士易,将将难.毛泽东在整个革命战争中一次都没有负伤,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次次失败.但他也有聪明的时候,最后都知道林彪不是统帅者,而是战争狂,邓小平才是真正的后继人,所以当初邓小平流落江西时叫周恩来一定要保护好邓小平而将林彪干掉.我想,你面临的处境是进退两难了,最大的问题是将生产力转化为较益,但将人力转化为生产力这一环节你没有把握好.其原因有:一:你是统帅者,你认为将之谁也?工程师没有尽力之过是你,工人没有尽力之过也是你,你是帅而不是将,求功心切而不得其所,应慧眼识人,求其得力之将,将士距离之短,而帅士之格格不入,即是帅做好人而将反之,而且你是投资者而不是管理者.二:你是决策者,每次之行动之前是否有考虑周详,或者与属下商讨,找出困难之处加以克服,决策者不注重技术而要注重艺术.三:你的生财之所是否有严肃之气氛,认真的态度,好的工程师可以找到,但好的老板未必能找到.好了,暂谈至此,言重了,请谅之.
书接上回
四:细节问题之处理---回放产品生产过程
1/接单,你所接到的货单是否合符你的生产条件,在经与工程师(或助理工程师)及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研究所得出的决论来确定可行性是否超标.
2/准备,在取得样板后工程部是否将其完全消化,在消化的过程中是否有记录所有的难题以供生产参考(生产指导的一部份).
3/备料,备料时有否尊从工程人员的提示,材料入库的抽检是否合理,是否有题外的漏洞而造成产品质量下降.
4/指导,在产品投产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工程人员与生产人员相互勾通,产生共识,使产品在投产前克服所有的难题.
5/生产,生产能力及生产设备,生产能力指工人的素质,在平时注重工人的培养(包括思相品德方面),因为生产变压器的每一岗位都很重要,都有一定的枝术含量,每一环节之错代表全盘之错,生产设备是指所有配置的设备,而不是单一的,大的有自动化的,小到有每个框架的定位或者一支电烙铁等等,(我在十多年前生产电话机时,采购一批60W的电烙铁,在焊接线时因温度过高而把铜皮焊老,返修时发现铜皮已断开造成声誉的损失)
五:一个单位,一个集体,还是要以人为本,要人人都做到以厂为家,这样,在生产中的所有问题在还未出现之前已经解决了,那你就根本不知道问题了,
设备虽然先进,毕竟还是要靠人来操作.人事制度亦是很重要,不要把团心变为离心!
0
回复
2006-11-26 09:48
我也是变压器厂的工程师,就你这个话题,我发表一下我的看法:我感觉一个工程师解决产线的工作效率,特别是提高工作效率是很难的.毕竟工程师只是提供好的工法供给产线使用,但执行力还在产线.建议你从 人,机,物,法,环几个方面来分析,看看是那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祝你早日走出困惑!
0
回复
unique
LV.9
10
2006-11-26 10:10
话题不错,要加精哟!集思广益,必有所成!
0
回复
zhiquang
LV.5
11
2006-11-26 21:55
@unique
话题不错,要加精哟!集思广益,必有所成!
关注一下,帮你顶!
0
回复
雨和伞
LV.5
12
2006-11-27 09:18
@zhiquang
关注一下,帮你顶!
期待更精辟的管理理念和思維
0
回复
xzfang230
LV.2
13
2006-11-27 09:31
@powchen
管理是一门艺术,我也经过几个厂,看到都是管理导致失败;其实,变压器厂工程师做用很大的,第一,在材料方面,他知道什么样的材料能用(能用低价材料代替高成本),哪方面的材料可以不用(能在工艺方面下功夫,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什么样品质可以;怎么样能提高效率;所以,如果我是一名投资者,我会好好用好工程师!当然,要马儿跑的快,不给马吃草是不行的
每個工廠有每個工廠不同的情況,有的廠要品質,有的廠要效率.有些高頻變壓器客戶要求特嚴,要效率廠不一定做得好.我在工程部做了8年變壓器了,我認為管理是一個廠中的重要因素,技術是取定你廠中的環境因素,你技術很好,你廠中沒有成套設備,你也無法在設計時改變效率和品質問題(從結構著手).效率和品質必須從管理著手.
0
回复
unique
LV.9
14
2006-11-27 09:52
@xzfang230
每個工廠有每個工廠不同的情況,有的廠要品質,有的廠要效率.有些高頻變壓器客戶要求特嚴,要效率廠不一定做得好.我在工程部做了8年變壓器了,我認為管理是一個廠中的重要因素,技術是取定你廠中的環境因素,你技術很好,你廠中沒有成套設備,你也無法在設計時改變效率和品質問題(從結構著手).效率和品質必須從管理著手.
是的!这里就有个生产经营管理定位的问题,不同的经营定位必将导致不同的结果,体现到生产的产品上.
0
回复
hjhlql
LV.7
15
2006-11-30 12:51
科技以人为本, 越高级的生产设备,越要高级的技术人员,虽然普通人员可以少一些, 但人才是重要的因素, 纵观楼主,你的问题是出在了你的个人身上, 认为有了先进的设备,再加上几个精英就可以解决,但一到生产任务紧或赶货,就会出现大量不良品, 建仪你与下面多多亲善,多多沟通, 小厂时任何一个人对你都是很重要的, 下面的话不说了,你可以自己领悟.

本人曾管理过小厂200-300人, 大厂3000-4000人, 颇有感触.
0
回复
cage_wang
LV.5
16
2006-11-30 17:04
@hjhlql
科技以人为本,越高级的生产设备,越要高级的技术人员,虽然普通人员可以少一些,但人才是重要的因素,纵观楼主,你的问题是出在了你的个人身上,认为有了先进的设备,再加上几个精英就可以解决,但一到生产任务紧或赶货,就会出现大量不良品,建仪你与下面多多亲善,多多沟通,小厂时任何一个人对你都是很重要的,下面的话不说了,你可以自己领悟.本人曾管理过小厂200-300人,大厂3000-4000人,颇有感触.
15楼说的有理!!!!
现近的管理更趋于人性化  理性化   员工就是你的财富!
可别照搬台资的管理方式!台资的管理方式某些方面已经过时了!
最好是综合内资   港资    台资的精华管理办法!
而今的大多数员工大多数是80年代后期出生的,很叛逆!不象他(她)们的父 母辈打工的心态!随时担心失去了工作,那么逆来顺受!
0
回复
fhf1029
LV.3
17
2006-11-30 19:58
@wushuping81
我也是变压器厂的工程师,就你这个话题,我发表一下我的看法:我感觉一个工程师解决产线的工作效率,特别是提高工作效率是很难的.毕竟工程师只是提供好的工法供给产线使用,但执行力还在产线.建议你从人,机,物,法,环几个方面来分析,看看是那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祝你早日走出困惑!
非常赞同你的说法.而我所呆过的公司,生产都是很依赖品管或工程的.BOSS也同样是这样的想法,希望这两个部门能为生产排除一切的障碍,让他们能够有效率.生产出现问题的时候,目光指向的是品管和工程.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很让人不好接受的.生产的管理人员要想想,怎样才能不流失员工,怎样才能做好的效率.生产没有好的管理者是很难让一个厂走出去的.难道一个老板会要一位每天8个小时有6个小时是在电脑旁边聊QQ的管理者吗?是呀!坐在电脑边好像很忙.可是没人知道是做什么.
0
回复
xyz104104
LV.7
18
2006-11-30 20:50
@hjhlql
科技以人为本,越高级的生产设备,越要高级的技术人员,虽然普通人员可以少一些,但人才是重要的因素,纵观楼主,你的问题是出在了你的个人身上,认为有了先进的设备,再加上几个精英就可以解决,但一到生产任务紧或赶货,就会出现大量不良品,建仪你与下面多多亲善,多多沟通,小厂时任何一个人对你都是很重要的,下面的话不说了,你可以自己领悟.本人曾管理过小厂200-300人,大厂3000-4000人,颇有感触.
各位,不好意思,我想我就是楼主所说的工程师,谢谢各位支持.没有让我被口水淹死,我想发贴的也有很多做技术的,给你们丢脸了.我在这发贴,老板肯定看得见.那也有说两句,我司现在以加工为主,工程师都要配合生产,可就是生产不配合我们呀.先是员工流动严重,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配合,公司人员责任不明确.出问题也不追究责任.有个别人在公司资格老.建议没人听,楼主老板,不好意思,我也是无意在网博上看到你发贴,只能乱讲一通了......
0
回复
hjhlql
LV.7
19
2006-11-30 21:07
@xyz104104
各位,不好意思,我想我就是楼主所说的工程师,谢谢各位支持.没有让我被口水淹死,我想发贴的也有很多做技术的,给你们丢脸了.我在这发贴,老板肯定看得见.那也有说两句,我司现在以加工为主,工程师都要配合生产,可就是生产不配合我们呀.先是员工流动严重,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配合,公司人员责任不明确.出问题也不追究责任.有个别人在公司资格老.建议没人听,楼主老板,不好意思,我也是无意在网博上看到你发贴,只能乱讲一通了......
你的技术应该还是可以的, 主要问题还是在你老板身上, 我己说过了.
特别是一些小厂, 一个厂是一流的人才, 那就能做出一流的产品,成为一流的厂, 二流的就只能做出来二流的........, 老板是决策者,什么都亲力亲为,不下放权力, 不周旋做事, 这样的结果他己看到了.
他重视的是用先进的设备尽量的取代人, 那国外的的厂就不用搬到大陆来投资了,人是最主要的, 也是最难以协调的,所以老板应该是研究人的, 把所有的人都当成一个零部件重视, 缺了任何一个部件,这个机器就不能很好的工作了,而先进的设备只是人的奴隶, 看看到底谁最重要呢.
0
回复
2006-11-30 21:08
@xyz104104
各位,不好意思,我想我就是楼主所说的工程师,谢谢各位支持.没有让我被口水淹死,我想发贴的也有很多做技术的,给你们丢脸了.我在这发贴,老板肯定看得见.那也有说两句,我司现在以加工为主,工程师都要配合生产,可就是生产不配合我们呀.先是员工流动严重,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配合,公司人员责任不明确.出问题也不追究责任.有个别人在公司资格老.建议没人听,楼主老板,不好意思,我也是无意在网博上看到你发贴,只能乱讲一通了......
同情19楼的说法,我现在的公司也是这种情况,弄的现在要品质没品质,要效率没有效率,不良品一大把.郁闷!!
0
回复
2006-12-04 18:19
@瘦死的骆驼
同情19楼的说法,我现在的公司也是这种情况,弄的现在要品质没品质,要效率没有效率,不良品一大把.郁闷!!
这里不少朋友说到自己公司的目前状况,好像不理想的居多,因为不知道各自公司的情况,所以我不敢太多的去评论,其实,一个公司的成败,目前单源并不是一个问题了,主要的还是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工程部在一个公司是有举出轻重的位置,但一个公司的成败是少不了其他部门的配合的,如果对一个加工行业来说,也许品质部和生产部更为重要,特别是一个生产管理人员来说,他必须德才兼备!
0
回复
2006-12-06 12:20
@cage_wang
15楼说的有理!!!!现近的管理更趋于人性化  理性化  员工就是你的财富!可别照搬台资的管理方式!台资的管理方式某些方面已经过时了!最好是综合内资  港资    台资的精华管理办法!而今的大多数员工大多数是80年代后期出生的,很叛逆!不象他(她)们的父母辈打工的心态!随时担心失去了工作,那么逆来顺受!
台资厂的管理体制是垃圾!完全是剥削与侮辱的产物!
0
回复
m7hzeh
LV.4
23
2006-12-08 22:43
@今生何求
这里不少朋友说到自己公司的目前状况,好像不理想的居多,因为不知道各自公司的情况,所以我不敢太多的去评论,其实,一个公司的成败,目前单源并不是一个问题了,主要的还是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工程部在一个公司是有举出轻重的位置,但一个公司的成败是少不了其他部门的配合的,如果对一个加工行业来说,也许品质部和生产部更为重要,特别是一个生产管理人员来说,他必须德才兼备!
搬出深圳吧.
0
回复
2006-12-09 11:22
有好的设备固然是好事,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它治标不治本,在目前缺少人手的时代,给与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起码要符合当地劳动部门的法定要求,如果效率不高,无形是给公司增加了成本,所以在生产管理上要加大力度,我觉得采用计件的发式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在单价合理的情况下,一般工人1200元/月基本不成问题,积极肯干的1600元/月也很普遍,这样的话,本身的工人就不会再怎样流失,外招工人也比较容易;总体工资高了,好像是给公司增加了压力,其实,工资高出的一部分,是工人给公司多做出产品的部分,明显增加了生产量,提高了生产能力
0
回复
fbz123
LV.3
25
2006-12-09 17:51
@今生何求
有好的设备固然是好事,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它治标不治本,在目前缺少人手的时代,给与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起码要符合当地劳动部门的法定要求,如果效率不高,无形是给公司增加了成本,所以在生产管理上要加大力度,我觉得采用计件的发式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在单价合理的情况下,一般工人1200元/月基本不成问题,积极肯干的1600元/月也很普遍,这样的话,本身的工人就不会再怎样流失,外招工人也比较容易;总体工资高了,好像是给公司增加了压力,其实,工资高出的一部分,是工人给公司多做出产品的部分,明显增加了生产量,提高了生产能力
对于你说的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要想做大不一定适用啊
0
回复
2006-12-10 00:20
@fbz123
对于你说的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要想做大不一定适用啊
有时你不要太过于相信好的设备就能带来好的效率,比如你说到的CNC机,虽然它有包胶带的功能,要知道,打线和包胶带由机器一起做的话,综合起来不见得就快的,比如100TS的圈数,单头机绕线大约290 pcs/小时,包胶带400pcs/小时,如果用CNC机器绕加胶带也无怪乎250pcs/小时不到,这样算过来并不觉得有优势,CNC基本上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熟手的也可以操作,如果圈数少方便绕线的产品,CNC是没啥优势的.有不少的局限性.要把厂做大,我觉得得力的管理员才是最主要的,不要千兵,只要一将就是这个道理,有一个好的管理员,他可以帮你把工人的素质全部提高.只有工人素质提高了,把厂扩大才能变成现实!
0
回复
fbz123
LV.3
27
2006-12-10 10:53
@今生何求
有时你不要太过于相信好的设备就能带来好的效率,比如你说到的CNC机,虽然它有包胶带的功能,要知道,打线和包胶带由机器一起做的话,综合起来不见得就快的,比如100TS的圈数,单头机绕线大约290pcs/小时,包胶带400pcs/小时,如果用CNC机器绕加胶带也无怪乎250pcs/小时不到,这样算过来并不觉得有优势,CNC基本上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熟手的也可以操作,如果圈数少方便绕线的产品,CNC是没啥优势的.有不少的局限性.要把厂做大,我觉得得力的管理员才是最主要的,不要千兵,只要一将就是这个道理,有一个好的管理员,他可以帮你把工人的素质全部提高.只有工人素质提高了,把厂扩大才能变成现实!
对于变压器计件方式始终不是一个解决效率的好办法,在开始实行计件时会延伸出许多问题,品质管控将会首当其中,并且当工厂慢慢扩大时很多问题会随之突出,更不用说管理工人了了,光计件统计就能让中,下层管理人员头大了,相应的管理费用也会增加.所以我觉得变压器计件对于工厂的发展前景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知兄弟是否认同.
0
回复
2006-12-10 12:45
@fbz123
对于变压器计件方式始终不是一个解决效率的好办法,在开始实行计件时会延伸出许多问题,品质管控将会首当其中,并且当工厂慢慢扩大时很多问题会随之突出,更不用说管理工人了了,光计件统计就能让中,下层管理人员头大了,相应的管理费用也会增加.所以我觉得变压器计件对于工厂的发展前景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知兄弟是否认同.
不管何种方式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不进行计件的方式来激励工人的话,现在的工人是不会像以前的老实的,说到因为计件而影响到品质,这只能当作是一种借口,而不是理由,计件是以合格产品计价的,不是以生产总数.品质不能因任何一种生产方式而降低,其实计件后员工的品质意识和主动性会比以前更高.采用计件方式时在确定数量上会增加一定的人力物力,如果掌握方法并不会增加什么成本,一般工厂都会有电子秤,再多的数量也可以在几秒钟内计出,就是由少许的出入的话,我想也是正常和允许的,经过计件一般可以把生产能力提高1/3-4以上,无形的100人的工厂变成130人了,这样的话就是增加一些管理成本也是值得的.如果我们一直梦想用好的机器来提高效率,首先:一部好的机器价格本就不菲,增加了大的投入,其次:要知道变压器的工艺是多种多样的,再现在化的机器,我想也不能做到套铁氟龙、缠挡墙等机器都能代替得了,现在唯有在逆变变压器方面用先进机器可以比较明显的提高效率.
0
回复
2006-12-10 13:53
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管理.
0
回复
gleen
LV.2
30
2006-12-12 20:58
1.you need told yours below person:this is a made  mansurefactor
0
回复
wattducr
LV.2
31
2006-12-22 16:26
我在深圳开变压器厂有三年了,有兴趣打个电话13502840625聊下,交个朋友.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