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浏览器,这会严重影响浏览网页,请使用微软最新的Edge浏览器
厂商专区
产品/技术
应用分类

理想遇见现状 工业机器人该怎么度过推广瓶颈期?

2017-04-17 13:46 来源:NEPCON 编辑:电源网

随着员工工资的增长,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更盛,机器人可以提高生产力、加强质量控制。但是在国内落地实施却遭遇瓶颈,机器人公司虽然一抓一大把,真正大范围应用和推广的却是寥寥无几。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而中国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国内机器人产业技术的实力并不那么美好,“小、散、弱”才是其当前真实写照。

2016年4月,中国当局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并保证要支持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扩张。该规划预言,到2020年中国每年将能够生产10万台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其中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约占一半(拥有六轴的机器人比拥有更少轴的机器人更灵活)。

另外,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广东省加快10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建设,产值9300亿元,增长10.7%。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全年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26个,总投资额1921亿元。培育了15家机器人骨干企业,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5.2%。2016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新增应用机器人2.2万台,总量超6万台,保有量占全国约1/5。

近两年,国家提出的“两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中央层面高度重视,已经在开始着手顶层设计,既然是顶层设计,那么当然国家是大力支持和扶持的,也在对很多进行自动化改造升级的企业进行补贴。

2017041701

在国内没见大范围应用和推广,机器人公司在国内却越来越多。工业机器人产业正是国家鼓励的优先扶持和发展的先进产业,各方面政策优惠都利好,加上国内外资本的青睐,这类企业自然就多。过去中国的制造业大部分属于低端制造业和劳动力密集型的,另外从软硬件上看,国内目前没有稳定性和精度高的伺服电机,在机器人上使用的诸如传感器等元件上,国内的技术还不是很高。这就意味着要进口,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日本的产品,也就推高了机器人价格。

最后,中国虽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培养技术人员,但能真正能独立设计夹具和编写机器人程序的真没有多少,这就意味着使用这类产业工人成本较高。目前世界上自由度最高的六自由度机器手,中国现在的技术靠自己不知还要多少年,自由度越高,技术难度越大,价格也不便宜。

从目前来看,国内从机器人制造到产业技术人员等方面都还不具备,机器人制造主要还是依靠日本德国等国在中国的机器人工厂,高品质软硬件也依赖进口,产业技术人员匮乏,成本高昂,这里面的编程软件也基本使用外国软件,还有控制系统,就像人的大脑,也有聪明和笨的区别,体现出来就是稳定性,国内的控制系统好像基本属于空白。而这一路下来的成本都不是中国的大部分低端制造企业可以承受的。杰弗里斯投资研究公司的证券分析师们说,推动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激增的是它们对通过自动化削减运营成本的强烈愿望。这或许也从侧面表明了,由于对削减劳动力成本及提高生产力有着强劲需求,中国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投入迅速增加。无论如何,这应该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自动化领域的发展。

电子行业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的电子产品、应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迭代,而随着智能化的深入,电子技术的影响力开始渗入更多领域。电子制造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以及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成为未来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NEPCON China将以敏锐的行业眼光,直击电子制造产业前沿,把脉产业发展趋势。即将于4月25-27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的NEPCON China 2017上海展,除了将有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知名展商到场,集中展示表面贴装、焊接与点胶喷涂、测试测量电子制造自动化电子新材料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外,更有十余场同期专业论坛会议活动。会议主题在往年SMT、智慧工厂、防静电、印刷电子等内容的基础上,话题范畴拓展延伸至安防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行业热门领域。期待大家的到来!

2017 NEPCON China观众预登记途径

https://ali2.infosalons.com.cn/vscenter/visitor/login.aspx?&exh=JQJBWQFS

参观热线:

国内观众:010-6994 0610或400 6505611; 国际观众:86-21-2231-7142

关注官方微信订阅号:NEPCONacrosschina; 官方微博:NEPCON China电子展

NEPCON China 2017详情请访问:www.nepconchina.com/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源网。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我们采用了您不宜公开的文章或图片,未能及时和您确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请电邮联系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tbroad.com。

相关阅读

微信关注
技术专题 更多>>
研发工程师的工具箱
智慧生活 创新未来

头条推荐

电子行业原创技术内容推荐
客服热线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微信关注
获取一手干货分享
免费技术研讨会
editor@netbroad.com
400-003-2006